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ppt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ppt课件

• 《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 南宋朱熹。
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 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 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 前 四 史 ” 为 《 史 记 》《 汉 书 》 、 《 后 汉 书 》 《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 体”、“编年体”等。
“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 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 (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 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 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 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 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至 隋唐
了中国化的进程。
《坛经》 佛理禅趣 宗教
唐代 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研究
至 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 《史通》 清代 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 《文史通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唐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 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 《贞观政要》 “盛世”,号称“贞观之治”。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 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 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 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 《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 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 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 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 指的是什么?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
“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 “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 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 阴阳家、杂家、法家。
《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 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 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孟子》《庄子》
春秋 战国
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墨子》《韩非 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子》《荀子》等
儒道
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互补
哲学 一
春秋 战国
在中先国秦最大早变的动一的批社历会 史条 著件 作下 ,, 奠产 定生 了了 中《尚书》《春秋》第元三单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 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 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孩子读经,谁来评说?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儒家经书开始有 五部,即《诗》、《书》、《易》、 《礼》、《春秋》,称为“五经”;从 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即 《易》、《书》、《诗》、《周礼》、 《仪礼》、《礼记》、《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论语》、《孝 经》、《尔雅》、《孟子》。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突出的任务。
文学 思想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几千年前对梁惠王说的话,流传到今天,还有
没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 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 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Fra bibliotek 唐唐肃宗的年号。
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 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代 对应
表作品
单元
专题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
第二
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老子》《论语》 单元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 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 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 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 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对应 单元
专题
《水经注》《齐民
在中国历史上,科学 技术自成体系,出现了一 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 了科技类著作。明代则出 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 作。
要术》《九章 算术》《伤寒 论》《营造法 式》《农政全 书》《本草纲 目》《徐霞客 游记》《天工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开物》
科技
促使明了清早易期代启,蒙社思会潮剧向变纵,《明夷待访录》 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
•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 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 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 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 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 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 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 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至 两汉
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汉大一统的政《左传》《史记》
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汉书》等 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
春秋笔 法
史学
第四单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 西 汉 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礼记》
元 修齐治
哲学 二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两汉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百喻经》 第五单元 哲学与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 学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宋代
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 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
《朱子语类》
了文化的新动向。
明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 早期启蒙思潮。
《焚书》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哲学 三
时期 先秦
至 明代 明清 之际 近代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 代表作品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 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 为学界思潮。
《日知录》《文史 通义》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政治学 学术 思想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
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 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 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 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 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
《人间词话》《红 楼梦评论》 《摩罗诗力说》 《人境庐诗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