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一些看法在辅导员工作中巧妙地运用谈话这一形式,不仅可以沟通师生情感,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航向,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谈话时机的选择要想谈话取得成功,必须进行周密准备。
谈话的时机非常重要,个人觉得谈话的最好时机如下:㈠学期始末要抓紧学期始末,是学生心理最容易产生波动的时段。
开学伊始,学生尚未从假期活动与休闲状态中走出来,比较难以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导员的督促和引导。
同时,由于假期家长收到学生成绩单,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容易让学生在新的一学期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学生都会想到在这学期努力学习,克服之前的缺点,争取获得进步。
在这个时候,辅导员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找一些学生谈心,使他们充满信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个人觉得对班级总分前十名和后十名,特别是考试不及格达到两门的学生应该重点谈话。
而到学期末,由于临近考试,学生对自己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之后,对自己这个学期的得失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学习有收获的,踌躇满志;一无所获的,后悔莫急,但是在这个时候会给自己下学期的学习下一个决心,在这个情况下,通过谈话,对学有所成的同学,在肯定他们的成绩的情况下多鼓励他们,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对一无所获的学生,一方面要和他一起分析他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为什么没有学到?这一学期你干什么去了?应该干什么?”另一方面,要让他戒除急躁情绪,在最后这些天好好复习,好好的准备考试。
同时,对他要进行下一学期的规划教育,“产生今年这种情况的原因我找到了,那下一学年我应该怎么做呢?” 通过这样的谈话,让学生更加坚定来年好好学习的决心。
㈡成功之时要鼓励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这种那种的活动,诸如运动会、篮球赛、文艺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表现才能的机会,会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
这个时候辅导员一定要不失时机地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再接再厉。
理财 0531 班学生文明,之前在班级默默无闻,班级工作的参与也不是很积极,给人的感觉是他就像在班级不存在一样。
上一次 ** 学院举行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由于他歌唱得不错,报名参赛拿了第六名。
在观看他的比赛并祝贺他取得成绩后,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长谈,一方面对他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另一方面鼓励他多参与集体活动,争取更大的进步。
经过这次谈话,他性格开朗多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上次的班干改选他第一个上台,并被选为文艺委员,为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做了很大贡献。
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㈢委屈时刻送温暖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难免会对一些问题处理失当,甚至委屈了个别学生。
对此,辅导员一定要善于观察,如果是因不了解情况而错怪学生,一定要放下架子找学生谈心,用关爱来抚平他们心中的委屈。
有些学生可能会在挨了批评后担心自己在老师面前失去信任或者形象不好了,进而产生悲观情绪甚至自暴自弃。
对于这些学生,一定要多谈话,以使他们振作起来。
㈣困难关头助把力作为辅导员,要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失意、环境变更后的不适应、思想的顾虑、家庭的问题等。
在耐心地倾听之后,与他们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点拨,或及时给予行动上的帮助。
㈤迷茫之时指明路在学生出现对学习目标、学习方向迷茫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对策,为学生想办法,给学生在迷茫中指条明路。
理财 0532 班学生姜凌云,入校之初的第二次谈话中,与我谈起了自己的高中生活。
在她的话语中,我感觉她对整个大学生活没有任何信心,觉得专科学历没有任何用处,对自己大学的努力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很迷茫。
经过了解我知道她比较喜欢摄影,我就鼓励她多看一些和摄影有关的书籍,学习基本的摄影知识;同时参加经济学院大学生记者团,锻炼自己的口才和综合能力,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她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个时候我又从网上找来自学考试的资料给她看,鼓励她对自己喜欢的法律专业或者新闻学专业进行报考。
经过多次的谈话,她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充实,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暑期在楚天金报实习时发表了 20 多篇文章;成为 ** 学院在经济学院的唯一摄影记者;在楚天都市报上发表了 2 篇文章;综合测评班级第一名; 14 门的自考已经通过 6 门⋯⋯㈥情绪变化助调整在辅导员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学生情绪变化的几个特殊时段。
一是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
辅导员一旦发现学生有情绪低落现象,应主动询问原因,助其调整使其迅速走出情绪低谷。
国金 0532 班学生俞文顺,开学刚报到的时候表现还好,但是一段时间后出现旷课和不出早操现象。
我和他第一次谈话后,他给我些了一封信,希望我“不要关注他”,他“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个文凭”,感觉学得没有意思⋯⋯所以希望我不用管他。
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与该学生谈心交心,多次与其交流,与其谈理想、谈家庭、谈责任⋯⋯通过谈心和交流,我知道他爸爸在外面跑船,妈妈身体不好每天都要做化疗,所以他很担心家里,他旷课也是回家陪他妈妈,但是和学校的制度有冲突,所以觉得很困惑、很烦恼⋯⋯我肯定了他的孝心,同时和他谈他他 *的想法,和他一起分析他妈妈送他上学的原因,分析他妈妈知道他旷课的感受,他如果没有好的成绩混文凭他妈妈会多伤心⋯⋯通过谈话,他受到了很大震动。
学习、工作、思想上都有了质的变化,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很大增强,以前要别人管他,现在他负责着班级所有男生的出勤。
二是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时,辅导员一方面应注意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要指出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或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能得意自满,裹足不前。
