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ppt
(相关记者和部分受骗家长的对话) 记者:你先前认识温某吗,事后怎么没有去学校询问是 否有这类招生呢?
江苏常州家长:与温某就只一面之缘,但听说能将我小 孩弄进江西财大读一本,也就没有去怀疑那么多。
随后,记者又和其他几位来自山东、湖北等地的受 骗家长联系,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了解对方,因急着把小 孩就读问题解决,而没有去仔细调查,更没有去高校询 问招生事宜,导致受骗。
• 李明将信将疑,到银行咨询,银行职员告知他,最近到银行 办理这种汇款的人特别多,怀疑这有可能是国际诈骗,目 的就是为诈骗这一定数量的手续费,于是,李明报了警,公 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有把钱汇出去的网民,均没有 获得相应的大奖.
序号 问题
分析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来自?信 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
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案例1
• 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有暴雨,住在城里的小 明愁眉苦脸的,可住在农村的小张却很开 心
问题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
分析: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有不同的。
案例2
• “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客户服务热线,由 于我们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这几个月多收了 437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 “爸妈,我出事了,警察在抓我,现在外身 无分文,请速存五千元到我朋友的邮政户上, 605210713200101251 萧何。为了安全千 万不要联系我。”
• ·········
不止是电视,还有手机、计算机网络等等 各种媒体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提供着各 种各样的信息。
案例3:假大学通知书屡屡得逞
卖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款百万 来自河南郑州市的李朝,今年34岁,自称曾经在郑州大 学读了两年书后辍学。李朝以能办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名, 在厦门招摇撞骗,11名望子成龙的高考落榜生家长竟信以为 真,纷纷上当受骗。昨日,骗取112万元的李朝被市中级人 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0万元。
除上述方法外我们还需要做到:
• 鉴别该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该事 物是否存在,数据是否准确无误。
• 鉴别该信息反应的情况是否有偏颇之处, 确证其不仅在局部是正确的,而且在全局 也是正确的。
• 鉴别该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在具体时间范围 内的真实性。
二.“这条信息对我有用吗?”
• 真实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用的吗? • 什么样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呢?下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
中央电视台资深主持人邢质斌在厂家 制作的电视专题片里向人们推荐一种 减肥腰带,惹得许多爱美女性兴冲冲 花钱购买,最后却因为没有效果而引 来投诉,搞得邢质斌异常尴尬,不得 不出来解释缘由。
由著名主持人文清代言、治疗近视的 医疗器械的“眼保姆”,在广告中含 有大量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 证,同时还声称“产品销售现场场面 壮观、多家护眼中心产品断货”等, 夸大其辞广告语,因涉嫌欺骗和误导 消费者被北京市工商局曝光。
方法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 查看信息来源,判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 运用逻辑推理资料和查阅的方法进行考证 和进行深入调查,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 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 真实。
• 把获取得信息与同类信息相互做比较,考 察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考察研究方 法是否科学,研究此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
(有公章吗?有地址吗?打电话有 人接吗?可以找到该公司吗?)信 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 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免费上网?中奖?两者的关
系?150元可以从奖金里面扣?)
3
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 (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从侧面了解,不失偏颇,旁观者清
4
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 (通过权威部门考证)信息来自权 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威部门
• 要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首先要判断信息 是不是真实的。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请看案例并思考问题。
案例1
• 李明平时喜欢上网,一天他无意进入一个国外网站,该网 站介绍说,如果接受它发过来的带有广告内容的电子邮 件,上网就可以免费.
• 李明在网站上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件 等个人资料,没过几天,他收到一封来处国处的航空信件, 说他中了23万元大奖,只要他立即电汇150元的手续费, 两天内就可以将现金送到他手上.
范伟、王刚、张铁林代 言招商网站涉嫌骗局
陈小艺代言口服液广告
笑林代言“玖玖理疗裤”成龙代言洗发水涉嫌欺诈
代言“三鹿”
植树造林,首选亿霖
• “为了祝贺2008年短信费用破50亿元,中国 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在向用户赠送话费,只要 把此消息转发10户,就能获赠49元话费, 我已经获得了赠送的话费。”
5
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 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等看别人寄钱后看有没有奖金 寄来,或看朋友里面有没有这方 面的经历)与同类信息比较
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 6 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
为什么?
不要这样做,原因:怕别有居心 的人利用,冒名诽谤………
案例2
2004年3月15日,家住湖 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 长征中路的杨先生的手机收 到一条喜人的信息:台湾某 公司举行全国手机号码“幸 运星”活动,恭喜你已中现 金3.6万元,收到信息请速 与某某联系。杨先生风趣地 说,这部手机号“运气”特 好,这个月“中”这样的 “大奖”已有6次了。
那么,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我们应 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
思考
用日常所掌握的科学常识鉴别和评价信息:
微波炉充值说
“我昨天把公交卡放进微波炉里,加 盐3克,糖3克,鸡精少许,酱油少许, 淀粉勾芡,待凉后放进滚油炸成金黄色。 结果今天一看,你猜怎么着,变成中国 银行的金卡了。”
一.“这条信息是真实的吗?”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涡阳三中 于浩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灰尘 和苍蝇也进来了”
•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 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 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途径、速度、 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 目不暇接,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