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编号:版本状态: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实施单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1.0编制目的根据《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汽车运输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预防生产车辆在途安全风险,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行驶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普货车辆有车部门的安全管理。

3.0运输前的检查3.1车辆执行运输任务前,应到车辆维修部门由例检员,参照《车辆安全例检管理规定》进行车辆检查,确认车辆技术状况无异常后,驾驶员在车辆检查表签字确认。

3.1.1检查车辆符合运输要求后,例检员将《生产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回执单》交执行任务的驾驶员。

3.1.2驾驶员将《生产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回执单》交调度,并在出车前必须进行人体酒精含量测试,检测的酒精含量需小于10mg/100ml。

如驾驶员酒精含量超标,则不允许出车执行任务,调度需更换符合出车标准的驾驶员外出。

3.1.3酒精检测通过后,驾驶员必须再进行血压检测,检测合格后,向驾驶员发放《派车通知单》。

如驾驶员血压出现异常,需更换身体条件合规的驾驶员外出。

3.1.4出现血压异常的驾驶员,应进一步进行检测,如当天持续异常,调度需安排驾驶员到医院进行确诊,确保驾驶员出车前身体血压符合出车要求。

3.2因其他原因由驾驶员自检时,应检查以下方面:3.2.1检查机油面应达到机油标尺标准刻度,如低于或高于刻度标准应立刻补充至标准刻度。

3.2.2检查冷却液面或膨胀水箱,按标尺刻度补足。

在前往特殊气象条件地区前,要根据气象情况提前及时更换。

3.2.3检查燃油量,运输前应及时补充。

3.2.4检查电瓶及灯光等车辆电器是否工作正常。

3.2.5检查车辆反光设施是否老化破损。

4.0车辆行驶4.1运输前的准备4.1.1驾驶员进入车辆时应用左手开启车锁并将车门打开,车门开启最佳角度为60度左右。

避免用力过大对车门部件造成损害。

4.1.2驾驶员打开车门后应握住扶手,蹬牢扶梯进入驾驶室,进入后立刻用左手关闭车门并扎紧安全带。

4.1.3车辆启动前,检查变速杆是否在空挡位置。

4.1.4启动前,检查车辆是否存在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大型货车启动后应怠速预热,预热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不得超过1000转。

4.1.5检查车辆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同时观察发动机的运转是否正常,车内是否存在异味、异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4.1.6车辆储备气压需超过7兆帕后,方可起步。

4.1.7 检查中如发现异常,应向所属部门调度报告,由调度安排维修事宜,确认无故障后方可执行任务。

严禁有故障的车辆上路。

4.1.8出车前,驾驶员应检查携带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行驶证、营运证等证件是否齐全。

4.1.9车辆装货时,驾驶员应在集装箱后方安装防盗板及铅封锁。

因集装箱放置原因,无法安装防盗板时,需将铅封锁安放到位,并拍照发送至计划派遣部门。

4.1.10计划任务派遣部门,应检查运输车辆载货前是否将防盗设施安装到位,并在计划中进行记录,核对后方可批准发车。

4.2车辆驾驶操作4.2.1驾驶员IC卡的使用4.2.1.1驾驶员IC卡实行一人一卡,行车前驾驶员应将本人IC 卡插入行驶记录仪并确认登录有效。

4.2.1.2单人驾驶车辆时,连续行驶4小时后将车辆熄火,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4.2.1.3双人驾驶时,应将车辆熄火后由另一名驾驶员更换IC卡后继续运行。

4.2.2行车时要随时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及行人,当车辆行至距离前方路口150米时要提前减速至40公里以内并左右观察,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路口;夜晚可用变换远近灯光的方法提示通过车辆,直至越过路口后,方可恢复到规定时速。

4.2.3车辆行驶途中要经常观察各项仪表工作情况以及异味、异响,发现问题应立即停车检修。

高速公路停靠服务区后,需对车辆的制动、轮胎等部位进行检查。

4.2.4车辆行驶途中如遇到故障或紧急情况需停车时,应首先打开右转向灯,并观察右侧有无车辆,确认安全后应迅速将车辆转移到右侧路肩或应急车道内。

停靠时应停在停靠线以内,无停靠线时应距离路肩30cm以内。

在高速公路停车时,应停在应急车道线内,车辆停稳后立刻打开应急灯,在下车时手持三角警示牌,由高速公路护栏外,走至车后方150米(约170步)放置三角警告标志。

车上人员均到护栏外侧,距离车辆驾驶室前方30米等候救援。

4.2.5车辆运行期间,需根据路段限速要求及路况控制行车速度。

在无标志的路段,国道、省道及一般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km/h,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km/h,严禁在下坡路段摘挡滑行。

4.2.6单程运行400公里以上运输任务须在途进行休息至少一次,驾驶员连续行车4小时须换班驾驶,或休息20分钟以上。

每24小时内,累计驾驶不得超过8小时。

4.3停车熄火4.3.1车辆熄火前应使发动机怠速运转3分钟以上,待车辆相对冷却充分润滑后方可熄火,避免水温过高对车辆造成损害。

4.3.2停车后应使用驻车制动器,关闭车辆总电源并巡视整车是否有问题,放净贮气筒内的油气污水,如发现故障应立刻采取修复措施,无法现场修复时报车辆维修部门安排维修。

4.3.3驾驶员执行完任务,应按时归队并向调度报告,严禁擅自在外留宿或未经公司同意,将车辆擅自开回住处。

4.4特殊道路条件下的驾驶驾驶4.4.1夜间行驶4.4.1.1在无路灯的公路上或照明不足的街道上行驶,应视情况开启大灯并选择近光、远光;低速行驶或照明良好的道路上行驶,可用近光灯;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开示宽灯和尾灯。

