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贮藏加工培训课程

农产品贮藏加工培训课程

农产品贮藏加工讲义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会致富本领、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农产品贮藏的操作技术要点及主要农产品加工的工艺要点,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食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呼吸强度与农产品贮藏的关系。

4. 掌握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5. 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6. 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了解粮油贮藏的基本方法及贮藏过程中病虫危害及预防措施。

2. 了解主要果蔬贮藏所需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条件。

3. 掌握主要果蔬贮藏的管理技术要点。

4. 掌握粮油产品加工中焙烤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

5. 掌握果蔬产品加工中干制品、糖制品、罐制品、腌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

6.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产品贮藏中出现的霉烂、异常温度伤害等问题。

7. 能够解释农产品贮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8. 能够解释农产品加工中出现的原料褐变、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等异常现象。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2.讲义目录绪论 (3)第一章 (7)第二章 (12)第三章 (19)第四章 (66)讲义内容绪论一、农产品贮藏加工的作用与意义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农产品品质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贮藏,以及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将其制成各种成品或半成品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食品,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提高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经过科学的贮藏加工,可延长供应时间,调整产品的淡旺季,调节地区余缺,实现周年供应。

同时,农产品贮藏加工还可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食品,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结构调整的需要,提高营养水平。

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商品化的重要步骤,也是使农产品增值的重要手段。

据报道,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含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产值都高于农业,如英国为3.7:1,日本为2.7:1;法国为2.6:1;美国为2.0:1,而中国仅为0.4:1。

以粮食为例,中国粮食年产4千多万吨,经加工处理的仅占8%,生产总值比为1:0.3,而发达国家达1:4,如我国粮食生产与加工的比例能达到1:2,则食品工业的产值将大大提高。

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加工,可促进饮食、旅游、外贸等相关行业的兴旺、发达。

目前,各种丰富多彩的名、特、优产品,各种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便利。

此外,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为外贸提供出口货源,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使许多过去被废弃的根、茎、叶、果、籽、壳等得到有效的利用,甚至得以开发新的产品资源,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积极发展农产品贮藏加工业,还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而食品工业在这些城镇中小企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统计,1998年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千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的GDP占50%左右,为城镇提供了约70%以上的就业岗位。

农业部于1998年3月确立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九类食品加工工业,包括粮食、植物油、水果、蔬菜、饮料、酒类、副食品、淀粉、肉禽蛋类、糖果糕点等。

因此,发展农产品贮藏加工业,对于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涵养农村劳力、振兴农村经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产品贮藏加工历史与现状我国农产品贮藏加工历史悠久,特别是解放后我国的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不断发展的乡镇企业,在开发、利用、发展各地名、特、优产品加工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贮藏加工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对路,质量不够稳定,尤其是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不足。

2、技术人员不足。

3、工艺设备落后。

三、学习、从事农产品贮藏加工的要求与方法农产品贮藏加工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如贮藏加工对原料的要求,就涉及栽培、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植物生理等学科的内容,而贮藏加工的生产技术、设备使用则涉及化学、物理、微生物、数学、机械等应用学科的内容。

因此,要学好农产品贮藏加工这门课,首先应切实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粮油贮藏加工粮油产品储藏加工的基础知识一常规储藏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常规储藏: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粮油采取适时通风和密闭的方法进行保管。

(二)种类和分类1、自然通风和密闭:(1`)自然通风:指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让外界干燥的低温冷空气与粮堆内湿热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时,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

(2)常规密闭:指通过采取关闭仓房的门窗或用异物压盖粮面等一般性的密闭措施,使粮堆内空气相对静止,并与外界隔绝。

包括低温密闭和高温密闭两种。

条件①储粮质量:储粮水分应在安全标准内,没有害虫,杂质少,各部位水分、温度基本一致。

(三)应用情况二通风与干燥应用基础知识(一)通风技术:利用风机产生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1、创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2、均衡粮温,防止结露;3、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4、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5、增湿调质,改进粮食的加工品质。

(二)干燥技术:1、分类:2、合理干燥工艺:使粮粒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粒表面的蒸发速度。

目前粮食部门采用的干燥工艺:预热→[烘干→缓苏]→冷却三、低温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低温任期原理: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限制有害生物体的生长、繁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目的。

(二)低温储藏方法:(三)低温储藏管理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强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气调储藏。

