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一个质量为m的运动物体共受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A. 0B.C.D.【答案】C【解析】由三角形定则可知,F1与F3首尾相接,F1与F3的合力等于F2,所以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是2F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C正确。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作用。

现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小球运动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2的大小为B. 小球在MN的右方加速速度大小为C. 小球在MN右方运动的时间段为D.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最大位移为【答案】BB项:小球在MN的右方加速度等于t1至t3这段图象的斜率,所以a2大小为,故B正确;C项: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小球在t1-t3这段时间内是在MN右边运动的,所以小球在MN右方运动的时间为t3-t1.故C错误;D项:根据图象的“面积”等于小球的位移,时间轴上下的面积是对称的,故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位移为0,单方向最大位移为,故D错误。

点晴:由图可知,前0-t1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而t1至t3物体先减速后反向加速,t3后减速;则可判断出物体在t1时刻恰好经过MN,t3又回到MN。

3.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B点自由落下,同时橄榄球从A点以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C点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橄榄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B. 橄榄球若以小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下方击中剑尖C. 橄榄球若以大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C点上方击中剑尖D. 橄榄球无论以多大速度沿原方向抛出,都能击中剑尖【答案】C【解析】A项:橄榄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等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均等于重力加速度,故A错误;B项:橄榄球若以小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则水平方向的速度减小,运动到相遇点的时间增大,橄榄球在相同时间下降的高度增大,可能剑尖落地后橄榄球才到C点所在的竖直线,所以橄榄球可能在C 点下方击中剑尖,故B错误;C项:橄榄球若以大于v0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则水平方向的速度增大,运动到相遇点的时间减小,橄榄球相同时间下降的高度减小,一定能在C点上方击中剑尖,故C正确;D项:若抛出的速度太小,可能橄榄球不会与剑尖相遇,故D错误。

点晴:对于抛体运动,要全运用运动的分解法进行研究,通常将抛体运动分解成: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再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处理。

4. 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A. 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B. F1的冲量大于F2的冲量C. 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D. 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答案】D【解析】A、B项:根据动量定理,对整个过程研究得 F1t1-ft OB=0,F2t2-ft OD=0;由图看出,t OB<t OD,则有F1t1<F2t2,即F1的冲量小于F2的冲量.故AB错误.C项:由图,AB与CD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但a的运动时间大于b的时间,根据I=ft可知,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大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故C错误;D项: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ab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都为零,所以相等,故D正确。

5. 一个带正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绝缘的斜面轨道的A点由静止下滑,小球恰能通过半径为R的竖直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而做圆周运动。

现在竖直方向上的加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若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该小球,则()A. 小球仍恰好能过B点B. 小球不能过B点C. 小球通过B点,且在B点与轨道之间的压力不为0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6. 溜索是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固定桩上。

人从高处平台的A点出发,借助力几十米的落差,沿钢索顺势而下,滑过最低点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B. 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 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D. 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答案】BD【解析】A项:人滑到C点时,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和滑轮整体受到重力,钢索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如果钢索光滑A对,考虑摩擦力作用,应该是摩擦力切线方向的分力和两绳拉力沿切线方向分量合力为0的位置速度最大,故A错误;B项: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根据P G=mgV y,,开始时速度为0,重力的功率为0,中间过程重力的功率不为0,到C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功率为0,故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C项:人滑到C时由于有沿切线方向的摩擦力,所以人滑到C点时合力方向不再沿竖直向上,故C错误;D项:如果没有摩擦力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相等,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钢索对人有向右的摩擦力,那么右边的钢索会受到人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因此右侧钢索对固定桩的拉力大,所以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故D正确。

7. 我国的“天链一号”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可为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数据通讯,如图为“天链一号”卫星a、赤道平面内的低轨道卫星b、地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O为地心,地球相对卫星a、b的张角分别为和(图中未标出),卫星a的轨道半径是b的4倍,己知卫星a、b绕地球同向运行,卫星a的周期为T,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球的遮挡,卫星b会进入卫星a通讯的盲区,卫星间的通讯信号视为沿直线传播,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卫星a,b的速度之比2:1B. 卫星b星的周期为T/ 8C. 卫星b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D. 卫星a运动一周将于卫星b相距最近出现16次【答案】BC【解析】设卫星a、b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地球半径为R.根据得:,卫星a、b的速度之比为1:2.故A错误.由可得,可得r1=4r2.则得卫星b星的周期为,故B正确.如图,A、B是卫星盲区两个边缘位置,由几何知识可得∠AOB=θ1+θ2,则,解得,b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为,故C正确.根据,则周期之比为;设每隔时间t,a、b共线一次,,所以则故b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卫星a运行一周将与地心及卫星b共线的次数为:,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既要掌握卫星问题的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更重要的是画出示意图,运用几何知识解答.8. 如图,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选地面的电势为零,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读数减小B. 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 电源的效率变高D. 若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和,则【答案】AD【解析】A项:由图可知,R2与滑动变阻器R4串联后与R3并联后,再由R1串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容器与R3并联;当滑片向b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同时R1两端的电压也增大;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故A正确;B项:由A项分析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即平行金属板两端电压减小,根据,平行金属板间的场强减小,小球将向下运动,由于下板接地即下板电势为0,由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小球带负电,根据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所以小球的电势能增大,故B错误;C项:电源的效率:,由A分析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所以电源的效率变低,故C错误;D项:将R1和电源等效为一个新的电源,新电源的内阻为r+R1,电压表测的为新电源的路端电压,如果电流表测的也为总电流,则,由A分析可知,由于总电流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所以R3中的电流减小,则I A增大,所以,所以,故D正确。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理解电路动态分析的步骤:先判断可变电阻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再确定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根据电路的连接特点综合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处理。

二、实验题9.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 =l0m/s2.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甲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___________cm;(2)从图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做法错误的是(_____)A.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B.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D.在利用图线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答案】(1). (1)18.00 (2). (2)0.30 (3). (3)B、C【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cm;故读数为18.00cm;(2)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的倒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3)本实验中可采用图象进行处理,故小盘的重力可以不考虑;故A正确;读数时开始时的零刻度应与弹簧上端对齐;才能准确测量;故B正确;在读指针的位置时,应让弹簧指针静止之后再读取;故C错误;当拉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将变成曲线;不再符合胡克定律,故应设去;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做法;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正确根据图象分析实验数据,通过斜率求解劲度系数.10.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左下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________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_____________mm;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约30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电路,试指出三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