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会计人员在填写记账凭证时,误将 5 000元写成500元,一般应采用()更正。
A.重新编制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冲销法
2.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
A.领料单
B.工资费用分配表
C.增值税专用发票
D.差旅费报销单
3.下列关于会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B.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C.会计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D.货币是会计唯一的计量单位
4.下列有关会计基本职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抵触的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
5.会计目标要求会计信息应能充分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A.上级部门
B.企业管理层
C.企业财务人员
D.企业各部门
6.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会计期间
D.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7.企业计划在年底销售一批货物,8月份双方达成交易意向,9月份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的行为发生在11月份,则企业应将该批货物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
A.8月份
B.11月份
C.12月份
D.9月份
8.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是()。
A.销售产品的收入只有在收到款项时才予以确认
B.产品已销售,货款未收到也应确认收入
C.厂房租金只有在支付时计入当期费用
D.职工薪酬只能在支付给职工时计入当期费用
9.()是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
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A.相关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0.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
间可比,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及时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11.下列对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地披露
B.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
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C.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
要交易或者事项
D.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并非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2.某企业2018年度利润总额8万元,年末结账后资产总额22万元,负债总额8万元,资本公积金2万元,盈余公积1万元,未分配利润1万元,则实收资本为()万元。
A.8
B.10
C.12
D.42
13.某企业2018年12月份共增加银行存款80 000元。
其中,出售商品收到30 000元;增值税 4 800元;出售固定资产收到20 000元;接受捐赠收到10 000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到14 900元。
则该月收入为()元。
A.34 800
B.64 900
C.50 000
D.44 900
14.某企业生产电脑,已经生产的半成品账面价值为 4 000元,预计进一步加工需要花800元,销售出去还要发生相关税费400元,经过调查发现该电脑市场售价为 5 000元。
则该半成品的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是()元。
A.3 800;4 000
B.4 000;3 800
C.4 600;4 000
D.4 200;3 800
15.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是()。
A.企业以银行存款购买存货(不考虑增值税)
B.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现金股利
C.投资者以银行存款对企业进行投资
D.企业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6.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应确认为流动负债的是()。
A.企业向银行借入五年期借款,借款已到账
B.企业拟于3个月后购买设备一台,款项未付
C.企业计划购买A公司发行的五年期债券
D.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销售一批家电产品,预收货款已到账
17.将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
A.性质
B.对象
C.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D.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
18.各账户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结构不同
C.记账符号不同
D.经济用途不同
19.某企业“累计折旧”账户的年初贷方余额为600万元,假设该企业“累计折旧”账户当年的借方发生额为200万元,贷方发生额为300万元,则该企业“累计折旧”账户的年末余额为()。
A.贷方500万元
B.借方500万元
C.贷方700万元
D.借方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