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实现五个对接 制订教学计划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分析和研究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推动专业设置与产 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 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 格要求,以专业能力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聘请行业企 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设计,形成专业教学与国家职 业资格标准相融通的课程体系。
-5-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三)主要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修业年限 (五)毕业条件及学分要求 (六)学时统计与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八)主要课程简介 具体格式见附件 1。 五、具体内容 (一)学制及学期安排 1.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 3 年,学生可在 2.5-5 年内修完本 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 2.学期安排 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 2 个学期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每 学期 19 周。 (二)学分计算方法 理论课程按 16 学时计 1 学分,理论课程的开设学时应为 8 的 整数倍(可根据教学周的整倍数适当增减),最小学分计量为 0.5;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按每 1 周计 0.5 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于制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是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 革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计划管理的主 要内容和依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推 进综合改革 加快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 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特制定本原则意见。
-2-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基础理论教 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 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聘请行业企业 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与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使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更加贴近实际。加强核心课程教学资源 库建设。每门核心课程建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发挥心课程 对相关专业其他课程的辐射示范作用。
(六)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各系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 订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 三、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 技能,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 素养,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中小学及幼儿 园教师。 高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的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 能力和职业素质,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好、 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
-3-
优化课程组合,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构建与企业行业用 人单位标准相融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要根据专业特点,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选修课程设置应注 意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和多样化。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 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事 业单位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建 教学团队、共建实习平台,确保教学计划有效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 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目标,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模式转变、课程设置科学、教 学方式创新和评价标准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产业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4-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体现本系本专业特色。如,掌握本专业必须的……理论基础 知识、……专业知识等。 2.能力要求 体现本系本专业特色。如,具有(具备)从事……行业(领 域)实际工作的……核心能力和……基本技能。 (1)…… (2)…… (3)…… …… 3.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基本原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 职业道德等。 4.获取职业证书要求 (1)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具有……专业的职业资 格证书和……级技术等级证书。 (2)建议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 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 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教学过程 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保持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 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行业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 习地点的一体化。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受 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保证在校 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推行“双证 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 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 (五)优化课程结构,贯彻产教融合思想
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德智体美方面全
面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
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 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 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性人才。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 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 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