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书愤-PPT精修版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书愤-PPT精修版教学讲义PPT课件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 是说 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 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理解词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书愤-PPT精修版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 他的诗歌突出的特 点是“多豪丽语,言征 伐恢复事”,气势雄浑, 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 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现存9300多首),能 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 溢;
《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 对比手法(两个对比)
• 3.作品风格:
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 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 “拿剑,拿剑,痛击狂胡三百万。” ❖ 回望中原,你看见萧萧边关,你听见刁
斗笳鼓,猛然呐喊。 ❖ 激愤万千,气势如山,比五千仞摩天之
岳还高,比三万里入海之河还长远。
❖ 少年时的梦想,壮年时的期盼,都是想 恢复中原,恢复那几万里河山。而梦想是你 的,期盼是你的,所有的正义和悲愤都是你 的,江山却是那个姓赵的,他只想求得半壁 江山的苟安。于是,你的手,你可以草就军 书和锦绣文章的手,你可以抽倚天之剑的手, 你充满正气和愿望的手,此时,攥紧的是一 把喷血的激愤和疼痛。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 不同点:
• 1.情感:
《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 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 陆游的《书愤》则表达 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 2.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 ”;
长征
背景介绍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 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 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 于 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 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 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后两联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 诗人的悲愤和无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 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宜激昂。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 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 第二联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
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叠加,展现了
一幅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抗击敌寇、收 复失地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慷慨悲壮的气 氛,为下面自己屡遭贬谪、壮志难酬做铺 垫,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
表 现 手 法
?
A、借古讽今(用典) : • 诗中借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
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 恨,颂古在于非今。
B、对比手法:
•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 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
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 品, 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 相同点:(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Nhomakorabea上问题)
• 作者“书”了哪些“愤”?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A.忧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 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年华虚掷的满 腔激愤,悲怆中透着激昂。
书愤
——陆游
书 愤 ——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感情基调把握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 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 热的感情读出。
❖ 狂胡不是你的对手。你在茫茫夜雪里的 楼船猛然一动,就啸气成剑,就剑影刀光, 就杀声震天,就让狂胡伏尸百万,那河山就 阳光遍布,那遗民就笑语纷然。秋风里,你 铁血强劲的狂飙,就激起万里滚滚烟尘,胡 马望尘而逃。
❖ 你的对手在大宋的朝廷里,他们躲在阳光 射不去的最潮湿的角落,他们附着那个姓赵的 家伙,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让你满手的力量 无法释放,让你的剑抽不出来。无路请缨,空 怀长风;欲死报国,不见战场。你只能在那个 名叫大宋而其实很软很弱的国度里,把那段长 城在内心里修筑,巍巍浩荡,坚不可摧。但岁 月的侵蚀终是抵挡不了,时光使你的貂裘暗淡 了光色,使镜中如霜的鬓发更接近秋天。
•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 第二联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
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叠加,展现了
一幅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抗击敌寇、收 复失地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慷慨悲壮的气 氛,为下面自己屡遭贬谪、壮志难酬做铺 垫,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
1 、诗中“书”了哪些“愤”?表 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有 何作用?
❖ 于是,在你61岁的时候,在你的书房,在 你的窗前,在你纵横万卷诗书之时,你想念三 国的诸葛孔明,你想他当年怎样力主北伐,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想念《出师》一表中的 恳切浩荡之气。你想,在千年的过往英雄之中, 试问有几人可与诸葛伯仲之间,那帮主和派嗷 嗷不已的群凶自不必说了,而你胸中的百万雄 兵,你那词句铿锵的《出师表》,又是怎样的 被遗落?而今又在何方?
❖ 放翁,无可奈何的 你,心事浩淼的你,就 归老林泉,而你的这一 声长叹,却在历史的长 空里,回荡千年。
语文A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单元
长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诗歌,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战士资料,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
景,了解毛泽东。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