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4.3.2 标准工时修改
4.3.2.1 产品正式导入量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批量生产3批以上),机部技术科及生产部装配
工艺科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3.2.2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精工部加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3.2.3其他客观条件导致标准工时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绩效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3.2.4各部门认为工时不能具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申请重新评定。
5 相关记录
6 相关文件
无。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