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成立年产xx吨陶瓷地板砖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陶瓷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
建筑陶瓷指用于建筑物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
建筑陶瓷中绝大部分为陶瓷砖。
陶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而成。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50.0万元,占公司股份63%;B公司出资440.0万元,占公司股份37%。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陶瓷地板砖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4028.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734.87万元,占总投资的76.52%;流动资金3293.81万元,占总投资的23.48%。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983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148.62万元,税金及附加260.53万元,利润总额6684.38万元,利税总额7866.89万元,税后净利润5013.28万元,纳税总额2853.61万元,投资利润率47.65%,投资利税率56.08%,投资回报率35.74%,全部投资回收期4.30年,提供就业职位508个。
瓷砖在国内基础建设中大有可为:我国基建规模近年来发生了快速扩张,2010-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5.17增长到60.6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79%。
2016年,国内基建增速有所放缓,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位于较高水平,大批工程性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棚户改造、地下综合性管廊等国家政策给予较大支持的项目,更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预计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仍将保持在8.5%左右的增速。
瓷砖作为耐用、美观的装饰材料,在轨道交通、城市隧道、民用机场等众多基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基建投资带动下需求将获得稳步增长。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19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50.0万元,占公司股份63%;B公司出资440.0万元,占公司股份37%。
(四)法人代表宋xx(五)注册地址某某经济示范中心(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合肥。
位于中国华东,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
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截至2019年12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
截至2019年末,安徽生产总值37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7.9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0.4亿元,增长7.7%。
人均GD达58496元,折合8480美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陶瓷地板砖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实业发展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
“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
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某经济示范中心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陶瓷地板砖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转型,巨大的市场需求培育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有眼光、有魄力、有作为的陶瓷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们抓住了中国陶瓷发展过程中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在短短的20多年便把中国陶瓷发展推向了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事实上中国陶瓷取得这样的发展与以下因素息息相关: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优秀的人力资源;中国人特有的韧性与勤劳,是这些企业家们在中国陶瓷发展过程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也存在了现实的隐忧。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公共建筑装修又分为城市轨道、商业中心、科教场馆、隧道工程、酒店、办公楼和体育馆等。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陶瓷地板砖项目背景分析陶瓷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
建筑陶瓷指用于建筑物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
建筑陶瓷中绝大部分为陶瓷砖。
陶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而成。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公共建筑装修又分为城市轨道、商业中心、科教场馆、隧道工程、酒店、办公楼和体育馆等。
陶瓷砖按照吸水率不同可以分为瓷质砖、半瓷砖和陶质砖。
瓷质砖的吸水率小于等于0.5%;半瓷砖吸水率在0.5%-10%之间,包含炻瓷质、细炻质、炻质砖,吸水率逐渐增大;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陶瓷砖按照工艺不同可以分为抛光砖、抛釉砖、抛晶砖、仿古砖、瓷片和微晶石等。
由于不同陶瓷砖在工艺特点和吸水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对应的应用场所也有所不同。
在防滑和抗污性能上,仿古砖>抛釉砖>抛光砖;在耐磨性上,仿古砖>抛光砖>抛釉砖;在光泽度上,抛釉砖和抛光砖则明显胜过仿古砖。
国内建筑陶瓷行业超过5000亿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全国1410家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的统计数据,2010年-2015年,建筑陶瓷企业从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从2900亿元增长至43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47%。
同期国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总产值从2.28增长到3.3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6%。
建筑陶瓷销售额占建筑装修装饰总产值的比例一直在13.5%左右。
2016年,全国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工程总产值为3.73万亿元,对应规模以上建筑陶瓷行业市场为5036亿元。
十几年快速增长之后,陶瓷砖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0-2011年,我国陶瓷砖产量快速增长,从17.5增长至87.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15.7%。
2011-2015年,我国陶瓷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陶瓷砖产量从87.1增长至101.8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98%,其中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这意味着陶瓷砖未来需求将处于微增长的平台期:对陶瓷砖的绝对需求量仍会处在较高水平,但增幅会有所降低。
2005-2011年间,瓷质砖产量同样经历了快速增长,产量从16.23增长至61.5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24.86%。
之后增速放缓,2014年底瓷质砖产量为77.32亿平方米,占陶瓷砖总产量的比例为75.58%。
陶瓷砖产量增速与房屋竣工面积增速呈现高度相关性:2011-2014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平稳增长,从32.91增长到35.51亿平方米,2015年略有下滑至35.10亿平方米。
陶瓷砖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与房屋竣工面积保持高度相关性。
计算出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积所对应的陶瓷砖产量为2.65~2.9平方米,对应建筑陶瓷销售额从2011的101元增长至2015年的124元,每平米建筑陶瓷的价格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有所波动(38.17~42.77元/平方米)。
从需求结构来讲,国内市场比对建筑陶瓷的需求占比87%。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建筑陶瓷出口国。
2013年之前,我国陶瓷砖的出口金额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受贸易壁垒影响,出口金额有所降低。
2015年陶瓷砖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1.4亿平方米和83.3亿美元,建筑陶瓷的出口额为92.76亿美元,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13%。
根据《建筑陶瓷、卫计生洁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2020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保持在10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90亿平方米。
住宅竣工面积占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比值接近70%:为讨论方便,使用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作为测算陶瓷砖需求量的统计口径,其中包含住宅(67.50%)、商业及服务房屋(6.83%)、办公用房屋(5.52%)、科研教育医疗用房屋(3.94%)、文化体育娱乐用房屋(1.05%)、厂房及建筑物(12.49%)、仓库(0.64%)和其他(2.03%)用竣工面积。
除了后三项对瓷砖的需求较少之外,前五项尤其是住宅房屋对瓷砖的需求很大。
公共建筑对瓷砖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及商业环境不断升级,需要大量开发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商业营业用房。
2011年至2015年,我国建筑业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从1.67亿平方米增长到2.87亿平方米,同比增速逐渐放缓,但总体规模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