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细则:四个等级:一类卷:60~50分立意新颖,情感健康,语言流畅,扣题说话,结构思路清晰,叙议合理,内容充实(举例涉及古今,鼓励关注现实)。
二类卷:49~42分语言、结构略有欠缺,语言较好内容较空,或者内容上大多列举古人事例。
三类卷:41~36分叙议不分,所举事例侧重点偏离题意,论据不能支撑观点,语言不通顺。
四类卷:35分以下偏离题意(举例、叙事过程中立意偏移),更换题目,表达不清,套作(即文化作文,语言漂亮,但无新意)。
阅卷细则:1.一类卷内容最好举例涉及古今,鼓励关注现实。
若全写古代事例(易于套作),不列于一类卷。
2.攻击党政府,老师、父母的作文及雷同卷均为问题卷。
3.淡化“的、得、地”,或不分。
4.改题的为四类卷。
例:时间的流逝,时光在流逝。
5.残篇35分以下:700~500字的35~25分,499~300字的24~15分,299字以下的14分以下,仅写了标题的0分。
若800字已足,但未完篇35分以下。
完篇字数不够的,50字扣1分。
6.错别字不封顶,错一个扣1分,若同一个字错几次,只扣1分,若前对后错,算笔误,不扣分。
7.标点符号最多扣两分,3个扣一分,一逗到底扣2分8.作文全抄大小现代文的0分,有50%不到自己的语言绝大部分抄袭为四类下,大部分自己语言,极少部分抄现代文:酌情扣分,最高二类下。
阅卷标杆卷:时间在流逝瀑布纵躯泻于陡峭的悬崖,无止无休;风筝轻盈高翔于深邃的苍穹,无穷无尽。
时间亦如此:发源于无尽的远方,终止于无穷的远方。
而我们,不过以“流逝”来形容虚无缥缈的时间。
时间在流逝。
古有曹孟德慨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今有哲人感慨:“时间恰如阳光,一晃就从指间溜过了”。
时间的车轮不停不息,那我们怎样才能搭载时间的马车,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片理想乐土?时间在流逝。
流逝的时间沉淀下了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倘若不加以利用,流逝的时间又意义何在?时间的流水,带走浮华的文学,留下千古不朽的经典巨作;带走平凡的生活,留下历史转折的经验教训;带走虚伪的人物,留下光风霁月的不朽人物。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学古以致今用,才是流驶的时间留给我们的宝贵明珠。
经典巨作中潜藏的智慧,历史记录中存在的经验,高尚人物的品质怎不为我世之人效仿?时间在流逝。
流逝的时间徒让人心生感慨,而最关键的莫过于——把握当下!把握当下,人生之船才可驶得平稳,最终撷得彼岸的理想之花。
曾国藩少时不聪颖,却会把握当下,用尽全力致于学习,最终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夏洛蒂出生贫寒,却会把握当下,每天刻苦钻研文学创作,最终攀上文学高峰。
他们会把握当下,关注自身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人生的精彩!时间在流逝。
因而,不要对前途充满疑惧,时间的流逝会带来不可预知的未来。
正因深谙此理,高锟才会在漫长等待后,终于发现“光导纤维”;正因深知此道,孟德拉才会历经十年,而发现“遗传定律”;正因如此,法拉第才会以十年光阴,搏出电学史上的精彩篇章——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不要灰心丧气,而应以希望的态度迎接未来,只因为,时间是流逝的!昆德拉说过“生活是一棵树,上面结满了不可能的果子”。
时间在不断的流逝,不要担心,不要忧虑,学习流逝的时间沉淀下的精华,把握当下,充满希望,你的人生一定可以充满鲜花,到达成功彼岸。
时间在流逝。
让我们一起前行,勇敢面对流逝的时间。
专家评语:内容充实,例证涉及古今,引证恰到好处,有说服力,语言流畅,有文采而又平易。
显示出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强。
不足之处:个别词表达欠妥。
19+19+19=57夫光阴者,万物之逆旅也;万物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题记伏尔泰曾说得好,时间最快叶最慢,最平常却又最珍贵,而不可否认的是,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不为任何人停留。
是叹时间匆匆而无所事事,抑或全身心投入,“不知老之将至”?我们都会有正确的取向,可最终往往迷入途中或迷惘倦怠。
时间的流逝,是对每个人的考验。
流逝的时间里,有太多值得我们把握,弥足珍贵。
