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精勤讲堂”是我校共青团组织面向全校学生推出的学术教育活动,为促进“精勤讲堂”的科学化、信息化和品牌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精勤讲堂”本着“浓郁学术氛围,繁荣学术文化,弘扬学术精神,加强学术交流”的宗旨,以学术为本,兼顾各个专业,力图将专业与人文现象、社会热点、学术论题及最新科技动态结合起来,满足广大同学对信息的不同需要。
第三条“精勤讲堂”学术讲座(含创新创业指导讲座)是指由校团委、各学院及有关单位根据教学、科研、非专业素质拓展等工作的需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企事业精英、优秀大学生,面向某些专业乃至全校师生举办的专题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应有别于常规教学讲座和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单位时间为2小时左右。
第四条“精勤讲堂”学术讲座由校团委统一规划及统筹管理,承办单位应对讲座申报严格审查、把关,讲座的内容原则上应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2.健康、严谨、科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传播专业领域前沿信息,提倡学术争鸣;
3.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有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对学生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意识、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五条主讲人聘请
1.“精勤讲堂”主讲人主要以校内外专家学者为主;同时辅以本校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2.聘请的专家学者应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者是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或者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知名社会活动家。
3.原则上不邀请同一主讲人在一年内多次举办学术讲座;当学期任课教师(包括外聘)不宜对本人授课的同一对象进行学术讲座。
第六条组织程序
1.确定主讲人和讲座主题:联系并确定好讲座的主讲人、主题、时间、地点及参与人数等。
2.讲座申请:承办单位须在讲座开展前一周填写《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申请表》,提交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审批(一般为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及校团委备案。
凡各单位计划举办特殊性质的学术讲座,如涉及多家举办单位、邀请境外专家学者的,须将相关材料提前半个月报校团委备案,以便提交学校及上级相关部门审批。
3.讲座组织:各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好申请开设的每一场讲座。
加强宣传,须提前3天贴出适宜的宣传海报、在网上发布讲座信息,提高讲座辐射范围;提前一天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安排好主讲人接待、基本听众组织、多媒体设备设施、摄影摄像等事宜。
讲座时间或地点若有调整,应提前告知校团委学术部。
4.讲座总结:讲座结束后两日内,承办单位需填好《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信息反馈表》并将其电子档报至校团委,形成讲座报道交有关宣传媒介,以便及时在校报、学校网站等媒体发布;同时可对主讲人、观(听)众进行回访,为进一步办好“精勤讲堂”做好经验指导。
两周内汇齐讲稿、有关音像资料、参加人员登记表等资料归入
部门档案保存。
5.主讲人讲稿或音像资料管理:主讲人讲演的讲稿或音像是一种宝贵的学术资料,各单位须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请主讲专家审阅认可签字后存档,同时须在讲座结束两周内向校团委报送讲座汇总材料(包括总结、讲稿、图片、音像等)电子文档一份。
第七条“精勤讲堂”学术讲座费用主要包括接待费用和讲座报酬等,均由各承办单位负责。
第八条“精勤讲堂”学术讲座实行期次化管理,原则上各分团委每学期举办讲座应不少于2期(次)。
第九条校团委根据各分团委讲座举办情况予以表彰,评选“精勤讲堂优秀学术讲座”;不定期编辑《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演讲录》,不断扩大“精勤讲堂”的社会影响。
第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由校团委负责解释。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
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申请表
备注:本表一式二份(填写内容以一张A4纸张为限),承办单位、校团委各存一份。
此表可作为承办单位报销活动经费凭证。
湖南师范大学“精勤讲堂”信息反馈表
备注:本表一式二份(填写内容以一张A4纸张为限,),由“精勤讲堂”承办单位于讲座结束一周内填报、盖章,一份随有关讲座的讲稿、音像资料和参加人员登记表等资料归入单位
档案保存;一份交校团委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