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责任会计制度设计
一、责任中心设计
❖ (一)责任中心设计原则 ❖ 1.决策权与执行权相统一原则 ❖ 被授权责任中心一定要拥有相应决策权并以之选择具体
活动,这样,责任中心才能成为具有自主权的内部组织 单位,科学授权也意味着对责任中心的内在激励。 ❖ 2.决策权与责任制相匹配原则 ❖ 决策权是一种内在激励,而责任制是一种内在约束,激 励与约束具有共生性,两者相互制衡。设计责任中心时 必须根据授权范围来确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 3.责任绩效的可确指与可计量原则 ❖ 责任绩效是责任中心对其责任范围内可控活动的工作成 果,必须能够确指为责任中心并以明确的量化指标予以 评价。 ❖ 4.责任中心层次性原则
2.责任会计制度特征
❖ 责任会计制度有着传统与现代之分,这主要体现在责任 中心的设定上。传统责任会计制度是按原有组织架构来 设定责任中心,比如我国企业采用的分级归口管理,即 横向按设计、计划、供应、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划分 责任中心,纵向按分厂、车间、班组和个人划分责任中 心,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责任控制系统。现代责任会计 制度的责任中心设定具有较强灵活性,是依据选定的管 理模式来设定责任中心,并将流程再造、作业管理、经 济增加值(EVA)等多种管理会计工具充分融入。现代 责任会计制度打破原有组织架构,在增大责任会计工作 量的同时还面临着可能的利益冲突而遇到实施阻力。
(二)责任中心类型设计
❖ 责任中心通常包括成本费用中心、收入中 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四类
1.成本费用中心设计
❖ (1)成本费用中心涵义。是对成本或费用 负责的责任中心。
❖ (2)成本费用中心类型。 ❖ 成本费用中心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和费用
中心
❖ (3)成本费用中心的特点。成本费用中心的日常业务活 动通常表现为成本项目形成或不同经济内容的费用发生, 这是由它们的职责定位决定的。因此,成本费用中心的 核心特点是只考虑成本费用的发生、只对可控成本承担 责任、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 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应明确相关责任中心及岗位 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工作的不相容岗位相互 分离、制约和监督。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主要包 括预算编制(含预算调整)与预算审批、预算审 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三个方面。
全面预算基本业务流程主要风险及 管控措施包括:
❖ (1)预算编制控制设计。 ❖ (2)预算审批控制设计。 ❖ (3)预算下达控制设计。 ❖ (4)预算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控制设计。 ❖ (5)预算执行控制设计。 ❖ (6)预算分析控制设计。 ❖ (7)预算调整控制设计。 ❖ (8)预算考核控制设计
(4)利润中心制度。
❖ 在公司内部划分若干个不同利润中心的组 织形式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安排。利润中 心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的简单 再造,更是一种管理制度的再造。利润中 心之间存在纵向和横向多重关系,纵向关 系表现为公司总部和利润中心间的投资与 被投资、战略与经营的关系;横向关系表 现为利润中心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一、责任会计制度概述
❖ 1.责任会计制度涵义 ❖ 2.责任会计制度特征 ❖ 3.责任会计制度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关系
1.责任会计制度涵义
❖ 责任会计制度是对内部责任中心业务活动 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建立职责履行评价与 考核机制的内部会计制度。责任会计制度 包括设定责任中心、明确责权范围、确定 责任目标、建立责任核算系统、构建内部 转移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编制责任报告 与考核责任业绩。责任会计制度核心是利 用会计信息对分权单位的责任业绩进行计 量、控制与考核。
二、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制度
三、责任会计制度设计原则与内容
❖ 1.责任会计制度设计原则 ❖ (1)责任主体原则。。 ❖ (2)可控性原则。 ❖ (3)目标一致原则。 ❖ (4)激励原则。 ❖ (5)双向反馈原则。 ❖ (6)重要性原则。
2.责任会计制度设计目标与内容
❖ 设计目标包括:①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 济责任;②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 ③完善责任预算,监控责任实施;④编制 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
第三节 内部结算制度设计
❖ 一、内部结算方式设计 ❖ 二、内部结算价格设计 ❖ 三、内部结算机构设计
一、内部结算方式设计
❖ 1.内部支票结算方式 ❖ 由付款部门签发内部支票,通知厂内银行或内部结算中
心从其账户中支付款项的结算方式。与真实的银行结算 一样,这种结算方式也分为签发、收受和银行转账三个 环节,可使收、付双方当时结清款项,避免由于产品质 量、价格等原因在结算过程中发生纠纷,影响责任中心 正常的资金周转,是最常用的内部结算方式之一,主要 适用于责任中心间进行经济往来的大宗业务结算。 ❖ 2.内部货币结算方式 ❖ 通过企业内部发行资金本票、流通券、资金券、厂内货 币、厂内本票等进行内部往来业务结算。运用内部货币 结算方式,能够强化责任中心价值观念,但手续较为复 杂,一般需要设置厂内银行。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责任 单位之间小额零星收支结算,以及较低层次、未在内部 银行开设存款户头的责任中心之间经济往来,通常是主 要的内部结算方式的补充。
❖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创造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
(或净资产额)按规定(或预期)最低报酬率计算的投
资收益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额)×规定或
