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摘要:保护环境,特别是加强道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公路施工建设的力度和投入,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我们生活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恶劣的变化,并且这一恶化的趋势在加剧。

因此,加强公路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下面就公路施工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意义
公路建设环保就是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周期里,通过科学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不受道路建设的破坏与污染,保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安全舒适、景观完整和谐的线性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的完整和不受污染。

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行以来,引发了公路大规模发展,道路征地及施工中导致生态负效应越来越严重,发生了诸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景观割裂、生物物种减少、廊道效应等环境破坏的情况。

究其原因是道路施工中,由于其线性特点,沿线地形复杂,大量的挖填,使原始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东路沿途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使原有的水文条件也遭到破坏;同时新建道路对于植被和地表土的破坏,使恢复成为极大的难题。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自然环境的未来发展及其可怕。

我们早已知道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所以一些专家和学者不断地探讨,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需要环境支持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

不计后果的破坏和对自然的索取,都将导致巨大的恶果,最终有人类自己承担。

所以,保护环境,特别是加强道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对水的污染
施工中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不加控制、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地下水源。

在桥梁基础等施工中,挖坑排水,钻孔泥浆直接排入河中,使水质的含泥量增加。

2、噪音污染
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极大地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生
产,尤其是强夯机、打桩机、大型载重运输机械影响更大。

3、大气污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大量的碳氧化合物、沥青砼拌合站产生的大量的烟尘等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对大气产生污染。

4、对生态的影响
一是选线不当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二是保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三是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三、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
主要采取利用水利建设和城市景观水域建设的土方为公路路基填筑,以减少从农田取土。

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

取土时,以分层进行,开挖前先剥离表土,集中堆放,以回用于覆土复耕。

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尽量控制,缩小影响范围。

2、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 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选用低噪声设备, 可从根本上降低声强, 低噪型运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声级比同类水平其它车辆约降低10- 15dB, 不同型号压路机噪声声级可相差5dB。

要合理安排设备位置。

(2)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 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 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

(3)针对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

可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措施加以缓解。

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进行。

(4)对距居民区150m 以内的施工现场, 噪声大的施工机具在夜间应停止施工。

(5)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 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 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
纷。

3、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按照设计规定,合理设置拌合站位置,选用配有沥青烟气消除装置的沥青拌合设备;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散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移等过程中,以加强管理,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其混料时,采取集中拌合;对建材堆放场,以合理选址,尽量远离环境空气敏感点和地表水体。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在粉状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 网) ,合理安排堆垛位置,必要时,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使其稳定,尽量减少起尘量,并采取加盖蓬布等措施;若利用粉煤灰建筑公路,应当采用袋装、罐装或湿装湿运,避免粉煤灰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影响;施工便道、进出堆场的道路、路基路堑的开挖面,需适时洒水,抑制扬尘;在高产良田和果园路段,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位置,尽量将扬尘污染的施工场地远离布设。

此外,路段施工应尽量避免在水稻扬花和水果植果期进行,以免扬尘的污染。

4、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工程弃渣和其它建筑废料应尽量利用,多余部分集中弃置,清渣结束后,根据要求加以绿化恢复;工程弃渣中可利用的片石、碎石,用作排水防护工程的浆砌片石原料;施工中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废料和工程弃渣等,可填筑路基低洼处,用于挤淤;换填软土产生的塘泥等淤泥,应集中收集,因其有机质丰富,可作为植草边坡培植土加以利用;条件许可时,也可将弃渣弃置于汇水量小的荒沟,在其中筑坝,变荒沟为良田,补偿占用的耕地;桥梁施工中挖出的淤泥、渣土等,不得抛入河流、沟渠,需征得地方有关部门的许可,可在不影响泄洪功能,
不影响沿线、沿岸景观的指定地点,设置围堰,在围堰内充填,工程结束后如不作它用,则必须对堆放点进行绿化、美化处理;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和多余废弃建材,集中收集,加强管理,定期交于环卫部门处置。

5、水污染防治措施
水上生产区的防治措施:钻孔桩施工所产生的钻渣和废弃泥浆,应运至河道之外集中处理;施工材料如沥青、水泥、膨润土等的堆放地点,应在河床之外,并应备有帆布遮挡,并妥善保管,防止被暴雨冲刷进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桥梁施工机械含油污水,应采用油水分离
器处理,达标后排放;临时路段的施工场地,要修建临时性沉淀池,以沉淀地表径流,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引起河流水体的污染。

总之, 在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兼顾环境保护, 防止污染, 创造安全、舒适、畅通、便捷的公路运输环境, 为美化环境和发展经济服务。

公路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门。

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涉及千家万户, 各行各业。

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把公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纳入到公路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中, 使公路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振平, 周振华. 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中的实施办法[ J] . 农家之友, 2009, 10.
[2] JTG 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赵勇,李建华.浅析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策略与影响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2010( 5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