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音变现象解析

汉语音变现象解析

毛世桢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纯属应用语音学教材,理论研究色彩较浓,各章相对独立,设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研读时要考虑三方面:学习内容与目标,基本概念分辨及相关知识,教学方式与效果。

第四节普通话的主要音变现象主要概念:音变、逆向音变、顺向音变、连读变调、轻声、儿化、儿化韵讨论题:1. 阐释你所认知的“音变” 。

2. 举例说说各种语言中较为普遍的音变现象。

3. 普通话特有的音变现象有哪几种?它们都是逆向音变吗?4. 汉族人和外国人对普通话连读变调的掌握过程一样吗?5. 轻声是第五种声调还是变调现象?为什么?6. 从发声学上说,轻声音节的变化有哪些?7. 从词汇音系学上说,轻声词语如何分类?除此还有怎样的分类?8. 谈谈自由音变与不自由音变。

9. 阐释“儿化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语音手段”的含义。

10. “金鱼儿”“张文儿”中的“儿”是个指小的词缀吗?11. 儿化的发音规律是什么?12. 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则是什么?13. 话语中语气词“啊”一定要按照上述规则发音吗?关于音变音变内涵语音/历时的(历史音变)语音经过一段时间而产生的历史变化变化共时的流音变(联合音变)应用于跨越语素边界或跨越词边界的音段序列的各种音系过程特拉科斯在语流中,由于连续发音,邻近音节的音素或声调互相影响,音节的原来读音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临时变化。

腭化、唇化、-弱化、换位音变现象------ 普通话中特殊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读普通话音变现象较多:有普遍性音变,有特殊性音变。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之相同或相近。

面包→ [mi εmp αu](逆向音变)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变得不同。

土改→涂改、起码→骑马(逆向音变)弱化:语流中有的音发得不那么清晰,有脱落,有央化。

轻声音节木头→ [mut']豆腐→ [touf]妈妈→ [mAm ?](顺向音变)鼻化:韵腹元音受鼻音韵尾感染,发音时软腭提前下垂,气流进入鼻腔,成为鼻化音。

iang (逆向音变)浊化:清辅音变为对应的浊辅音。

鼻子[pi35dz ?3](清辅音[tz]变为浊音[dz],舌尖前元音-i变为央元音?)哥哥[k Y 55g ?2](清塞音声母变浊塞音,后元音变央元音)川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一一顺向音变音变过程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一一逆向音变|(汉语一、普通话语流音变之一?变调?一)变调的产生“由于人们对发音动作简便的要求,语流中相邻音节的声调在调型调值方面发生一种相互协调的变化,因此产生变调。

王福堂,丰富的语言接触+长期的模仿实践=内隐学习 /二) 变调的掌握 -------- 整的规则了解+系统的综合训练=夕卜显学习三) 变调的种类连读变调轻声(顺向)上声变调1 “一” “七” “八” “不”变调四)轻声特点(从发声学上说,轻声音节的变化有哪些?) 1. 音高上,轻声的调值 音高是在相邻音节 前字声调的影响下 产生的:阴平字+轻声字→ 55 — 2叔叔 跟头 柑子 蹲下 金的 的、小小的、长长的形容词重叠后变调快儿的、慢慢儿的【不具有周延性】挺、金灿灿 /恭恭敬敬、清清楚楚厂AAlAA 的 大大的、瘪瘪AA 儿(的)早早儿的、快 ABB 亮堂堂、热腾腾l 直挺AABB 漂漂亮亮、老老实实阳平字+轻声字→35 — 3 伯伯 石头 桃子 爬下 银的上声字+轻声字→21 — 4 姐姐 里头 李子 躺下 铁的去声字+轻声字→51 — 1 妹妹 木头 柿子 坐下 镍的 2. 音长上,音节短促化(短一半)一一轻声是没有音高变化 的短促音节。

3. 音质上,音色变化不定,音段特征的总趋势是弱化:送气音→不送气音云彩、客气 辅音中Y 清音→浊音耳朵、爸爸 律是 '擦音→无擦通音 豆腐、东西 音、塞擦音、擦音声母变读为相对的浊音,前响复元音→单元音回来、脑袋 单兀音→脱落 意思、东西要非常自然地实现我的t 7→d ?爸爸PA →bA 两个k Y →g ?人家,, 轻声整体特点:音节弱化一一既短又轻、调值不保、音色含 混 课外探究:轻声是第五个声调,还是变调现象,还是另一音 变现多变读为央[?]或脱落。

出去、鼻子、哥哥轻声音节中音强也变弱四种物理属性的变化在生理发音时 般规象?为什么?五)从词汇音系学上说,轻声词语分类如何?除此还有怎样的分类?从词汇音系学分,有具体规律的,可叫语法轻声;无具体规律的叫词汇轻声。

语法轻声:1 •语气词来吧、对吗、她呢、好啊、巧哩、算了吧2.助词除“所”以外小的、轻轻地、说得好、看着、走了、来过、同学们3.部分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后缀桌子、孩子、木头、馒头、嘴巴、尾巴、哑巴、我们、什么、怎么、在乎、热乎、软和(huo)、掺和(搀和)4.名词、代词后的方位语素墙上、屋里、山下、水池边、里面、上边、那里5.动词、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放下、带来、起来、出去、坐下去、想起来、冷下去、热起来6.部分重叠式名词、动词的后一音节听听、看看、说说、妈妈、宝宝、蝈蝈、猩猩7.量词“个”这个、三个8.夹在叠音中的“一”“不”,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的“不”练一练、走一走、去不去、大不大、讲不清、拉不开词汇轻声:白净、动弹、灯笼、喇叭、能耐、爽快、喜欢、帐篷、祖宗、云彩从表义上分有区别作用:生意、大人、老公、老娘、文气、运气、德行/温和-温和、舌头-蛇头、帘子-莲子无区别作用:太阳、早晨、熟悉、态度、楼上、出去、星星、大不大从读音上分不读轻声:分析、气氛、工人、商人、快乐、友谊J’只读轻声:包涵、招牌、自在、挑剔、护士、苗条、怎么、我们有两读的:葡萄、玻璃、太阳// 女人、口音、地方六)轻声词的发音一个音节在什么情况下念轻声,有一个总的规律,即存在历史久远、口语中常用的词往往念轻声。

