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的形态和空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王昌宁:今天我主要想讲,美国有一个建筑师事务所叫“杰德”。
他是在近年来在国际上做商业比较好的一个例子。
我将他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是关于商业建筑的一些东西。
大家都知道,老生常谈的话还得说一些。
我不是学商业建筑的,我们真正研究商业建筑是我们院的一个老同志,再一个是我们现在的院长,还有张东珍,我要说老生常谈的是讲商业建筑的演变。
我们知道商业在全世界最开始的时候是赶集、赶庙会,就是货物交换,用钱交换。
慢慢地有一些商品有一些变价处理,就慢慢成了商业街道,但是那个时候商业是专卖,卖药品就是卖药,卖书就是卖书,卖瓷器就是卖瓷器。
所以比较单一。
后来慢慢发展,开始有小杂货铺,渐渐地走出来大的百货公司。
百货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60、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些大家知道的MALL,这种形态出现了。
今天我有一些典型的MALL例子,现在大家非常熟悉。
有各式各样的MALL看来看去万变不离其宗,我带了一个。
说完这个MALL我再讲一些其他的事情。
这个MALL的基本构件是这样:他有一些主力店,就是连锁店,大连锁店,我们现在北京的连锁店像贵友,是不是连锁?比如说,贵友、中友、百盛,还有太平洋等等,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他的店,我们或者叫“储蓄店”,或者叫“连锁店”。
然后每一个店大概是3、4层楼,里面一进门,就是化妆品、首饰这些东西,然后再上楼,服装、文具、家电等等,他们一般叫零售店。
一个基本模式。
然后在中间联系的这些部分,我这是随便画的,不一定是这样。
联系这些大的东西之间的这个联系部分是各精品店,我们现在所谓的精品店,有的是名牌商店。
什么鳄鱼等等这些名牌,都有一个广场,甚至两个广场。
他是一个基本的东西,这个东西为什么出现?因为这些东西是扎堆的,购物是汽车购物,有一个停车场,既然开车来了,假如说有一个人喜欢买一样东西,另外一个人喜欢另一样东西,这个地方有各种东西,顾客来了有选择余地,这样就联系在一起,原来在60年代时,我们叫购物中心,这些店来了以后比较乱,而且人的行为在变动,他去了之后不是购物,还要吃点东西,要玩一玩。
所以现在北京这些店,你们看到了,就这样形成了街道,实际上就是室内广场,室内街道。
他们把这个街道用MALL,MALL最原始的解释是引导的意思,他当做一个室外街道,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活动。
这是一般的MALL,大概构件是这样,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
这是一个大概的东西。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这个商场跟我们现在在北京见到的略有不同,我们新东安和东方广场就是在这条所谓内街上,都是闷死的,只有在广场是露光的。
但是这个在国外大量是露光的,待会儿可以看到,街道和模拟街道一样。
另外这个商场是美国当地建筑师给我介绍的,这个室内装饰是在建筑师批准下建成的,你要作为室内装饰你要做门脸,要拿到建筑师同意才行,大量是没有得到建筑师同意,所以比较乱。
所以我选择这么一个例子。
这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广场,所以他们在上面,无所谓,他们怎么经济怎么来,这类建筑尤其在南方,在加州、德州都是木材一搭就完了,他是把一个商店加进去,一个人进去看商品,建筑好坏没有人注意,所以你看建筑很简单。
他在这些方面比较省钱,(播放图片)这个广场是像我们的一样,节日、圣诞节在这里促销、活动什么的。
这些东西都是模拟室外,这是餐车,欧洲人喜欢餐车。
这里考虑得比我们周到,我们现在采用这个栏杆,等会儿有一个例子,这个地方下沉的部分,这是儿童地方,大人进来到商店里面买东西,让小孩寄存在这里,让他玩,有人管。