二、对谈话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把握在谈话中,学生心理状态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㈠揣测心理。
“老师找我谈话,意图何在,是批评还是了解情况?”因此,谈话之初,学生一般都很注意老师的表情、语气,揣测老师的用意。
辅导员可在一开始就点明谈话的目的,消除揣测心理。
㈡防御心理。
往往犯错误的学生或重点学生一听说老师找去个别谈话,便会产生防御心理,存有戒心。
辅导员应以坦率、真诚的态度,打消学生的顾虑,消除防御心理。
㈢惶惑、恐惧心理。
偶犯错误或错误较严重时,学生不知老师、学校将要如何进行处理,担心丢面子,害怕受处分等等。
对这些学生,辅导员谈话时要注意分寸,不要把错误说得过分严重,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㈣沮丧心理。
平时表现较好,自尊心也比较强的学生,偶然犯了错误时,容易产生“这下完了” 的沮丧心理。
对有这种心理的学生,要重在开导、鼓励,表示信任,增强其改过的信心,同时打消不必要的顾虑。
㈤对立心理。
如果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平时就比较紧张,或学生对所犯错误还缺乏认识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老师冤枉了他,有成见,故意“整”他。
当学生这种情绪严重时,辅导员应暂时离开正题,以缓解对立情绪,而采取迂回谈话方式进行。
㈥期望心理。
多数学生与辅导员谈话时,都希望能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特别是当一些学生主动找辅导员谈话时,这种期望的心理更加强烈。
辅导员要珍惜学生的这种情感,认真对待,把它变成促进学生前进的动力三、谈话地点的选择与学生的谈话地点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
㈠辅导员最好是亲自去寝室直接找学生谈话,对其进行询问、批评或者训诫,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督促学生遵守纪律。
因为学生接到老师的电话或者由同学带话,要其去办公室,会明白是什么原因,在其去办公室的路上已经有了戒心,也想好了应对策略。
要么对自己未上课的事实加以掩饰;要么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以为自己开脱;要不就是在办公室一声不吭,“勇于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正”。
而直接到学生寝室与学生进行谈话,学生没有任何机会和时间给自己编造理由,这个时候他是最容易明白自己错误的时候。
这个时候和学生谈话,取得的效果是在办公室谈话取得的效果远远不能比较的。
㈡批评式的谈话,尽量不要在办公室里和人多的地方进行,尽量避免使学生当众丢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由于人多,学生往往碍于面子,就算心里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但是口里不承认,甚至出现和老师顶嘴的现象。
这个时候选择在办公室外或其他地方和学生单独谈话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会很容易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能很真实的给老师说明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能认识到错误,老师同时了解学生的想法,那和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就方便得多。
㈢表扬式的谈话,可以在公共场所进行,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谈话的原则㈠激励原则。
所谓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鼓励之意。
广义上讲,就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符合组织所期望的日标。
激励的原则是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过程中应遵循的一条总的原则,应贯穿于谈话的全过程㈡耐心、热情、真诚原则。
耐心、热情、真诚的原则是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所应有的态度。
耐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热情有助于取得学生的信任,真诚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
只有坚持耐心、热情、真诚的原则,才能为谈话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㈢平等性原则。
辅导员与学生是师生关系,有着教育和被教育之分,这种差别的客观存在,必然影响学生在辅导员面前表露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
因此,把握平等的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
辅导员与学生的社会角色是有差别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平等地交流,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㈣差异性原则。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
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性格、心态,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要开门见山;有的要旁敲侧击;有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的要单刀直人,是非分明。
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谈话。
五、谈话的方法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有时要用激将法,有时要用鼓励法,有时要用批评法,有使要直截了当地说,有时要委婉地说,有时要多种方法并用⋯⋯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以能否达到谈话目标为根本依据,还要结合自己的一贯风格和特色。
个人总结谈话方法如下:㈠思想共鸣法。
这种方法是指辅导员在谈话中要注意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可以是共同的看法、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等。
比如 :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讲一些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上大学时对某件事的感受、自己喜欢的一些事物等,通过这此有针对性地讲述,激起师生之问心灵的共鸣,产生共同的人生感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年轻辅导员,因为作为同一代人,师生之问更容易找到共同点,更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㈡表扬批评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与一些表现优秀学生的谈话中。
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在同学中优点突出,经常受到周围人的赞赏、羡慕,从而对自身的缺点、毛病的认识往往不足,甚至看不到自身的缺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