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技术部分(勘察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技术部分(勘察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施工总承包技术文件word文档可编辑目录1、勘察、设计方案 (4)1.1勘察方案 (4)第一章前言 (4)第二章勘察技术方案 (5)第三章工程勘察的难点、重点及解决对策 (18)第四章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20)第五章勘测成果报告 (24)第六章总述 (27)1.2设计方案 (28)第一章设计进度计划 (28)第二章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及进度控制措施 (29)第三章设计人员配备和施工阶段设计协调配合工作 (32)第四章设计后期现场相关技术服务 (36)第五章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38)2、施工组织设计 (41)2.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2.1.1明洞工程 (41)2.1.2超前支护工程 (45)2.1.3洞身开挖 (55)2.1.4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65)2.1.5初期支护 (70)2.1.6洞身衬砌施工 (75)2.1.7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 (79)2.1.8施工缝、变形缝处理 (84)2.1.9仰拱、铺底、填充施工 (84)2.1.10监控量测 (85)2.1.11水电气供应、通风及照明 (91)2.1.12施工防尘 (92)2.1.13砼路面施工 (92)2.1.14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控制 (96)2.2、质量保证措施 (99)2.1、质量目标 (99)2.2、质量保证体系 (100)2.3、质量管理职责 (100)2.4、质量保证措施 (102)2.3、施工总进度及保证措施 (108)3.1、工期目标 (108)3.2、工期保证体系 (108)3.3、工期保证措施 (109)2.4、施工安全措施 (111)4.1、安全目标 (111)4.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11)4.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12)4.4、爆破作业安全生产措施 (114)4.5、交通安全措施 (118)4.6、治安和消防措施 (118)4.7、应急预案 (119)2.5、文明施工措施 (123)5.1、文明施工目标 (123)5.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23)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3)2.6、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 (125)6.1、治安保卫制度 (125)6.2、工地门卫制度 (126)6.3、民工住宿安全管理制度 (127)6.4、民工住宿区安全管理措施 (128)2.7、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129)7.1、环境保护目标 (129)7.2、环境保证体系 (129)7.3、环境保护措施 (130)7.4、降低噪音环境保护 (131)2.8、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32)2.9、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133)2.10、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142)10.1、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 (142)10.2、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143)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48)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49)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50)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图 (151)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152)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53)施工组织设计1、勘察、设计方案1.1 勘察方案第一章前言1.1工程概况本次勘测主要是对改造路段进行勘察、地形测量及管线探测工作,为设计提供数据。

1.2工程勘测的目的及技术要求和执行的标准1.2.1工程勘测的主要目的①工程勘察:目的是采用收集资料、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综合勘察方法,详细查明沿线各类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现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重点评价沿线场地内有无溶洞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情况及其处理方案,并对提出建议。

②地形测量:目的是测量道路沿线场地内现状地形、地貌等情况,测量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角点座标、标高、结构型式、层高,挡土墙位置,道路标高、位置及测量区域内河流、河床、河沟以及排水明渠,沟底标高等进行的测量,外业完成后,内业绘制现状地形图,为设计提供依据。

③管线探测:目的是探明探测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性质、材质、权属单位,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管线探测的种类:给水(内径≧100mm)、排水(雨水、污水,内径≧100mm,明沟河道)、供电(架空)、路灯、交通信号灯、电信(架空)、有线电视、燃气、工业管道、国防光缆等。

1.2.1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和执行标准1)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公路勘测规范》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5)《土的分类标准》;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8)《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0)《深圳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试行规程》;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2)《水质分析规程》;13)《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14)《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5)《城市测量规范》);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18)《市基础测绘规程》;19)《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2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第二章勘察技术方案2.1勘察部分技术方案2.1.1勘察使用设备本次勘察使用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型钻机。

2.1.2施工前准备a.现场踏勘,熟悉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有关勘测资料。

编写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b.查明场地内的地下建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标高,采取必要措施,以免因施工而破坏。

c.现场搭设临建设施。

d.根据工作量和施工工期要求,确定机械设备的数量,对全部施工机具进行维修、调配与试机。

e.现场施工人员的调配,以“作业班”为单位配齐各岗人员,并进行技术交底。

f.会同委托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检验和确认控制点和标准水准点后进行现场测量放线(若标准水准点距离站址较远,至少引2个标准控制点至站址附近,保护至施工检测验收完毕),用白灰或其它方法标示钻孔位置。

