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教学课
教学过程
•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 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教学“姓、双、国 “这些生字时,可以用组合法来识字;同时对多音 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组合法识字示例:女+生--姓(姓氏) 又+又--双(一双) 囗+玉--国(国家) 多音字: 什 shén:什么 shí:什么 什锦 形近字示例: 什 shén 什么 计 jì计算 不计其数 王 wáng 王后 目无王法 玉 yù玉石 亭亭玉立 方 fāng 方言 千方百计 万 wàn 万能 万古长青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姓”的“女”在做偏旁时,长横变成提。 “双”的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国” 的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易错提示:“么”不要多写一捺,写成“公”。“方”的笔顺要注意,第三笔是横折弯钩,不是撇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生--姓(姓名)--性(性别)--星(星光) 又--双(双 方)--观(观看)--欢(欢迎)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过程
•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的姓氏“李、 张”,通过分解姓氏的形式我们学习了“胡、 吴”,还知 道了两个读音相近的姓氏“徐、许”, 通过对《百家姓》原句的诵读,我们还知道了一 些复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课后大家可以多读一读《百家姓》,对我们 的姓氏做到更多的了解。
在横中线上。 • 5.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 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个小节,第一小节讲了姓氏的介绍方法,第二小节讲的姓氏数量多。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弄清楚不懂的地方。 6.教学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 介绍方法。 明确: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拆字法介绍姓氏示例: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 (5)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①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②照样子说一说,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 (7)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7.教学第二节。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朗读指导: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百家姓常见复姓: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上官 欧阳 司马 东
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
解词义。 教学难点1.掌握3个偏旁。2了解姓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
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揭示课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chǔ)卫,
蒋沈韩杨……”是的,这就是我们《百家姓》 中的内容,是我们的姓氏。我们的姓氏历 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走进《姓 氏歌》,去了解一下我们姓氏的相关文化 吧!
《百家姓》教学课件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姓氏的意思,初步了解姓氏,知道自己
的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学习正确、规
范的姓氏读法,主动积累有关中国姓氏的字词。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 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姓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
教学过程
•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朗读指导:注意读好后鼻音、翘舌音的汉字。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 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