4.4.1.2车辆会车时须在距对方车150米以外,将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如对方不关远光灯,可变换灯光示意;如对方仍不关灯,应减速靠边,必要时停车礼让。

4.4.1.3临近交叉路口,应变换远近灯光示意并减速;穿越铁路时,应减速暂时关闭大灯,根据前方是否有火车灯光来确定是否通行。

4.4.1.4超车可用断续灯光向前车示意,待前车让路后,方可超越。

4.4.1.5雾天或雨雪天气应开雾灯、示宽灯,视能见度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确保紧急制动的足够距离。

4.4.2雨天行驶4.4.2.1雨天行车前应检查汽车制动是否跑偏,刮水器等装置是否工作良好。

4.4.2.2刚开始下雨时,路面摩擦力、摩擦系数极低,须降低车速,提前处理情况;严禁使用紧急制动和猛转方向,以防汽车侧滑。

4.4.2.3应注意行人迎风冒雨、埋头赶路现象。

遇到情况先降低车速,鸣号示警,随时准备停车避让。

4.4.2.4雨中行车,应随时注意行进前方路面的桥梁、涵洞、道边路基是否被水冲坏;必要时应停车观察,严禁在河岸、堤边、桥梁停放车辆。

4.4.3冰雪天气行驶4.4.3.1需使用三角木、绳索等物品,并安装防滑链条,待冰雪路段通过后,方可拆除。

4.4.3.2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行驶加速或减速时,加速踏板应轻踏、缓抬;在坡道上应根据坡度选用合适档位一次上坡,避免中途换档而使车轮空转;下坡时,应用低速档控制车速,尽量减少制动次数;禁止使用紧急制动。

4.4.3.3在冰雪路面上停车过久,轮胎会被冻结在路面上,造成起步困难。

应先清除车轮处的冰雪,严禁强迫起步。

4.4.3.4冰雪天严禁车辆超车,一般道路行驶时与前车需保持10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高速公路行驶时,应按照路段交管部门要求行驶。

4.4.3.5雨雾天气应开启示廓灯及应急灯,一般道路行驶时与前车需保持安全距离。

高速公路行驶时,应按照道路运行要求行驶。

5.0车辆装卸货5.1 厂区内行驶速度5.1.1车辆在装卸场地,需按照厂区限速要求低速平稳驾驶。

无限速要求的厂区,车辆行车速度不得超过20km/小时,恶劣天气下在厂内行车,不得超过10km/小时。

5.1.2车辆进出厂区主干道,出入或穿行厂区大门时,应提前减速观察并鸣笛(厂区禁止鸣笛除外)。

夜间穿行时,应提前减速并变换灯光,在确保车辆及周边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过。

5.2装卸货前的停靠5.2.1车辆在临近卸货平台装卸倒车前,车辆驾驶员应提前观察作业现场,有无人员频繁经过的区域,有无其他作业设备放置的区域,确保倒车轨迹方向与车辆周边区域安全。

5.2.2车辆停靠前,如随车配备一名以上驾驶员,未操作车辆驾驶员应提前下车,指挥车辆安全泊入卸货区域。

随车人员指挥倒车时,应站在驾驶位一侧,反光镜能够看到的位置进行指挥,严禁站立在车辆倒车轨迹内,或者其他驾驶员观查不到的位置进行指挥。

5.2.3驾驶员由其他人员指挥泊车入位时,应确保由驾驶位一侧反光镜中,能够看到指挥人员。

无法看到指挥人员时,应立即停车,并告知指挥人员应站立的安全位置。

5.2.4停车现场由其他人员指挥时,需提前告知站立位置的要求,听从指挥人员指令,泊车入位时,与其他车辆之间要留有安全距离。

5.2.5排队待装或待卸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待期间严禁堵塞安全通道。

5.3卸货前准备5.3.1车辆停车入位后,发动机需熄灭并拉紧手制动。

下车时关闭车门,带安全帽并收紧下颚带。

在车辆同轴的车轮两侧,放入三角木,防止车辆在装卸过程中溜车。

5.3.2集装箱在打开一侧箱门前,应分步骤操作。

首先缓缓打开右侧箱门10厘米,观察货物有无倚靠箱门。

确认安全后,驾驶员站在一侧箱门后,双手紧握箱门扶手,随箱门打开的角度一同后退。

5.3.3打开箱门后,人员需按照厂内要求在车上或安全岛等指定地点停留,严禁在作业区域内逗留或走动。

5.3.4装卸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时,驾驶员应先关闭厢门。

若原地关不上时,在保证安全情况下,用最短距离移动车辆,待箱门关闭箱锁锁闭后,方可进行短距离移动。

5.3.5禁止装卸作业的同时,在装卸区内维修车辆。

5.4卸货后的离场5.4.1完成卸货离场前,驾驶员应启动车辆怠速运行,并检查车辆气压是否充足。

5.4.2将三角木收回,放置在随车工具箱或安全牢固的位置。

5.4.3关闭箱门前,应检查箱内,确保无人员或设备后关闭箱门。

5.4.4关闭箱门时,需将右侧箱门把手放置在卡槽内,并将把手上方安全扣锁闭。

5.4.5车辆驶离停车位前,应检查车辆底部及周边有无人员或其他障碍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驶离。

5.4.6驶离泊位时,需确保车辆有足够的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

6.0本规定由安全技术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