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含盐废水的浓缩处理技术,同时阐述了直接脱盐的电吸附处理技术,最后总结了浓缩液处理技术。
旨在提高对高含盐浓缩液的处理效果,选择最合适的废水处理方式,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高含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1 高含盐废水的浓缩处理技术[1]
1.1 热浓缩技术
高含盐废水的热浓缩处理技术包括了多级闪蒸技术、多效蒸发技术(图1)以及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图2)。
最初针对高含盐废水处理所使用的技术是多级闪蒸技术,但是该种方法需要消耗的热能较高,处理废水产生的污垢较大,且污垢多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因此并不适合被大力推广使用。
多效蒸发技术顾名思义是将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共同操作,具体操作原理是将前一个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个蒸发器的热源,达到对热能的循环利用,比多级闪蒸技术的资源能源的损耗更小,但是需要的占地面积更大,投资成本会相应增加。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将蒸汽通过加热泵,形成一个相对负压环境,通过压强差作用,使得加热室内部分蒸汽被抽取,用于下一个蒸发器的热源,同样起到对资源能量的一个循环利用,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消耗资源少的优点,在废水的处理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针对高含盐废水的处理,该技术目前仍然停留在试运用阶段。
1.2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不需要额外驱动力加持,对由压力差、浓度差、电势差等因素造成的正渗透、反渗透以及减压渗透现象的一种运用,如图3所示。
与热浓缩技术相比较,膜分离技术的建设运用成本投入更低,且技术难度较小,对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不会有其他难处理物质产生。
1.3 膜蒸馏技术
膜蒸馏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也可以说是热浓缩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结合,相当于是膜分离技术的优化,将原本受压力差、浓度差、电势差等因素影响产生渗透现象的膜两侧,添加了蒸汽压差驱动,膜的材质要求更高,为疏水性微孔膜,通过膜两侧蒸汽驱动作用,形成蒸汽高温压差,使得蒸汽分子从高温侧穿过膜运行到低温侧,高温侧溶液得到浓缩。
与单一传统的膜分离技术相比,膜蒸馏技术实际上是加快了膜分离进程,对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但同时存在对热能的消耗较大,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且膜蒸馏技术实际运用所需要的膜的建造技术还不成熟,市面上大多数膜都不能满足膜蒸馏技术的实施要求,限制了膜蒸馏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2 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
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带电电极的化学特性实现对废水中离子的去除和有机物的分解等功能。
相对于热浓缩技术而言,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对热能的要求不高,也就是说能耗较小,运行维护的成本投入较低,同时也并不会另外产生难处理或者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二次产品。
与膜分离与膜蒸馏技术相比,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对高含盐废水的水质要求不高,也就是说,在预处理阶段的处理工作较为简单,且处理过后的水源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使用的是带电电极对废水中离子进行中和去除,因此对废水的电导率有一定的限制标准,造成了直接脱盐的电吸附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浓缩液处理技术
浓缩液是在使用热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膜蒸馏技术处理高含盐废水时会产生的物质,浓缩液比未处理的废水浓度更加的高,将浓缩液进行再次处理时“零排放”政策的主要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同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作业得到的浓缩液成分不相同,其中膜分离技术和膜蒸馏技术处理废水得到的浓缩液成分最为复杂,需要首先处理浓缩液中的有机物,包括使用吸附、高级氧化、生化等方法,对浓缩液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然后再处理浓缩液中的高含盐量,脱盐方法有重复进行膜蒸馏、正渗透操作,以及共晶冷冻结晶等其他有效的脱盐方式。
只有将浓缩液也处理完全,才能称之为“零排放”,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威胁[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高含盐工業废水的处理技术有许多种,而且新型的、更为高效的处理技术也在加緊研发的过程中,说明我国对工业废水处理的管控力度加强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有所提升。
加强对高含盐工业废水的处理,不仅能够减少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鉴,郭天娇,丰铭,等.高含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煤化工,2015,43(3):18-21.
[2] 翟阳.我国造纸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造纸,2011,30(10):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