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标准化法

第三章标准化法


(1)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表示:
GB ×××—××××
标准发布或修订(定)后的年代号 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
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表示:
GB/T ×××—××××
标准发布或修订(定)后的年代号 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标准的认证认可(P55)
3、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
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 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 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实施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 废止。
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 、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 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
2、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强制性标准: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 生标准;
二、我国标准的分级(P47)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
2、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
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 部门备案。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4、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 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标准的分类(P47)
标准按其效力是否强制推行分类 可以分成两类: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1、强制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
质量认证是由一个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企 业的质量体系、产品、过程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标准规范和有关政府规定的鉴别,并提供文件证明的 活动。(P55)
质量认证的条件和程序
★(一)条件:
商品质量符合我国GB和行业标准要求 商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体系要求
大、人大常委会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化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
治区人大
规章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务院的
下属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
(一)几个基本的概念
1、标准 标准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
第三章 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法律体系(P48)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大发布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国务院发布 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化管理条例》广西区人大发布 部门规章/《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
我国的立法体制
法律/《刑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 安全标准;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我国标准的表示方法
级别: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ZB)、 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
标准的强制力程度:GB、ZB、DB、Q属强制 性标准,GB/T、ZB/T、DB/T属国家推荐性标 准、行业推荐性标准和地方推荐性标准,企 业标准无推荐性标准、字母T是汉语拼音“推 ”的第一个字母。
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和作用: 1、定义:根据国家的商品质量法规和商品质量标准,由国
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和 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
2、商品质量监督的性质:属于技术监督 3、作用: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进国家质量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有利于国家计划质量目标的实现
标准概念的6项含义: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本质属性: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 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
为什么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标准化法》?
为了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 济,促进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 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解决经济体 制和政治体制深入改革对标准化工作提出 的新要求,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调整各方 面的关系,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 准化法》。
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 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 种规范性文件。
通俗的讲就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 做的统一规定。
比如:GB 7718-2004 ( 《预包装食品 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 要求和标注内容。)
一、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
(一)几个基本的概念 2、标准化
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 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 最佳秩序和效益的过程。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 1)我国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1、国家质量监督: 2、社会质量监督(社会团体\媒体) 3、用户质量监督:
2) 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
1、抽查型质量监督:判定合格,强制措施 2、评价型质量监督:颁发证书,社会公布信息 3、仲裁型质量监督:质量争议解决
(一)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现代商品质量认证下的定义是: 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 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
★(二)认证的程序
1、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书及附件 2、认证机构审查(书面及实地) 3、商品抽验,提出商品检验报告 4、合格后,向申请企业颁发合格证书和合格标志,并使用许可证 5、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复查、抽查 6、复查不合格,采取必要措施,直至撤销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