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物流中的选址策略共57页

第八章 物流中的选址策略共57页

• 我们要以下述原则划分功能区域,即同一区域内的地 区之间商品流量较大,而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量较小。
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划分示例
• 下表是商品和服务在六个地区间的流动年商品流量,
自到
地区1 地区2 地区3 地区4 地区5 地区6 合计
地区1
10 70 30 60 20 190
地区2 30
20 60 40 80 230


分区15
分区26
地区3
地区4
合计
分区15
95 90 60 190
分区26 110
70 105 230
地区3 110 20
40 170
地区4 100 70 30
200
合计 320 140 190 205
• 进一步计算,得到分区15与地区3的联系较强,其次是 分区26与地区4的联系,因此可以将地区1,3,5划分 成一个功能分区,地区2,4,6划分成另一个分区。
第三节 选址技术与方法
• 3.1单设施选址 • 3.2多设施选址 • 3.3物流园区选址的层次分析法 • 3.4交通线的布局模式 • 3.5网络整合
3.1单设施选址
• 见链接
3.2多设施选址
• 多重心法 • P-中值方法(P-median Approach) • 服务选址
多重心法
• 如果要确定N个仓库的位置,实际上是要将需求点划分 成N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仓库服务,因此可以得到 如下启发式方法:
下风下水
住宅区
距市中心较远、工业区较 近 高燥、宁静、环境优美 上风上水
2.2区域经济学
• 经济区域可以是国家内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多国组 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
• 胡佛(Edgar Hoover)把区域分为两类,同质区域和功 能区域。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域内部的一致性来划分的 ;功能区域则是根据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来 分。
• (1)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形成六边形的市场区; • (2)市场呈等级分布; • (3)城市中的功能应该进行分区;
市场区图形的变化过程
a.分散的服务面,很多 地区无货供应
b.服务面有粘连或重叠
c.竞争的结果
A、B、C三级市场的蜂巢状网络 体系,K=3
A级中心 B级中心 C级中心
A级市场区界线 B级市场区界线 C级市场区界线
他城市? • 物流中心对于当地经济起什么作用? • 列举你所熟悉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以及它
们如何运作。
第一节 选址问题的分类
• 按选址的对象分类 : • 按设施的数量分类 :单一设施选址、多设施选
址 • 按可选位置分类:连续性选址、离散性选址 • 按精度分类 : • 按静态或动态分类 :静态选址 、动态选址
A、B、C三级市场的蜂巢状网络体 系,K=4
A级中心 B级中心 C级中心
A级市场区界线 B级市场区界线 C级市场区界线
城市中各类功能区之间的内在需求
政务区
环境安静 交通方便

联 络
通 勤

商业区
联 络
物 流
通购 勤物
地形平坦 位置居中 交通方便
工业区
通勤
动力、电力、上下水方便
邻近交通枢纽
地质地形有利
租出价曲线。


市场中心奶 类
小麦与谷物

离市场中心的

距离

工业区位论
• 区位与区位选择 • 区位因素
区位与区位选择
• 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韦伯通过衡量地方性原料在产成 品中的比率,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失重的(如炼钢)、 增重的(如灌装饮料)和等重的(如部件组装)。这 样,从降低运费考虑,类型为失重的生产基地应选址 在靠近原料产地,而增重的生产基地则在市场附近选 址。
• Lmn=Lnm=2(Smn+Snm)/(En+Em+In+Im) • 其中,Smn表示从(m)地来自入到(n)地的商品流量,Em和
En分别表示(m)地和(n)地的输出总量,Im和In分别表示 (m)地和(n)地的输入商品总量。
•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六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水平:
地区2 地区3 地区4
地区1 0.103896 0.289474 0.173913
地区2
0.082192 0.283871
地区3 0.183007
地区4
地区5
地区5
0.331361
0.196319
0.223602
0.211765
地区6
0.111111
0.318841
0.23301
0.17931
0.117647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区1与地区5,地区2与地区6之间有较强的联 系,如果将它们划分成功能分区,则可以得到新的流动关系:
第二节 选址的相关理论
• 2.1区位论 • 2.2区域经济学
2.1区位论
• 农业区位论 • 工业区位论 • 中心地理论
农业区位论
• 德国古典经济学者杜能对农业分布的合理化研究后认 为,经济活动能支付的最高地租是产品的市场价格与 运输成本之差,经济活动将根据其支付地租的能力分 布在城市中心(或运输枢纽)周围,从而形成一条地
地区3 40 10
40 70 10 170
地区4 40 50 30
60 20 200
地区5 80 40 20 30
25 195
地区6 20 30 50 45 20
165
合计 210 140 190 205 250 155
• 按实际贸易量与这两个地区对外贸易总量之间的比率 为衡量两个区域的联系程度:
前言
• 选址在物流系统运行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 选址决策就是要确定物流系统中各种固定设
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包括港口、生产基 地、仓库、配送中心、零售点网络等。 • 选址方案的确定是运输和库存决策的前提, 因此选址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讨论
• 根据教材第八章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第五航权的开放地选择厦门,而不是其
• 第二,劳动力的供应和质量,以及劳动力的工艺水平; • 第三,运输费用; • 第四,产品的销售市场; • 第五,产业的集聚状态,一方面要考虑是否具有建立长期生产协
作关系的条件,另一方面应考虑是否过度集聚。
中心地理论
•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方论, 它的目标是整个市场的最优。
• 理论内容:
•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层指 该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
区位因素
• 区位因素就是指那些影响该事物位置的影响因素。 • 韦伯认为任何产业部门在空间布局上应考虑五个方面
的因素:
• 第一,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状况,水、电、土地能否满足 生产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应满足产业 布局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