付钱就可以了,这样大人可以放心购物了。
当然吃的、喝的都有。
这是广场另外一个角落。
采光很好。
(播放图片)这是儿童用地。
寄存儿童的地方。
大人小孩都有地呆着。
儿童在这里玩。
(播放图片)这里商场有地下二层,到连锁店主力店时,他往地下去。
这是商场,这是儿童区。
在这些地方稍微整齐一些,因为建筑师同意了,所以不是很乱。
(播放图片)这是一张二层。
这边有一个通道,那边有一个通道,中间像桥一样的东西,这是二楼上面在过去上面的空间,这个跨度大概在3米以上。
这是从走的内街看广场,这是二街,它也是尽量放一些石头、画什么的。
这是他的商店,一楼或者二楼。
这全是向室外拉近。
还有一些树。
有的树是真树。
这个地方看不见,那个地方看不得清楚一些。
(播放图片)这是主力店。
这是餐厅。
这是一条街,这些餐车,有一些小酒吧,这是两边二楼的东西。
它都是尽量采用自然光。
这是除了扶梯之外,到一端也用楼梯上下,一、二楼之间。
这也是透过内街看过来。
这个,(播放图片)你们大家现在见到的和我们现在做的作品一样,这是餐饮,我们现在好多都有大排挡,餐饮,和这个意思一样。
这个也是餐饮,不过很怪异,实际在地下室,但是他追求在欧洲街上,所以用栏杆围起,这个地方像街道,这些人坐在这儿,他也愿意,他觉得这和街上一样,欧洲人很多把街上围栏杆,坐在大街上,他在室内搞不了。
(播放图片)这是滑冰场。
(播放图片)这是在地下室。
(播放图片)这是外面的停车场,非常大,外面看见是这样。
它非常简单,这是采用面砖。
停车时,车位是很多很多的,(播放图片)这是另外一个。
(播放图片)这也是停车场。
这些都是图,非常简单的东西。
整个这个是它的一个区域,这个大商场所在区域,主要是这样的。
主要部位是这么简单,这些都是本土的。
他没有像我们这边做的这么花哨。
我们现在盖什么东西都是奇形怪状,要有震撼力什么的,他们很现实,他们做的东西很现实。
加州有的是地,所以他不在乎这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杰德的东西了。
先介绍一下杰德的背景。
杰德设计公司大概是在1976年到1977年之间成立的。
到现在大概30年的样子,在那里,我们知道RT什么什么的,有上百年历史的。
这是比较年轻的。
杰德是一个挪威裔美国人,另外一个华人,美国籍的华人,他叫王松明这两个人合在一起,后来我认识IDE之后,我知道他大概的情况。
他们都是哈佛大学学生,但这两个人到70年代合在一起,主要原因是杰德念书时,一放假他就去欧洲,去了之后,他比较喜欢意大利小街。
他觉得非常地亲切,小街上有酒吧,小的广场上有表演,白天晚上大家坐在那里聊天,他觉得那个气氛很好,他觉得那是真正市民活动的场所。
市民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场所。
IDE的老父亲是一个技术官员,国民党时候的官员。
所以他就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
重庆是山城,有很多小街小巷,有茶馆、酒思、说书的,耍戏的,那个商业街给他留下印象很深,两个人觉得这才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东西。
很多高雅的殿堂,一进去都穿晚礼服,或者是限制很严格,进去之后,活动都要有规范。
你不能很随便,要穿着衣服,打领带,或者穿晚礼服,他们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市民老百姓所喜欢的东西。
这两个人一拍即合,觉得要设计一些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他们习惯、喜欢的东西。
他们的公司里原来有一个同济大学留学的人,他翻译做“场所之道”。
他们的主要理念就产生了:要制造一些场所出来,让市民在里面活动。
首先谈谈开放式商业建筑形式。
(播放图片)这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圣地亚哥投资商原来在这个地方,他们现在设计的东西就是这块红颜色的东西。
这是老的东西。
这个发展商希望里面是,这是他的单房,因为这是旅游城市,世界最大海洋公园在这里,他希望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购物中心。
