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

展 幵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温馨提示:本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共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按要求默写。

(7分) A 、 理想是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流沙河《理想》) B 、 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C 、 《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A 、 理想使你倔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反抗着命运。

B 、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b eng ji a n _____________ 的水花。

C 、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 、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 y du hu o _______________ 着我的山顶。

3•新学期幵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 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 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 ?(表达不能超过40字,3分)答作:要不内宓线密订:装订是: D 请你写出课外积累的带“花”字的两句诗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2分)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5•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一)《走一步,再走一步》(20分)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幵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⑥“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⑦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 出左脚去___________ 那块岩石,而且______ 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______________ 在崖下的岩石上, __________ 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_____________ 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6 .在⑦⑧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4分)7.解释下列词语。

(4分)A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最能表现“暮色四合”带给我直接影响的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9.“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生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2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题目,表现主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简述你从作者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生如月》(14分)天上的月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随随便便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

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

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

到了阴历的十五。

这月便是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

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

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便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

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随形,避不幵,躲不幵,无法拒绝的。

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

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升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

然而花幵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幵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

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

人若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能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

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

如此立身处世接物待人,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益。

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

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

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

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3•文章第1段“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中的“斯”具体指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人处于顺境时,常会有什么感觉?作者是如何告诫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针对有人身遭恶时厄运的种种实际,作者是如何劝告他们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4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6分)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A 、 项为之强(B 、 果如鹤唳云端(C 、 故时有物外之趣(D 、 又留蚊于素.帐中( 19.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的意思是:。

(3 分)20.从语段中找出三个至今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3分)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1. 填空:(2分)课文《童趣》的作者是 __________ 代文学家 ___________ 。

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

22. 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 4分)答: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能力(50分)题目:我变了提示: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