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的服装与审美讲解

研究性学习—高中生的服装与审美讲解

索引一、课题组成员说明表01二、课题申请表02三、教师聘请表03四、开题报告表04五、前期评价表06六、活动记录表07七、调查问卷结果12八、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14论文摘要论文正文(一)调查结果展示(二)不规范原因分析(三)不规范带来的危害(四)如何走出思想误区论文总结附录:研究性学习成员感悟建立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成员说明表班级:126 班主任:冯华萍导师:冯华萍、许文丽课题:高中生的服装与审美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班级:126 班主任:冯华萍导师:冯华萍、许文丽2013年10月25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聘请表班级:126 班主任:冯华萍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研究性学习前期评价表说明:前期评价是指对各课题组的建组、聘师、选题、开题、等多项学习任务的评价。

活动记录表(一)活动记录表(二)活动记录表(三)活动记录表(四)活动记录表(五)调查问卷结果1.你最喜欢的服装样式A大众化的(23.75%)B怪异新奇的(3.75%)C时尚化的(56.25%)D都喜欢(16.25%)2.你买衣服时主要考虑(多选)A.款式(58.75%)B.品牌(21.25%)C.价格(37.5%)D.质地(40.5%)E.颜色(31.25%)F.时尚(31.25%)3.你一年花多少钱在服装打扮上A.400元以下(8.75%)B.400—800元(31.25%)C.800—1500元(33.75%)D.1500以上(26.25%)4.你觉得穿衣服体现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多选)A.气质(67.5%)B.身材(26.25%)C.潮流(33.75%)D.高档(10%)5.你认为谁是最关注自己穿着的人A.自己(30%)B.家人(27.5%)C.朋友(36.25%)D.同学(32.5%)E.其他(11.25%)6.你认为服饰装扮对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影响大吗A.影响非常大(6.25%)B.比较大(47.5%)C.一般(43.75%)D.没什么影响(5%)7.对现代流行但不适合学生的装束有什么看法A.没什么不对(23.75%)B败坏风气(25%)C.没什么看法,不关我事(51.25%)8.你认为当下学校设计的校服合理吗A.很好看(0%)B.设计一般,可以接受(82.5%)C.很难看(17.5%)9.你认为如果学校不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是否会形成攀比现象A.一定会(15%)B.可能会(50%)C.不一定(20%)D.不会(11.25%)E.不知道(3.75%)10.日常生活中,你对服装审美信息的主要来源(多选)A.书报期刊(26.25%)B.电视(43.75%)C.互联网(48.75%)D.同学朋友(26.25%)E.教师长辈(10%)F.其他(22.5%)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高中生的服装与审美论文提要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跟上“时尚”与“潮流”的步伐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追求。

一些在校的学生,也纷纷把追逐时尚作为重要的生活内容。

与此同时,流行文化的不良影响也逐渐在学生群体中蔓延,正常学生衣着上花样越变越多,是否将影响到整个校园整体的美感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呢?本小组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不同形式地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服装审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经过调查研究,学会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培养探究意识与探究的方法,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2.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培养社会沟通能力,让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了解当前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现状,尽可能地消除高中生盲目追求名牌的意识,消除这种借名牌服饰来炫耀甚至攀比的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培养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5.学会合作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运用。

调查方法与内容1.问卷调查:高中生的服装与审美调查2.书籍、上网查询:从书上、网上查询有关高中生服饰消费的信息。

3.讨论、分析结果:针对高中生关于服装消费认识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范围学生调查:长治九中高中部部分学生社会调查:服装店主论文正文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学生的审美观也在发生的变化,在学生服装的追求上求好、求新、求“标新立异”成为主要的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好,在穿着上追求名牌,讲究档次,个别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甚至不顾家庭条件,采取和父母争吵、打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购买名牌服装和其他同学攀比的心理。

这些学生在攀比穿着和档次的同时,学习成绩基本上都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状态。

这样的风气严重影响了处于人生重要关头的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生爱美,这不是坏事,但是在追求美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同时不能以穿着打扮来评价一个人。

因此正确的理解服装美对于学生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应是有益的。

(一)调查结果展示(1)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生购置一些名牌产品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边的关键,就要看是为了满足日常需要,还是为了攀比。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穿、用名牌是跟得上时代的标志,是值得骄傲的,保持俭朴则是贫穷落后的表现。

可是要知道,我们现在还只是高中生,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花的完全是父母的血汗钱。

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这既不利于我们优良品质的形成,让人变得虚荣,同时也难免会牵扯精力,消磨意志,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辜负了父母的希望。

(2)部分家长认为,攀比思想也不仅仅是高中生才有。

现在社会上攀比之风盛行,荧屏、银幕上大肆宣传奢华,学生家长不但自己追求名牌消费,也怕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很自然地就把社会上的攀比之风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助长了学生间的攀比。

