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成本会计自考笔记自考资料科目:成本会计简答题目录1.1.简述成本会计的任务。
1.2.简述成本的作用。
1.3.简述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年)成本会计在实务方面取得的进展。
2.1.简述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2.2.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需要分清哪几种费用的界限?2.3.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3.1.简述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
3.2.简述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4.1.简述投料程度确定的几种情况。
5.1.简述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区别。
5.2.简述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6.1.简述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6.2.简述副产品的特点。
7.1.简述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异同。
7.2.简述定额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7.3.简述定额成本法的优缺点。
7.4.简述定额成本控制的适用范围。
8.1.简述成本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8.2.简述比较分析法的几种形式。
8.3.简述连环替代法计算的特点和方法。
8.4.简述差额替代法的程序。
9.1、简述成本控制系统中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9.2.简述标准成本控制的特点。
9.3.简述标准成本控制的程序。
9.4.简述责任中心的特征。
10.1.简述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10.2.简述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原则。
10.3.简述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内容。
10.4.简述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意义。
简答题答案1.1.简述成本会计的任务。
答:(1)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
(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4)制定责任成本制度。
1.2.简述成本的作用。
答:(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典型例题第一章总论例1下列属于成本计划内容的是()A.执行成本计划,规定成本限额B.分析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借以纠正偏差C.对有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中选择最优方案D.按照生产要素确定的生产耗费,编制生产费用预算[答案]D【解析】A、B均属于成本控制的内容,c项属于成本决策的内容,故答案选D例2成本核算只能是事后控制。
()[答案]×【解析】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应进行成本、费用差异的事中核算,为成本的事中控制和事中分析提供数据。
故此题说法不正确。
第二章成本核算要求、费用分类及成本核算一般程序(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多项选择题1.1.下列属于影响商品价格制定的因素是【ABCDE】A.国家的价格政策B.市场竞争态势C.各种商品的比价关系D.商品成本E.商品在市场中的供求关系1.2.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BD】A.生产费用B.期间费用C.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D.生产经营成本E.经营费用1.3.下列属于企业期间费用的是【BCE】A.生产工人的工资B.运输费C.广告宣传费D.燃料动力支出E.利息净支出1.4.下列属于成本控制循环过程中的阶段的是【ABC】A.设计阶段B.执行阶段C.考核阶段D.决策阶段E.评价阶段1.5.下列属于生产经营过程的是【ADE】A.供应阶段B.策化阶段C.设计阶段D.生产阶段E.销售阶段1.6.下列不属于财务费用的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ABC】A.工会经费B.差旅费C.业务招待费D.利息净支出E.汇兑损益1.7.下列属于管理费用的是【CDE】A.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支出B.销售人员的薪酬C.工会经费D.业务招待费E.行政人员的薪资2.1.企业所有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ABCDE】A.职工工资B.职工福利费C.社会保险费D.工会经费E.住房公积金(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计算题第三章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考点串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及作用一、成本的含义(一)狭义成本的含义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商品经济。
从理论上讲,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总和,表现为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成本。
(二)广义威本的含义广义成本是除了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它是为获取某一项资产或劳务所要付出的代价。
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美国会计师协会1957年发布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告》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获取货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日本成本计算标准》中将成本定义为:“成本的实质是经营者为获得一定的经营成果而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价值。
”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历史沿革一、成本会计的产生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最早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人美国及其他国家。
英国会计人员为了满足管理上的需要,对成本进行研究,起初是在会计账簿之外,用统计方法来计算成本。
此时,成本会计处于萌芽状态。
之后,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精确性,适应企业各方面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将成本会计与复式簿记相结合,便形成了成本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一)早期威本会计阶段(1880年~l920年)(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C】是基础。
A.成本计划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2.下列属于狭义成本含义的是【A】A.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B.为获取某一项资产或劳务所要付出的代价C.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D.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3.下列应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A.职工教育经费B.生产车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C.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D.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4.下列属于直接材料的是【C】A.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外购半成品B.备品备件C.外购动力D.原料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成本核算要求、费用分类及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第三章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六章分类法第七章定额成本法第八章成本报表第九章成本控制与考核第十章现代成本核算方法模拟试卷1.1.成本是制定价格的决定因素。
() 1.2.1952年美国会计学家倡导责任会计。
()1.3.英国会计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1.4.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西蒙首先提出了目标成本管理。
() 1.5.成本会计的对象只是指成本会计反映的内容。
()1.6.成本分析一般在期初,即事前进行。
()1.7.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计划的重要手段。
()1.1.×说明:成本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
1.2.√1.3.×说明:美国会计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1.4.×说明:西蒙提出的是战略成本管理。
1.5.×说明:成本会计的对象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1.6.×说明:成本分析一般在期末,即事后定期进行。
1.7.×说明: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完成的检验。
(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1.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以【C】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
A.会计对象B.企业资金C.生产经营业务成本D.企业经营活动1.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B】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资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1.3.最早的成本会计起源于【A】A.英国B.美国C.中国D.德国1.4.节约间接费用的最好办法是【B】A.确立间接费用的分配B.弹性预算C.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D.人工成本的控制1.5.标志着成本会计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B】A.弹性预算的实施B.事前控制新职能的增加C.作业成本管理的施行D.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1.6.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成本会计阶段取得的进展的是【A】A.责任成本的实施B.预算制度的完善C.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D.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的出现1.7.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C】是基础。
A.成本计划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