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丰台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官方完美版

2018丰台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官方完美版

丰台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科综合2018. 03本试卷满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1.下列显微观察实验不需要...经过染色处理的是A.观察新鲜黑藻叶片的细胞质流动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2.右图表示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四环素抑制tRNA与细菌核糖体的A位点结合,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mRNAB.四环素与A位点结合促进了新肽键的形成C.图中从E位点离开的tRNA可转运甲硫氨酸D.人体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没有差异3.中地雀和仙人掌地雀是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同一区域的两种地雀,在干旱季节,蒺藜和仙人掌是两种地雀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

蒺藜的种子大而坚硬,外部长有尖刺。

干旱过后,中地雀的种群数量剧烈下降,雌性死亡更多。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地雀的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B.仙人掌地雀不食用蒺藜种子因而与中地雀无竞争关系C.中地雀小喙个体和雌性个体死亡率高的原因是食物组成的变化D.大粒种子的选择作用将会导致中地雀喙尺寸的平均值增加4.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高原鼠兔细胞中部分糖代谢途径如图所示,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相关指标的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能量来自于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B.肝细胞LDH相对表达量增加有助于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C.低氧环境中高原鼠兔不进行有氧呼吸说明细胞中缺少线粒体D.高原鼠兔血清中PC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是骨骼肌细胞受损5.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及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浆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是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B.口服葡萄糖和静脉注射葡萄糖都能使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C.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大大高于静脉注射者D.肠道中的葡萄糖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LDH相对表达量PC相对表达量乳酸含量(mmol/L)骨骼肌细胞0.64 -- 0.9 肝细胞0.87 0.75 1.456.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7.已知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l->Br-B.酸性:H2SeO4>HBrO4>HClO4C.原子半径:Cl>Br>Se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Se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B.苯酚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则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C.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D.CH3CH2OH与CH3CO18OH发生酯化反应所得混合液中,18O原子只存在于水分子中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C.ν(H2O2) =ν(H2O) =ν(O2) D.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10.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11.下面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B.阳极产生的气体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若阳极最终收集到气体4.48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完全电解后充分混合U型管中物质,所得溶液会含有NaClO12.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关于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FeCl3与K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I2生成B.试管1中溶液显红色,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C.试管3中红色比试管1中浅是平衡移动的结果D.试管2中上层溶液变为浅棕黄色是平衡移动的结果13.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A.分子势能一定减小B.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14.光照在某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

若只减弱光的强度,而保持频率不变,则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D.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有光电子逸出的时间明显增加15.P、Q是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0.2m。

此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周期为0.4s。

在t=0时刻,P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

则Q点A.在0.3s时的速度最大B.在0.3s时的加速度最大C.在0.3s时的位移为4cmD .在0.3s 时的位移为–4cm16.2018年2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

已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215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36000千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 B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17.两等量正点电荷相距一定距离,它们连线的中点为O 。

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考虑重力)由静止开始,从连线的中垂线上P 点运动到O 点。

此运动过程中,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势能逐渐增加B .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为零C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 .始终做加速运动,到达O 点时加速度为零18.某粒子A 衰变为另外两种粒子B 和C ,其中粒子A 和B 所带电荷量相等,C 不带电。

如图所示,粒子A 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MP ,衰变后产生的粒子B 的轨迹为圆弧PN ,两轨迹在P 点相切,且半径之比为R A ∶R B =2∶1,粒子C 的轨迹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A 和B 都带正电荷B .粒子B 与C 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3 C .粒子A 与B 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粒子B 与C 的质量数之和小于粒子A 的质量数19.如图所示为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

将一物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物块水平相连。

现在用绳索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B .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 .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D .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20.单缝衍射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中央亮条纹宽度的一半与单缝宽度、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和双缝干涉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相邻两亮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相同。

利用单缝衍射实验可以测量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受热光屏A 激光M图 1图3b′a′时长度增加程度的物理量。

下图是实验的示意图,挡光片A 固定,挡光片B 放置在待测金属棒上端,A 、B 间形成平直的狭缝,激光通过狭缝,在光屏上形成衍射图样,温度升高,金属棒膨胀使得狭缝宽度发生变化,衍射图样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激光波长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缝屏距离和中央亮条纹宽度,可算出狭缝宽度及变化,进而计算出金属的线膨胀系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激光波长越短,其它实验条件不变,中央亮条纹宽度越宽B .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的膨胀量越大,中央亮条纹宽度越窄C .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化越大,说明金属膨胀量越大D .狭缝到光屏距离越大,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测得金属的线膨胀系数越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21.(18分)(1)①“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 1和P 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 3和P 4。

在插P 3和P 4时,应使 。

②某同学实验中做出光路如图2所示,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 ,过A 点做法线的垂线,B 点是垂线与法线的交点。

O 点是入射光线与aa′界面的交点,C 点是出射光线与bb ′界面的交点,D 点为法线与bb ′界面的交点。

则实验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 = (用图中线段表示)。

(2)用图3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0~0.6A ,0~3A ); 0~3 V ,0~15 V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 )R 2(阻值范围0~1000Ω,额定电流1A )①为了调节方便,测量精度更高,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的量程为 A ,电压表的量程为 V ,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填写滑动变阻器符号)。

②根据图3正确连接图4中的实物电路,注意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正确的位置并选择正确的电表量程进行连线。

图4 图5③通过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和电压表示数U ,利用这些数据在图5中画出了U -I 图线。

由图线可以得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 = V ,内阻r = Ω。

④引起该实验的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小B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大C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小D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大⑤根据实验测得的I 、U 数据,若令y= IU ,x=I ,则由计算机拟合得出的y -x 图线应是图6中的______(选填“a ”、“b ”或“c ”),其余两条图线分别是令y= IE 和y=I 2r 得出的。

根据前面测量得到的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值,推测图6中A 点的x 、y 坐标分别为_____A 、_____W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