时间在流逝,情感永不褪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道出多少沦为时间洪流挣扎者的心声。
呱呱坠地,牙牙学语,母亲眼角鱼纹,父亲斑白双鬓,而他们的无私的爱所晕染的温暖,在时间的流逝里仍维持固有的温度,我们的感动奔涌不息。
季羡林在拿到剑桥学位后本可以在英国发展自己的研究,可是在看到家徒四壁,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困苦后,他毅然放弃深造,回国供养双亲。
亲情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人们之间的纽带才能系得更紧。
无论严寒酷暑,我们心底的温情始终无一至永恒。
时间在流逝,业绩彪炳史册。
马克思说过:“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窍门。
”如果不抓住时间的节奏,我们终究湮没在茫茫人海。
惟有与时间的流逝作抗争,方可铸就不朽的业绩。
陈景润在他的小屋内仅凭笔与几袋习纸,夜以继日,锲而不舍,终摘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米开朗基罗则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每一件传世之作都是不分黑夜与白昼穷竭精力的结果。
同时,平凡人与时间的流逝作抗争,平凡的事业从一而终,最后也注定不平凡。
时间在流逝,我们也要把握好心态。
时间的悠然与急促都是相对而言的,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去聆听花开的声音,感受春天的时讯,去捧起落叶的容颜,感受秋凉的变更。
寒暑相抱而岁成焉。
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成长,成熟,经历悲欢离合,品味阴晴圆缺,收获智慧时间在流逝,我们不应叹息、恐惧,也不要对蹉跎的岁月过多地悔恨。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重要的是永不言弃,以生命的坚韧去抵抗时间的撕扯,体现生命的价值。
现实中有太多的青年,至今不乏高学历者,以自杀宣告自己的终结,他们没有领悟时间的意义,辨不清未来的方向,一失足跌进时间的缺口,留下太多的遗憾。
时间在流逝,让我们超越时间的步伐,留住价值。
专家评语:写情感、业绩、心态,紧扣标题,例证好,分析出彩。
语言表达较好,时有整齐语句,整散结合。
不足,收束处缺乏对上文的照应,空喊口号。
17+18+18-1=55时间在流逝手捧着蒲公英,任它随着风四处飘散,我追逐着它的身影,越过土丘,留过河流。
不知不觉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气息,弥散在空气里述说生命的奇迹。
闭上双眼,我看到了,时间如水般正在流逝。
时间的足迹会踏遍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不曾遗漏,当然也不曾停歇,在流逝的时间中,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仰天笑叹“我辈岂是蓬蒿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发现了父母的容颜渐老,两鬓泛白,如李白笔下“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流逝的时间中,我们也见证了时代的步步蜕变,发展的大潮引领我们逐渐向前。
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
当我们聆听老师们的教导,当我们手捧图书埋头苦读;当我们经历欢笑与泪水,坚持不懈……这一个又一个的瞬间,构成我们成长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而记忆的拼接者,便是时间。
我们每一个人量身定做了一套珍贵的记忆,供我们去回味,去分享。
然而时间在流逝中,也赋予了我们日趋成熟的心智,于是我们钦佩李青莲的狂放不羁;称赞司马迁的不屈不挠,颂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美名;赞叹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句。
于是我们也理解了中国发展的艰辛与坎坷,也明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与泪。
时间在流逝中呈现出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时间在流逝,中华在腾飞。