2.1.3 钻探本勘探采用钻探取芯鉴别,辅以采取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现场标贯试验、地下水位观测、采取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等工作。

2.1.4 钻探方法钻探方法:一般钻孔直径不小于91mm,其它用途钻孔依据需要确定直径。

残积土层以上土层需干钻作业,套管跟进护壁,到达岩层后,宜用双层岩芯管回转钻进,泥浆护壁。

配备合金钻头和各类金刚石钻头,根据取芯情况分别采用,以保证岩芯采取率。

技术要求:a.一般土类每个回次进尺不得大于2米,在软、硬层交界及进入强风化岩以上回次进尺不得大于1.5米;b.岩芯采取率要求,一般岩石不低于80%,破碎岩石不低于65%,完整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不应低于90%;c.钻进深度、岩土分层界面深度量测允许误差为±20mm。

d. 终孔要求按钻探设计任务书。

2.1.5 岩土样采取在技术孔中取土样和岩样,在厚度大于4m的各土层(含全风化层)或者厚度小于4m分布较广的特殊土层中取不扰动样。

用适宜的取土器,采取流塑~可塑状态粘性土、粉土、粉砂等土层的原状土及硬塑、坚硬粘性土、全风化岩;对砂类土采用采砂器取样。

技术要求:a.取土样试验:淤泥及淤泥质土层按 1.0m的竖向间距取样,其它土层按 2.0m间距取一件土样,每单位土层原状土样总数不少于 6件,基岩除外。

b.取样后即时贴标签,封腊,放阴凉处,及时送回试验室。

2.1.6 地下水位观测陆地钻孔在未见地下水位前,必须进行干钻;遇含水地层时应立即停钻,直接在钻孔内量测初见水位并在规定时间后量测静止水位。

量测允许误差为±20mm。

水上钻探时,河水段的套管接口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孔内水位与河水连接造成失真。

2.1.7 原位测试主要为标贯试验。

2.1.8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在钻孔内进行,采用锤重63.5Kg,自由落锤距76cm,标准贯入管外径51mm,内径35mm,钻杆直径42mm。

标贯前清除孔内沉渣,导杆要垂直,贯入预打深度15cm后,开始记录每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

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

原位试验: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原位测试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其它土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淤泥层十字板竖向试验频率为1次/m。

其它土层标贯试验1次/2m,基岩除外。

2.1.9 取水样采取水样深度宜在水面0.5m以下,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经清洗处理后取水样,其中一瓶添加稳定剂(2~3g大理石粉),并及时封口做好采样记录、贴好标签、填写送样单,送试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2.1.10 室内试验a)一般粘性土试验包括:天然容量、比重、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渗透系数、抗剪强度及压缩试验。

b)淤泥、淤泥质土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相对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渗透系数(垂直、水平)、三轴(CU、UU)抗剪强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固结快剪试验、先期固结压力(Pc)、压缩指数(Cc)、提供淤泥的垂直和水平固结系数,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砂性土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相对密度、孔隙比、颗粒分析、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天然休止角等试验,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水、土质分析试验对地下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评价水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对地下水位以上土进行易溶盐分析,评价土的腐蚀性。

本项试验只针对边坡支护钻孔。

e)岩石试验主要进行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饱和与干燥)、吸水率、密度。

2.2地形测量部分技术方案2.2.1测量使用仪器本次地形测量使用全站仪1台、频一体化RTK接收机1台。

2.2.2施工前准备a.现场踏勘,熟悉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有关测量资料。

编写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b.对测量技术要求进行仔细阅读,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及对测量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及要求。

c.依据工期及作业内容要求,配备合适的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

d.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作业。

2.2.3平面控制测量本次施工控制点的平面测量采用全球定位技术(GPS)静态测量方式进行。

二级GPS网外业采集数据的格式为*.Sth,数据处理采用软件进行平差处理。

(1)二级GPS网的观测技术指标作业技术指标:本次GPS观测采用三角网方式的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点、边连接的方式:卫星高度角≥15°;数据采集间隔≥15秒;观测时间长度≥45min;点位几何图形精度因子(GDOP)≤6;重复测量的最少基线数(%)≥5;施测时段数≥1;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每次在三个互成120°的方向上量测三个读数,读数至1mm,互差不大于3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