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工程类试题库 ( 20120426)

测井工程类试题库 ( 20120426)

一填空题:1、测井仪器打捞筒由引鞋、挡环、卡瓦、捞筒、钻具转换头组成。

2、在下井过程中,扭矩阀要调到最大,在套管内以不超过 80米/分钟的速度下放,在接近套管口50米处将下放速度降至30米/分钟以下,出套管后裸眼中以不超过60米/分钟的速度下放。

3、水平井测井施工中,天滑轮安装在高于井架二层平台的位置,以不影响游动大钩起下、安全测井为标准,悬挂天滑轮的井架梁应能承受150 KN的拉力。

地滑轮用链条固定在井口前方3米处的钻台横梁上,应能承受大于 150 KN的拉力,其位置不能影响起下钻。

4、水平井测井施工在下钻过程中,应将钻盘锁死,司钻密切注意张力指示,如遇阻显示大于3t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下钻,通知测井队,分析遇阻原因,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采取合理措施;5、水平井施工中,湿接头对接完成后,操作工程师用数字万用表检查仪器是否对接成功,经检查对接成功后,给下井仪器供电,检查下井仪器各路信号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6、水平井施工中,用旁通的电缆锁紧器将电缆锁紧,并检查锁紧情况,方法是用绞车给电缆2000Lbs 左右净拉力电缆不滑动,放松电缆至自由状态电缆不滑动为检测标准。

7、水平井施工中,安装好电缆卡子,将钻具下放1m后停车,在以不影响气动大钳工作的情况下,在钻台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侧拉电缆的小滑轮,小滑轮的侧拉角度与钻台平面成 45°角,为减少电缆磨损,电缆应位于转盘四方口的角处,以上工作完成后重置绞车深度。

8、水平井施工中,为保证测井同步且测井深度不发生错误,绞车工应严格控制电缆张力,并且密切注视井口情况和张力情况,对具有恒张力系统的绞车,可设置电缆净拉力为 1000~1500Lbs ,对没有定张力系统的绞车,绞车挂空挡,用手刹控制滚筒,电缆净拉力保持在 1000~1500Lbs 左右。

9、水平井施工中,下放测井过程中每两柱向钻具水眼中灌一次泥浆,灌满为止;10、水平井施工中,仪器到底后,在不超过仪器最高允许测速前提下,以最大 10 m/min左右的速度上提钻具,测井电缆保持同步上提,电缆净张力控制在 1000~1500Lbs 左右。

11、湿接头泵下接头总成,包括 2″及 2 1/4″两种规格,选择要根据输送钻具的水眼大小,基本原则为:输送钻具的水眼直径应大于泵下接头最大外径 6mm 以上,现场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普通的5″或更粗钻杆输送利用外径为 21/4″的泵下接头,Φ73的油管或钻杆输送用外径为 2″的泵下接头;12、制作湿接头泵下接头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头,在制作电缆头时电缆一定要穿过旁通,并且要注意方向。

13、检查水平井工具,包括:机械连接、通断、绝缘。

14、水平井施工中,如果造斜段较短,可以在斜度≤45°处依靠“泵下接头”自身重力完成与“快速接头”对接。

如果造斜段较长,为缩短测井时间,在满足测井重复的前提下,可以在斜度≥45°处对接,利用钻杆水眼中通过的高压泥浆,推动“泵下接头”向前运动,完成与“快速接头”对接。

当电缆下放至对接位置以上 200 米处,旁通接头上接方钻杆,通过方钻杆加入高压泥浆,泥浆压力不应超过 5Mpa ,当绞车面板显示电缆张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时,以60~120m/min速度下放电缆,完成“快速接头”与“泵下接头”连接。

15、水平井按照斜度可分为大曲率半径水平井、中曲率半径水平井和小曲率半径水平井三类。

16、大曲率半径的水平井造斜率小于 10°/100ft,相应的曲率半径大于 170 m,大曲率半径的水平井在钻达目的层之前就可达到一个很大的水平位移,水平段一般可达600-1600m;17、中曲率半径的水平井造斜率为 11~23°/100ft,相应的曲率半径为160~75m,水平段一般可达500-700m;18、小曲率半径的水平井造斜率大于 23°/100ft,相应的曲率半径小于 75 m,水平段一般可达100-130m;19、现今常见的水平井测井工艺主要有三种:保护套式、湿接头对接式、挠性油管输送式。

20、按照测量原理的不同,石油测井常见的测井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电化学测井及其它测井方法。

21、作业时,严禁跨跃电缆且绞车后面严禁站人。

22、在装有火工品的下井工具连接电缆头或装雷管时,任何人不得站在有伤人危险的侧面。

23、吊运测井设备及器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任何人员避免在吊起的设备下面停留。

24、在进行马丁代克保养时,应检查深度轮尺寸,当其直径小于标称值2mm 时,应予更换。

25、以凯美莎7J46RX为例说明电缆型号标识的含义:7表示缆芯数目为7 ,J表示内层24 根,外层24 根钢丝,46表示外径为11.8 mm,R表示缆芯导线为7 根裸铜线,X表示绝缘材料为凯氟乙烯。