当汶川的强震袭来时,当玉树的灾难突然降临时,当经济危机的触角伸向中国时,我们毫不畏惧,直面挑战。
中华民族正是这样的刚强,这样的坚韧,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永不倾倒。
回望悠悠千载,林则徐的身影仍挺立在漫漫硝烟中,与列强奋战到底;谭嗣同的高呼仍回响在黑暗的年代里,掷地有声……中华民族有这样一群勇士,何愁不发展不雄起?我想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必腾飞!我睁开了双眼,蒲公英依旧飞舞,而我却欣然与时间招招手,看它渐行渐远……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中华在腾飞。
专家点评:内容充实,联系古今,联系自己,语言流畅,书写好。
17+18+18=53时间在流逝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里过去了,洗脸的时候,时间从脸盆里溜走了。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间如同手中的沙,止不住的向下流淌。
七月流水,九月授衣,我们无法使时间静止,唯有遵循他的规律,珍惜这一分一秒。
日夜交替,东去春来,万物生息相间,这是时间在推动着。
时间的流逝不随心动,不随意变,无法筑起大坝将其挡住。
时间在流逝,它流逝着,我们留不下,抓不住。
从古至今多少人感慨时光无情,孔明在五丈原叹息大业未成时光不再;李广在朝堂上感慨名未封壮年已去;就连为国操劳一辈子的邓小平爷爷,也在香港回归前逝去未能看到自己心愿已成。
时光无情,常给人留下太多遗憾,时光在流逝,也叫人无可奈何可无论遗憾也好,无奈也罢,斯时已逝,我们更发现珍惜时间的重要。
人说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我想也是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因为它一去不复返;那么时间在流逝,不也是一去不复返吗?难道不值得象爱惜生命一般爱惜那流逝着得一分一秒吗?祖狄闻鸡起舞,是害怕时间在睡眠中流逝太多;巴尔扎克饮用千百杯黑咖啡,是想要在清醒中度过有限时间。
哈佛大学曾流行一句警语,人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晚上八点到十点,若是眼见时间流逝不为所动,仍流连于欢乐之所,愿从此享受生活,那么就难以享受成功。
而若愿让时间流逝在心中,愿在思考与学习中度过一个个夜晚的,将会赢得成功!在今天的世界里,一个个钟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
然而如何珍惜时间?那便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崇高的事业中去,投入到造福人类,贡献社会的理想中去。
袁隆平将终生献给了稻田,爱因斯坦将思考献给了物理学。
他们懂得时间在流逝,懂得人力不可逆转时光,但可珍惜时光!时间在流逝,它流逝在星空中,流逝在山水间,更流逝在我们的身边。
它的流逝人不可阻挡,但人仍可思考如何在沧海桑田之时播撒自己的理想,在海枯石烂之处镌刻自己的姓名。
珍惜时间,才能从容地眼见它流逝。
专家点评:内容充实,涉及古今中外,语言流畅,多用积极修辞,较有文采,层次清晰,逐层深入。
不足之处:理论依据欠缺 17+18+16-1=50时间在流逝时间静静地流淌,去了就再也不会回头,留下的唯有物是人非。
时间在流逝,我与我的故乡都不可避免地在时间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
时间在流逝,流走了故乡的美。
青葱树木,鸟语花香,这些都成了不远的回忆。
童年和我们一起嬉戏的故乡变了!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少了些绿色,多了些惹人生厌的灰色。
有了可以让人漫步其中的公园,却少了曾经飒飒作风的竹林。
连曾经那些装满欢声笑语的池塘也被填了,变成了几幢压抑着人心灵的楼房。
故乡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变,变得我有些厌倦。
时间在流逝,流走了那些淳朴的乡情。
对故乡的喜爱不是一点,而是溢满整个心,但时间可改变一切,改变的让我有点不经意。
以前如果说有谁说些批评故乡的话,我总会争上几句。
每当同学问我家在何方什么是故乡特色时,我总会满怀骄傲的介绍。
但如今总觉得自己和故乡隔得不仅是那几百公里的距离,更多的是我的心与故乡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