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程安排第一单元实验探索第一课时有趣的视觉一、教学内容:教材1页-5页有趣的视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视觉受到环境的影响。

2.懂得动画片制作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的环境,视觉的敏感不一样。

四、教学准备:笔、杯子、纽扣、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一﹚试一试1.单眼套笔,一只手拿笔,一只手拿笔套,闭上一只眼,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把笔套套到笔上吗?2.单眼注视(1)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你和朋友一起坐到桌子旁边。

(2)捂住一只眼睛,请朋友拿纽扣在上方移动,当任务纽扣在杯子上方时,说“放”(3)换眼睛,重做实验,比较结果。

3.看一看(1)看图,感觉AB和AC一样长吗?(2)图中的4条直线是平行线吗?(3)看图中的圆变形了吗?﹙二﹚做一做1.动画片是如何制作的?2.转动笔,让方变圆。

3. 做活动图。

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P6-7,简易测量。

二、教学目标: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简易测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皮尺或卷尺。

五、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量一量(量一量两手之间有多长?一拃有多长?食指有多宽?手有多长?足有多长?)每项测量都要重复三次,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并计算出三次的平均值。

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是:第一次测量值+第二次测量值+第三次测量值平均值= ——————————————————————3双手侧平举长度一拃长食指宽手长足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P8-9,简易测量。

二、教学目标: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简易测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皮尺或卷尺。

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双手侧平举长度的平均值2.一拃长的平均值3.食指宽的平均值4.手长、足长的平均值(二)估一估1.估算科技活动课教材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操场有多长。

2.用手的一拃和食指宽为单位测量教材和课桌的长度,用足长(加鞋)测一测操场的长度。

教材长课桌长操场长估测值用手、足测量值差值(三)想一想1.把你测量的数值和其他同学测量的数值比一比,你们的测量数值是否相同?谁的差值更大?2.和老师、同学讨论一下,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些测量的数值出现差异?3.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后取平均值的做法有什么意义?第四课时吹泡泡一、教学内容:教材P10-14,吹泡泡。

二、教学目标:1.制作泡泡液。

2.吹泡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吹泡泡。

四、教学准备:吸管、肥皂、白糖、杯子、热水、金属勺等。

五、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自己来做泡泡液(1)用金属勺从肥皂上刮出一些碎屑(2)往杯子里倒进100升热水,再加进一小勺刮出的碎肥皂和一小勺白糖。

(3)用金属勺搅拌,让它们充分溶解在水里。

泡泡液就做好了。

用吸管蘸上泡泡液,在吸管另一端轻轻一吹,就可以吹出泡泡来了。

2.吸管上的诀窍有办法吹出更大的泡泡吗?一次可以吹出许多个泡泡吗?只要在吹泡泡的吸管上做一点改动,就能实现这些愿望。

(1)扩大吸管口(2)斜切吸管口(3)捆扎吸管3.用手摸泡泡轻轻的把泡泡吹在被水浸湿的手心,会怎样呢?(二)拓展活动1.自己试着用其他材料做泡泡液2.把金属丝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代替吸管,用它吹泡泡。

教学反思:科技制作第一课时制作小降落伞一、教学内容:教材P15-20,制作小降落伞。

二、教学目标:1.证明空气的存在。

2.制作降落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降落伞的制作。

四、教学准备:塑料薄膜、剪刀、细线、玻璃胶带、硬币、尺等。

五、教学过程:﹙一﹚证明空气的存在1.吹气球游戏。

2.风车的转动。

﹙二﹚制作降落伞1.将塑料薄膜分别剪成15x15,25x255,35x35厘米规格的正方形。

2.把四根胶带绑在正方形的四角。

3.四根细绳的另一端绑一个硬币。

(三)测与评1. 三个降落伞的降落时间。

2. 自己设计一个新型的降落伞。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设计会跳的“蚱蜢”玩具一、教学内容:教材P21-25,设计会跳的“蚱蜢”玩具。

二、教学目标:1.蚱蜢跳动的原理。

2.制作蚱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蚱蜢,明白制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吹塑纸、剪刀、硬纸卡、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一﹚做中学1.拿一张硬纸条,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2.将硬纸条折弯,再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3.弹簧的原理。

﹙二﹚制作蚱蜢1.用吹塑纸分别剪成边长5、7.5和10厘米的三个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3.再次对折成正方形。

4.然后又折成一个三角形。

5. 将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折上去,作为两条腿,看看像蚱蜢吗?(三)测与评大蚱蜢中蚱蜢小蚱蜢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研制肥皂动力小船一、教学内容:教材P26-30,研制肥皂动力小船。

二、教学目标:1.认识“张力”。

2.肥皂动力小船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水面张力的形成。

2.制作肥皂动力小船。

四、教学准备:卡纸、肥皂、石蜡、剪刀、胶水、水盆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有过用纸折小船的经历。

当我们把折好的小船放在水面上时,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能让纸做的小船在水中向前行驶吗?接下来就让我们试一试吧?(二)制作肥皂动力小船1.剪卡纸裁成船体。

2.用胶水将方向贴在船底中间。

3.用石蜡油将小船全部浸透。

4.把一块软肥皂贴在船尾的中部。

(三)测与评1.小船能行驶多久?2.换清水后小船为什么又能行驶?3.还有猪油,圆珠笔油等等可以做小船的动力吗?教学反思第三单元科技应用第一课时固体酒精一、教学内容:教材P31-35,固体酒精。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酒精的成分。

2.明白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固体酒精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准备:无水酒精、醋酸钠或醋酸钙、水、甲基橙、塑料杯、烧杯、玻璃片、小木棒、小刀、火柴等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近年来,很多家庭和餐馆在利用火锅用餐或者人们在外野餐时,常使用一种白色或淡红色、呈蜡状的固体燃料。

这种燃料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非常方便、清洁,它就是固体酒精。

2.你想知道固体酒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观看视频观看固体酒精制作流程的视频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固体酒精一、教学内容:教材P31-35,固体酒精。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酒精的成分。

2.明白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固体酒精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准备:无水酒精、醋酸钠或醋酸钙、水、甲基橙、塑料杯、烧杯、玻璃片、小木棒、小刀、火柴等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固体酒精制作视频,你有没有兴趣自己动手制作固体酒精?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二)做一做1.准备适量的无水酒精,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搅拌。

2.加入配制好的饱和醋酸钙溶液,加满后迅速搅拌。

3.杯内液体变成冰淇淋状的固体后,将其倒出。

(三)想一想1.将固体酒精与煤炭、煤油等传统燃料进行比较,看它有哪些优点。

2.制作固体酒精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教学反思第三课时食品保存一、教学内容:教材P36-40,食品保存。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

2.明白防腐剂的利和弊。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食品保存的方法和防腐剂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准备:食品罐头盒、袋装食品盒、冷冻食品袋等。

五、教学过程:(一)食品保存的方法1.低温保存食品。

2.真空包装食品。

3.干制食品。

4.加热食物。

5.利用防腐剂。

(二)食品腐败的原因1.微生物、细菌的存在是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

2.抑制细菌的生长。

(三)社会小调查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P41-45,植物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

2.了解植物的价值,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了解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重点:与生活有关的植物。

2.难点:植物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收集与生活有关的植物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花草树木都是地球上的植物。

植物既能让我们丰衣足食,又能帮我们遮阳、御寒,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2.试列举你的生活中哪些与植物有关。

先写下来,再与同学讨论,看谁知道的多。

衣食住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P41-45,植物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

2.了解植物的价值,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了解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重点:与生活有关的植物。

2.难点:植物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收集与生活有关的植物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植物,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植物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