所以,高中生服装审美不规范现象反映出的是社会问题。

还有家长认为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长自己小时候过够了苦日子,觉得再也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不管合理与否都想方设法满足。

孩子们习惯成自然,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父母的钱可以随便花,既不管家中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体谅父母的难处,成了新一代的“寄生虫”。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应该引起关注。

(二)高中学生“失误的”服装审美观心理原因分析1、审美偏差。

总体而言,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穿着打扮还是应以朴素、自然、大方、舒适为原则。

但一些学生受到社会审美潮流的影响,开始模仿成人化的装扮,刻意地追赶潮流,有的甚至追求“奇装异服”。

一方面,他们很想以此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希望自己更快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穿衣风格能得到同学的认同、赞美和羡慕,从而提高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地位,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2、攀比炫耀。

一些高中生存在攀比心理,他们认为穿着新潮就是“潇洒”,穿着“潇洒”就会“高人一等”。

“潇洒”一词在他们看来不是指人的一种良好气质,而是“背离传统”、“拒绝常规”的代名词,他们追求“潇洒”,漠视甚至敌视“传统”、“常规”,追求“自由”,渴望“特立独行”。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片面的。

有些学生一看到别人穿着名牌服装就眼红,于是千方百计地缠着家长要钱,买社会上的各种流行服饰,他们根本不顾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只是为了在人前“扬眉吐气”,和别人比“阔”、比“美”、比“富”。

3、一味求“异”。

高中生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的主张,能自主地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又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生活压力。

因此,有些学生一有机会就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挥霍金钱,追求高消费,用金钱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服饰是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

有些学生甚至走上了追求怪异服饰的歧途。

4、环境影响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外界不正确的消费理念,无疑也助长了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三)学生着装不规范带来的危害: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分析,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模仿又是人类近乎本能的一种社会活动,且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与社会活动之中。

俗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此处的美是一种比较,也包含着完美、优秀、胜人一筹、卓尔不群,所以人人都有一种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愿望,总渴求并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这无可非议,而错误、畸形的审美观只会使学生盲目随从、跟风。

如果盲目地追逐潮流,就会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造成诸多危害,使校园风气受到污染。

1、分散注意力,耽误学业。

学生如果在穿衣打扮上想得多了,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甚至会因此耽误学业。

从有些学生穿着“特别”服装的目的来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哗众取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自己的穿着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美,希望能很快融入时尚潮流之中。

抱有这样一种浮躁的心态,又怎能搞好学习呢?学生把时间、精力用在“爱美”、“扮美”上,上课走神儿,下课逛商场,学习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2、额外开支,加重家庭负担。

学生是一个纯粹的“消费群体”,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衣食住行、日常花销完全依赖父母。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为了不被人“瞧不起”,便不顾“家情”及父母的收入状况,想尽办法向父母要钱购买自己所“钟爱”的“时尚装”(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衣服,而是单纯为了模仿和攀比),增加父母的额外经济负担。

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虚荣心理在作祟。

3、顾“外”失“内”,道德滑坡。

培根说:“人一旦过于追求外在美,往往就放弃了内在美。

”有许多学生为了得到想要的衣服,想方设法掏空父母的钱包,或是见别人穿得“漂亮”了就妒之、恨之。

更有甚者,由于经济不支却又盲目赶时髦,于是铤而走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偷窃家人或其他人的财物,铸成大错。

4、诸多不便,影响健康。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但有些衣服,如紧身衣、低腰裤等“时尚装”,往往不适合学生穿着。

衣服过紧,束缚身体,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

有些学生不穿校服,而穿着长款、阔腿型的裤装或无领、无袖的短上衣等,在上下楼梯、做实验、上体育课时,极易发生缠绊、摔倒、划破、烫伤等事故。

(四)明白了盲目攀比的危害与成因,我们应如何尽快走出的思想误区呢?一.自身方面1.要认清危害,坚定信心。

盲目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害己,也会害人,所以必须努力加以控制并从根本上戒除。

2.要加强个人心理修养,学会自我约束。

要有一颗平常心,知足常乐,懈追求,平凡而不平庸。

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一名消费者,自己的消费无权凌驾在家庭之上,对家庭收入,父母的劳动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学会量入为出,不盲目与他人攀比,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也应杜绝奢侈浪费,养成节俭美德,俭以美德,以俭为美,注重精神追求。

3.尊重社会差异,形成独立人格。

贫富差异是目前社会上的一种真实存在,但贫富并不能注定一个人的贵贱尊卑。

只有尊重社会差异与生活的多样性,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既不因家庭富有而飞扬跋扈,也不因父母贫穷而自卑自弃,要自尊自强,相信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平台上,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