特点:无公害的绿色储粮方式,能有效杀虫、抑菌和延缓粮食劣变。

(二)气调储藏技术的分类气调储藏技术归纳为两大类: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主要有:1、气密储粮:包括自然缺氧、微生物降氧、脱氧剂储粮。

2、氮气储粮:包括充氮储粮、液氮储粮、分子筛富氮、制氮机储粮。

3、二氧化碳储粮:包括排气净化法、充二氧化碳法、二氧化碳发生器储粮。

4、减压储粮:包括抽气、减压、真空包装。

(三)应用情况1、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时,能使粮堆内绝大多数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受抑制,粮食自身呼吸强度也会明显降低。

2、气调储藏管理:五成品粮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技术种类:大米储藏技术和面粉储藏技术。

(二)应用情况:1、大米储藏技术:要保持大米品质,低温储藏最好,其次是充二氧化碳、自然缺氧和常规储藏。

2、面粉储藏技术六油品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般常温下液态为油,固态或半固态为脂。

都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化合成的甘油三酸酯(简称甘三酯)。

(一)技术种类:植物油脂一般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储藏过程中很容易氧化分解,游离脂肪酸含量不断增高,酸价升高,最后酸败变苦。

即:氧化酸败。

(二)应用情况:常规储藏主要是密闭储藏和低温储藏。

都要求入库水、杂、酸价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尽可能装满。

第二章果品贮藏加工果品是人民生活中摄取维生素、矿物质与糖类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由于果品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加上果品中水果含水量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运输中极易腐败变质,因此,草去适当的贮藏加工技术,对于减少果品采后损失,保持果品原有风味和品质,调节地区差异和淡旺季矛盾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果实贮藏加工的基础知识一、果实的分类1、仁果类果实是假果,可食部分由花托发育而成,如苹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果实是真果,由子房发育而成,可食部分是外果皮和中果皮,如桃、李、樱桃、枣等。

3、浆果类果实是真果,可食部分是中果皮和内果皮,如葡萄、柿、猕猴桃、草莓等。

4、柑橘类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可是部分为内果皮里,的囊汁,如柑、橘、橙、柚、柠檬等。

5、坚果类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外包硬壳,如板栗、核桃等。

此外,还有多年来生草本类,如菠萝、香蕉。

二、果实的成熟与老化1、果实的成熟和衰老果实从坐果起要经历生长、成熟、后熟和衰老等阶段。

在生长阶段,果实从胚开始发育,逐渐分化出组织,其中的化学成分也随之转变,果体增大。

当果实已生长充分,重量不再增加时,则进入了果实的成熟阶段。

成熟过程中果实特有的风味会进一步显现,在色、香、味上更迎合人们的需要。

2、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有机物,果肉内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但大多未熟果实不仅不香甜,而且使用时有硬、酸、涩感。

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要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使果实的色香味表现出来。

(1)果实变甜;(2)酸味降低;(3)涩味消失;(4)香味产生;(5)色泽变艳;(6)由硬变软。

三、果实的耐贮性和抗病性新采收的果实对贮藏和运输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就是果实的耐贮性。

果实的耐贮性主要是指水果在贮运期间保持自身优良品质(包括色泽、方向、风味、质地、营养等)的性能。

新鲜的果实对微生物的侵害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称为果实的抗病性。

四、果实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刚采收下来的果实,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按照统一规格分级,并配以适当的包装才能成为商品。

一般果实才后的处理主要有采收、分级、防腐保鲜、包装等过程。

1、果实的采收适时采收是采收的关键。

(1)果实的大小和形状(2)果实的硬度(3)果皮颜色(4)果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2、果实的采收技术3、果实的清洗与分级(1)果实的清洗(2)果实的分级4、果实的处理(1)防腐保鲜处理(2)灭虫处理(3)人工催熟5、果实的包装(1)贮运包装(2)内包装(3)销售包装6、预冷(1)水冷却法(2)差压式冷却法(3)冰冷法(4)真空冷却法(5)室内冷却法7、果实的运输(1)防止机械损伤(2)防止运输超载(3)放热、防晒、防淋(4)防失水第二节果品贮藏果品的贮藏就是应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技术,抑止采后果品的后熟,延迟果品的衰老,减少果品的腐烂,使果品能保持较长的贮藏期和使用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