到了杰德公司设计之后,就把老板委托的这个东西推出了他们的理念,就是作一条意大利街,他做了一个意大利街,在这里。
从这个街到那个街,然后把街沟通起来,他里面做了一点主力店,这边上,把原来一些主力店、百货公司联在一起。
这样他就做出这样一条大街。
这个街做完了之后,成为杰德的成名作,这个你们可能在杂志上见到过。
下面我介绍一下数字。
这个占地大概4.6公顷。
这个建筑,盖的建筑面积大概是14万平方公里,最后投资是1.4亿美元。
超出了老板给他的投资。
老板原来是1.1到1.2亿,他超过了。
这是1997年才动工的,不是1977年动工的,18个月完工的。
里面有商店、餐饮、食街,影院有一个400间体育馆,四家大百货连锁店,150家精品店,2400多个车位。
这里面,在整个范围内。
那么多的东西。
容积率非常高。
现在我们看看,这是一个旅馆。
这个东西是超投资建成的,但是第一年来的人就2500万人次,一下子这些店火得不得了。
老板的收益不少。
我也是听说有这么一条街,慕名特别赶去看了一下。
S形的,在三角地段。
(播放图片)这是他的一层平面,一层平面这儿是红颜色的,我们上次看到了粉红色屋顶的东西。
这是街道,这是几个主力店,这是他的停车位置。
我们回头看看,这是这条街,这是端头的那个,这是红的主力店,这是原来的。
这是他的车位。
我们一层一层上台阶,走进小街,这是几个连锁店,这是精品店,编了号码。
我这是拍的一个等于是露台一样的东西。
这是跟第一张吻合的。
这是精品店。
这是他的尽头。
我们做的话,不会这样做。
我们叫华表一样的标志,这个栏杆有一点小小下沉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尽头,就是这条街尽头。
这是街尽头,你看进去就是上台阶。
往里面走了。
然后从尽头看,这是栏杆围起,这是标志,下去,这是街道。
这是出口。
也可以是另外一个尽头。
进来上大台阶了,这个地方,这个建筑出来之后,不光是老百姓很注意,建筑很注意,所以有一段把他说成是HOUSE典型代表作,这是典型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他用的符号,你看这边是廊,这边是平台!这面是方的,那边是圆的,有的还是空头的,而且颜色用得很重,而且用得碰撞的很厉害。
红的和蓝的放在一起,这是大台阶上去,所以你看,这边是方的,那边是个圆的西班牙特点的东西。
这是从书里面拍下来的的,这是从镜头上台阶的。
这边都用了很多西洋简化的东西。
这个东西和这片是一片墙。
这个地方有一个标志,等于有一个亭子,里面就是一个商店,但是外面是廊,这个地方上去,这里是廊,然后真正的百货商店在这里面,通过廊才能到里面,所以这里面用的手段主要是廊子、平台和连接桥。
这边是廊子、这边是亭台,这边是桥相联,有一定的装饰,就是用这个手段,另外在其他作品里面,也是这个样子。
颜色用的很大胆,而且颜色用得也很多。
各种符号也用得很多,所以建筑界说,这是杰德的代表作,但是杰德自己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就是按照我们意思做,我们做的是意大利小街。
但是他把那些烦琐的东西去掉了。
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喷图的,因为他花钱很多,所以他要节省投资。
这是另外一个百货公司。
你看,这边是红色的,这边是灰色的,这里就是蓝色的。
地下可能是方形的,所以这些都是从意大利建筑上来的,但是全部改造了,让人看着有这么一个意思就行了。
反过来看,这里面是意大利街,我看没有超出8米。
这是从另外一面看。
这是老房子。
这里又出来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它的一个三角形东西,这条街是综合的。
有两个东西我很奇怪,后来因为和他们认识了,所以问他们,我说第一,好好一条路直的,你为什么把这个路堵了?另外这个东西像一个布景一样,颜色弄得非常特别,这是什么用意?他们解释是:第一,这条街就是因为他太直,所以我们堵住,重新让它做一个曲折,拐弯,另外他们说有了拐弯才有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