26、.补偿中子、密度组合测井时,装源顺序为先装伽马源,后装中子源;卸源顺序为先卸中子源,后卸伽马源。

27、卸密度源时,应首先卸掉固定源体的长螺丝,再卸压紧短螺丝,以防止在卸螺丝时把源体带出落入井内。

28、装源之前,应检查清洗源室并试装固源螺丝;卸源时,必须注意源体与源尾之间的丝扣是否松动,严防只将源尾卸出而把源体留在源室内。

29、卸中子源完毕后,应检查源是否放入源罐内,严防将源遗留在仪器或源叉子内。

30、为保证在井下仪器或电缆在井内遇卡需强行拉断电缆时,滑轮不被损坏,就需要其抗拉强度应大于两倍的电缆拉断力。

对新电缆来说,其破坏拉力一般为7~9吨,因此,天滑轮、指重计、“T”型棒应能承受18 吨以上的拉力。

当通过地滑轮的电缆之间的夹角呈90°时,地滑轮所受拉力为电缆拉力的 1.414 倍,所以固定地滑轮的链条以及在钻台上焊的地环,必须能承受13 吨以上的拉力。

悬挂地点和固定天滑轮的链条(或钢丝绳)应均能承受18 吨以上的拉力。

31、当张力计安装于天滑轮上时,其所受向下的拉力是电缆所受张力的 2 倍。

当张力计安装于地滑轮上时,其所受拉力与通过地滑轮的电缆之间的夹角有关。

当电缆之间的夹角呈120°时,张力计所受拉力等于电缆张力。

32、由于张力计工作于野外露天,因此,要求其有较好的密封及防水性能。

33、依据电缆阻值计算电缆长度时,应以电缆中心线7芯阻值为依据。

二、选择题1、所谓测井就是利用不同的下井仪器沿井身连续测量地质剖面上各种岩石的( A )。

A、地球物理参数B、化学参数C、重量D、体积2、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以岩石的( B )性质为基础的测井方法。

A、绝缘B、导电C、声学D、电化学3、声波测井是以岩石的( B )性质为基础的测井方法。

A、电学B、声学C、电化学D、核物理4、常见的核测井项目有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 D )测井、核磁测井等。

A、激发极化电位B、微球型聚焦C、声电成像D、密度5、测井的结果能够准确地确定井下岩层的( A )和厚度。

A、深度B、面积C、体积D、重量6、影响完井测井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 D )钻井施工和地层深度三个方面。

A、钻井B、固井C、录井D、测井仪器7、测井仪器的“三性一化”是指:稳定性、直线性、一致性和( C )。

A、自动化B、数字化C、标准化D、系列化8、泥浆侵入地层后,将对电阻率测井结果( A )影响。

A、产生B、不产生C、说不清是否产生D、没有9、核测井系列仪器能向用户提供自然伽马强度、补中孔隙度、( B )等测井资料。

A、地层压力B、地层密度C、地层倾角D、地层电阻率10、地层测试器可以测量地层的( A ),并可对地层中所含流体进行取样。

A、压力B、密度C、电阻率D、声波时差11、侧向测井系列仪器能为用户提供深中浅三( C )及自然电位测井资料。

A、孔隙度B、渗透率C、电阻率D、时差12、生产测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进行( A )。

A、油气藏动态分析B、地层岩性划分C、井壁取心D、探测地层电阻率13、自然伽马刻度器通常使用( D )的放射性源。

A、20居里B、5居里C、2居里D、2.5微居里14、补偿中子测井使用的放射性源为( A)。

A、镅铍中子源B、镭源C、钴60伽马源D、放射性同位素15、油管输送射孔校深一般采用( C )源。

A、α射线B、β射线C、伽马D、中子16、测井作业使用的放射性源主要有( D )源和中子源。

A、刻度B、能谱C、电子D、伽马17、伽马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杀伤( A )和血小板。

A、白血球B、红血球C、肌肉D、皮肤18、放射性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是指距离防护、( A )和屏蔽防护。

A、时间B、空间C、工具D、防护用品19、在放射性活度不变的情况下,其操作人员所承受的外照射剂量的大小与( D )、时间长短、屏蔽物三者有直接关系。

A、性别年龄B、气温高低C、身体素质D、距离远近20、放射性射线外照射防护原则是为了保护( B )而提出的。

A、放射源B、从事放射性的工作人员C、环境D、仪器21、放射性射线的通量与距离的平方( B )。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没关系22、当离开点状放射源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则受到的外照射剂量是原来的( D )。

A、4倍B、1/2倍C、1/4倍D、1/16倍23、在装卸放射源时,要求使用工具的主要目的是( B )。

A、防止掉源B、增大与源的距离C、保持源壳干净D、避免源壳受损24、放射源操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累积剂量与照射时间( A )。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对数关系D、没有关系25、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且应用( A )反复进行操作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A、放射性源模型B、中子源C、伽马源D、刻度源26、对于放射性剂量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项目,工作人员有可能达到或超过限制剂量时,应该( C )。

A、精选一人完成并安排休息B、尽量减少作业人员并安排休息。

C、组织人员轮流操作,避免受到较大的外照射剂量。

D、有领导在现场监督27、对放射性射线屏蔽材料的防护性能要求是( C )。

A、对射线吸收少,散射少B、对射线吸收少,散射多C、对射线吸收多,散射少D、对射线吸收多,散射多28、屏蔽伽马射线的材料要选用( A )。

A、铅B、铝C、水D、石蜡29、屏蔽中子射线的材料要选用( B )。

A、密度大的金属材料B、密度小的含氢材料C、密度中等的无机材料D、任何材料30、应用开放型同位素测井,存在( C )危害。

A、内照射B、外照射C、内外双重照射D、电离31、在进行开放型同位素操作时,必须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穿戴( D )。

A、工鞋B、工衣C、工帽D、个人防护用品32、在开放型同位素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 C )和存放食物。

A、说话B、走动C、喝水D、站立33、从事放射源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取得( D )合格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