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
❖ 或=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 前报酬率
二、责任预算编制设计
❖ 1.全面预算基本业务流程
❖ 责任会计不是一种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依然建立在财 务会计核算体系上。它是将特定责任主体作为会计主体 而展开的核算活动,还是以会计要素方式反映各责任主 体经济责任完成情况,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责任会计属于 财务会计,只是将会计核算对象由企业主体转变为责任 中心会导致会计核算程序发生变化,责任会计信息是一 种特殊结构的财务会计信息。然而,责任会计的具体应 用具有很大弹性,根据管理需求可以有多种责任主体划 分标准以及信息流转方式,责任会计是管理模式的具体 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可设计空间。
第九章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
第九章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
❖ 第一节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 第二节 责任中心与责任预算编制设计 ❖ 第三节 内部结算制度设计 ❖ 第四节 责任会计核算模式设计
第一节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 一、责任会计制度概述 ❖ 二、责任会计与内部控制制度 ❖ 三、责任会计制度设计原则与内容
设计内容
❖ (1)责任中心设计。 ❖ (2)责任预算编制设计。 ❖ (3)责任中心间内部转移价格与结算制度设计。 ❖ (4)责任中心业务凭证、表格与责任报告设计。 ❖ (5)责任会计账簿体系设计。 ❖ (6)责任中心责任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与考核设
计。
第二节 责任中心与责任预算编制 设计
❖ 一、责任中心设计 ❖ 二、责任预算编制设计
算额或计划额等目标值的比较进行,并且还要对费用总 额的具体构成进行结构分析。
2.收入中心的设计
❖ (1)收入中心的涵义。收入中心是对收入 负责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所承担的经济 责任只有收入,不对成本负责,因此,对 收入中心只考核其收入实现情况。此类责 任中心一般是创造收入的部门,通常是从 生产部门取得产成品并负责销售和分配的 部门,比如负责销售的销售部门、销售公 司等。
4.投资中心的设计
❖ (1)投资中心的涵义。投资中心既对利润 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它是利润中心 的一般形式,具有利润中心的全部职责, 同时对营运资本和实物资产也具有责任与 权力,并以其所使用的有形资产和财务资 产的水平作为业绩评价标准的中心,如大 型集团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等。 投资中心是企业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 坏账损失发生率=当期坏账损失额/当期全部 销售收入额或赊销收入额×100%
3.利润中心的设计
❖ (1)利润中心的涵义。利润中心是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 心。由于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因此,利润中 心既对收入也对成本费用负责,拥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 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战略和组织角度,利润中心 被称为战略经营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BU) 或事业部。在公司内部,利润中心视同一个独立的经营 个体,在原材料采购、产品开发、制造、销售、人事管 理、流动资金使用等经营上享有很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能够编制独立的利润表,并以其盈亏金额来评估其经营 绩效。在利润中心,管理者具有几乎全部的经营决策权, 并可根据利润指标对其作出评价。
(2)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 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 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创造的利润与资源投入之间的 比率,用于评价与考核投资中心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
或=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
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100%
❖ (4)成本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应 该分别设计考核指标。
❖ 成本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责任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 各主要成本项目责任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等。其计算公 式为:
❖ 责任成本降低额=责任成本预算数-责任成本实际额 ❖ 责任成本降低率=责任成本降低额/责任成本预算数
×100% ❖ 费用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应该围绕费用实际发生额与预
二、内部结算价格设计
❖ 1.市场价格法
❖ 直接参照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标准。市场价格法比较公允和客观,可以避免主 观随意性,而且对供应责任单位的成本具有一定 的约束作用。但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可 能比市场交易节约运输、包装等项费用,这使得 供应责任单位可能多得一些利润,引起需求责任 单位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市场交易价 格作相应调整。显然,这种定价方式适合于市场 上有与企业内部结算对象相同或相似的产品或劳 务,以及相应的市场交易价格。
❖ (2)收入中心的类型。有定价权的收入中 心与无定价权的收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