对比:胡琴——钢琴、脑袋——头颅、大方——慷慨、生意——生意。

伟人、工人、媒人、美人、每人帮手、助手、住手、驻守重音、中音、轻音(次轻)、轻声话语中的音节轻重强弱不同,造成这些变化的,除了语义侧重点不同这类临时性因素外,就是约定俗成的语音轻重格式。

词语轻重格式: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基本轻重格式。

非重读词语一般按照基本格式去读。

普通话里,根据音节的音强和音长的程度,词的轻重可以分为四种等级:轻、次轻、中、重。

重音——重读,时间长、调值足,与单字读法相同中音(次重音)——不要重读,有完整声调调型次轻(轻音)——声调调值不稳定,调型略有保留轻声——时间短,有音高但无原调型“石头”、“头颅”、“车头” 三词中的“头” ,三个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分别是“重轻” 、“中重”、“中重”。

七)轻声的作用1. 区别词义地下(非轻声,指地面之下)——地下(轻声,指地面之上)莲子(非轻声,指莲的种子)——帘子(轻声,指遮蔽在门窗上的器物)想起来(非轻声,指打算起身,动宾)——想起来(轻声,指回想到,动补)2. 区分词性实在(非轻声,副词)——实在(轻声,形容词)老道(非轻声,指道士,名词)——老到(轻声,指做事老练,形容词)3. 区分词与短语东西(非轻声,短语)——东西(轻声,名词)4. 形成重轻节奏轻声出现在语句中,与中重音节搭配,能够造成音响轻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A)上声变调规则上+非上------ 半上+非上:北方、沈阳、彩电、椅子上声上+上------ ►阳平+上声:整体、铁塔、组长、选手变调上+上+上双单格:展览馆一日+阳+上规律单双格:纸老虎——半上+阳+上请你给我买几把小雨伞。

九)“一”“不”变调规则f 去声前―变阳平:一定不对“一” “不” < 非去声前一去声:一般不好变调规则夹中间——轻声:走一走要不要十)连读变调的实现连读变调规则的综合运用发生于三音节以上的语句中。

吴宗济:调势过渡调①三字间的过渡调②两字连读的过渡调多米诺规则多米诺规则:在口语中连读变调的规律是分层连锁式实现的。

规律一,据语义和语法分出短语,再分层处理跟邻调的变调规律;(买好酒211-35-214;买好酒35-35-214)规律二,先完成必然变调规则(在底层结构上受生理声学和音系规则支配),再实现或然变调规则(在表层结构上受环境支配)。

(好一会儿好、会,上声/去声?)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小雨伞。

展览馆老领导摆摆手,很想请小组长早早买好酒。

变调实现的过程,看似从前到后连读出现,实则从小到大、由内而外逐层处理调整。

(逆向音变;“意在声先”民族心理)单音节声调多音节变读规则连读变调综合实现字词意义------ 词语结构关系句调语气统合)关于“儿化”儿“儿化”: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儿化现象、儿化音节)花儿hu σ化“儿化韵”有卷舌色彩的韵母音【“er ”央元音[?]的卷舌读法。

二、而、耳】“儿化词”含有儿化音节的词。

(好男儿、小女儿、健儿/ 月儿弯弯、云儿飘飘)在书面上不必都写出来(小鱼儿在游), 因为“儿”不是独立音节,但却是一个语素,是构词的词缀(盖儿)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失去了独立性,“化”到前一个音节上,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融合成一个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些语音现象就是“儿化” 。

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

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 (er) 二)阐释“儿化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语音手段”的含义。

在没有增加音节的音段序列中,仅加上卷舌动作就可以具有如下作用:①区别词义:走后门/ 走后门儿;刘海/ 刘海儿;小人/ 小人儿;眼/ 眼儿;头/ 头儿②区别词性:盖/ 盖儿;画/ 画儿;早点/ 早点儿;记事/ 记事儿③表喜爱情感:(细小、亲切):小王儿、潘文儿、红唇儿、头发丝儿④表轻蔑语气:小丑儿、小偷儿④表柔和语调:等个人儿、慢慢儿的、没事儿、差点儿、顺便儿⑤表口语和地域色彩:今儿、明儿、小曲儿⑥形成韵脚: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

三)概括儿化的发音规律四)讨论“金鱼儿” “张文儿”“大锅盖儿”“小偷儿”中的“儿”是否是个指小的词缀㈠叹词“啊”与语气词“啊”的区分“啊,这儿多美啊!”同一字不同语法功能,不同出现位置,不同读音。

叹词“啊”或单用或单独位于句子前面,可表示赞叹(啊,阴平)、惊讶(啊,阳平)、醒悟(啊,上声)、应诺(啊,去声)等不同情感。

无论表示什么情感,都有四声中的某一声调,没有轻声读音。

语气词“啊”处在句子末尾或句中明显停顿的地方,可表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这四种语气。

“啊”作为语气词,都念轻声,还常常受到前一个音节韵母的末尾音素的影响发生种种变读。

㈡语气词“啊”的发音规律1■前一个音节的韵腹或韵尾是a o e e i U时“啊"读作ya,也可以写作“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