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萝卜
萝卜,属十字花科蔬菜,花白色或紫色,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出810倍,并含钙、氨基酸等多种元素,营养十分丰富。
中医认为,萝卜性微温,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常吃萝卜能降血脂、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所以民间早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咱们南京人也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
萝卜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使用方法颇多,刨成丝与面粉搅拌用油炸,就成了松香脆软的萝卜丝饼,搅成泥做成团就有了萝卜团,切成块可以煲汤,可以红烧,若是生食,浇上麻油更加令人垂涎欲滴。
萝卜还可以用盐腌做成酱菜,用盐水卤做成泡菜,又脆又嫩,酸中带甜口味极佳。
萝卜全身都是宝,从萝卜叶、萝卜皮到萝卜肉,每一样都可做成上品佳肴。
听说萝卜缨和萝卜皮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咱们南京的大萝卜主要是指红萝卜,上部又圆又大。
越到根部越细。
红的萝卜皮中泛一点紫色,切开萝卜,肉质又嫩又脆,水分充足,甜丝丝的,看上去特别敦厚憨实。
这也许就是称南京人为“大萝卜”的由来吧?
其实,盛产萝卜的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早在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就在此筑城。
三国时的东吴,后来的东晋及宋、齐、梁、陈亦先后在此定都。
使南京成为当时的经济
文化中心,盛况空前。
后来,明朝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及太平天国建都应天等,更增加了古城南京的文化内涵。
有人说“大萝卜”有偏安一隅之嫌,其实不然,南京人更加的百折不挠。
几千年的风云变幻,这座古老的都城曾经创痕累累,有时近乎被战争破坏殆尽。
就近期的抗日战争而言,日寇攻破南京后,曾进行了灭绝人寰的杀戮,尸骨如山,鲜血染红了长江。
可南京人并没有屈服,与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建设出来一个崭新的南京。
有人说,“大萝卜”缺乏抗争的斗志,错!我们去年秋天去将军山的时候,就亲眼目睹了岳飞将军率领岳家军和南京军民一道筑成的抗金堡垒和布下的奇兵异阵。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同仇敌忾,至今仿佛依稀可见。
南京这座美丽而古老的滨江城市,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在这里,既能看到北方大汉的粗犷豪爽,又能听到南方人的吴侬软语;既能吃到北方食品的麻、辣、鲜,又能品味到南方佳肴的酸甜。
如今改革开放,古城南京更是群英聚集。
听说在南京的外来人口达400万左右,南京人热情好客,朴实善良,与各地民众一道,同开拓共进取。
如今南京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长江大桥,飞架天堑。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过江隧道,四通八达。
南京人民与各地同胞携手奋进,用心血和汗水打造出一个集自然风景与现代化都市为一体的美丽古城!
南京人勤劳敦厚,善良、热情、包容,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爱南京,我爱南京的“大萝卜”!
质管部: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