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之谜-------------------------------------------------------------------------------- 内容:有关南少林的疑议由来已久,本世纪三十年代,体育史学家唐豪曾为此做过大量的考证工作,后由于历史原因,南少林的问题被搁置下来。
现代,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在南少林的发源地福州,被一批有识之士重新提到桌面。
古城泉州早在80年代初,借助武术热的兴起,搞起了泉州南少林研究,并在东禅寺挂匾确认。
1988年,历史上被尊为南少林祖地的莆田,开始着手南少林的查证工作,并成立南少林研究会。
1991年,莆田对外宣布林泉院南少林遗址,一时间倍受到武林界关注。
十年过去,由林泉院遗址引发的南少林热至今仍众说纷纭。
而随后93年出现的福清少林说,更使人有目不暇接的感受。
三种说法 1.泉州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泉州,历史悠久。
泉州武术渊源流长。
明史中就有:“温陵棍棒手扑妙绝天下”的记载。
泉州南少林最早见于《万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
清末成书《少林拳术秘诀》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
唐豪考证认为:此“闽中”少林即泉州少林,从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
然而,泉州南少林的具体地点在何处呢?早期看法认为:泉州东禅院即南少林。
理由是:清咸丰丙辰(1856)年间,东禅寺主持幻空曾手书“少林古迹”山门匾额,稍后又出现过“钦赐东禅少林寺”供案。
泉州历史学会陈泗东据此认为:“东禅寺有两个名称,一是正式的,名为镇国东禅寺,......另一个是俗称,叫少林寺。
”(见陈泗东《泉州少林史迹考》)东禅寺即南少林的说法在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2.莆田说最早见于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称“少林寺在福州府福田县九连山”。
日本人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则称“少林寺在福州府浦田县九连山”。
后人认为“福田”“浦田”均为莆田的误传。
而《洪门历史》、《清稗类抄》则直指南少林在莆田县九连山,从而形成“莆田南少林”之说。
现代一些史学著作如范文澜《中国通史》、李方晨《中国近代史》均沿用此说。
上述史料将南少林指向莆田“九连山”,唐豪从这点下手,确认莆田并无九连山地名,进而否定“莆田南少林”之说。
1987年,莆田县体委在武术挖掘和文物普查中,在西天尾镇林山村发现一批与南少林有关的文物古迹,随即组成南少林遗址调查组,经过两年的工作,在省考古队及有关专家的配合下,确认莆田市西天尾镇林山村“林泉院”遗址为南少林寺。
1989年,在福建省武协年会上正式披露,引起强烈反响。
1991年9月14—16日,来自历史、考古、宗教、武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云集莆田,召开历时三天的“南少林遗址论证会”,会上听取了省考古队长林公务《莆田林泉院遗址的考古挖掘及其初步认识》和省武协顾问方金辉《论莆田林泉院即南少林遗址》的主题报告,专家经过听取报告、实地勘察、调查访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形成了对莆田南少林的初步共识,即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也就是南少林。
1992年4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内外报刊电讯纷纷报道,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以及台湾、香港等50多个海外代表团前往寻根拜祖。
1997年春,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初先生亲自为莆田“南少林寺”题字。
构成莆田南少林的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是考古发现。
林泉院建于唐贞观年间,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
遗址中发现的两个石槽,一口在槽沿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共造石槽一口”字样。
另一口上有“诸罗汉浴煎茶散”字样。
“僧兵”一词在历史上为少林寺专有,而“诸罗汉浴煎茶散”是疗伤用药。
这些均表明昔日寺院武风极盛。
3.福清说 1993年7月13日,《福建侨报》率先发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东张镇新宁里肖林村。
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闽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记载。
流传于福清民间的《请神薄》上有“少林寺伽蓝”之名。
少林寺遗址位于新宁里弥勒山南坡,寺院依山而建,有八座层次分明的平坦地台,第二殿右侧有马厩、练功场、少林僧人墓葬等遗迹。
寺前约400米的石板桥有刻着“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共发心德,舍造下洋石桥一间”条石一块,可作为福清少林寺的佐证。
1993年,福建省武协派人对福清少林进行考察,并结合文献记载,认定福清少林寺确实存在,其依据有五: 1.福清少林寺于清乾隆以后消失,与传说中康熙年间毁少林之事吻合。
2.福州府无福田县,仰为福清县之谬。
3.福清地属福州府,地理位置恰为闽中,与《少林拳术秘诀》中南少林在“闽中”相符。
4.福清古代亦有武僧,《后村大会集》中“得法于铁鞭韶”的德诚和尚,便是福清高僧。
5.莆田无九连山,福清少林遗址坐落在与永泰、莆田交界处的九连山脉,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南少林”。
近年来,福清市组织文史工作者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考证,撰写出详尽的《福清也发现少林寺遗址》的调查报告,引起国内外武术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一个福建省,三座少林寺,使得国内外众多关注南少林研究的人士无所适从。
南少林究竟有几个?是一个还是多个?这个严肃的学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文物、史料作进一步的挖掘考证,通过努力,相信人们最终将揭开“南少林”的神秘面纱,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后记: 1.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林山村“南少林遗址开发”,2000年被列为蒲田重点对外招商引资项目。
建设规模与内容:重建南少林寺中的殿堂楼阁、亭等遗迹36处,新建武术馆一座4500平方米;开发观光农业果园2000亩;兴建避暑山庄60幢。
其一期工程由省古建筑设计院设计,总投资近亿元。
为此修建了从福厦国道至南少林长3公里,宽30米的水泥主干道和长11公里,宽7米的盘山水泥公路。
其南林大牌楼、寺区小牌楼、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长廊、休舍、放生池、山门、护寺河、护寺桥、停车场、管理房等近二十个主要项目于1998年12月8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二期建设目前正全面铺开,拟议规划建设扩大至13个景区25个景点,计划总投入资金达3.6亿元,预计2-3年建成。
2.1999年7月28日,福建省福清市《南少林风景区规划》建设方案通过评审。
建成后的风景区将由寺庙景观区、静心湖景观区等五部分组成,其中寺庙景观区包括少林寺旧址、寺庙及少林史馆。
少林寺旧址按原样保留,寺庙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金阁和达摩殿等,史馆内主要陈列少林寺的遗迹。
据预测,建成后的南少林风景区日旅游规模可达两三千人。
八年前,在莆田人和泉州人争执不休的时候,福清人有一个令他们目瞪口呆的发现:传说中的南少林既不在莆田,也不在泉州,而是在福清东张镇的少林村!随后,福建省和福州市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少林寺遗址上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有关少林寺的文物不计其数,更是雄辩地印证了这一事实。
如今,南少林的重建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古刹即会重放异彩。
然而,你知道这座古刹是如何被发现的吗?(-)世传中国古代有南北两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闽中”。
这个说法自清末以来就颇为盛行。
中州少林寺即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而闽中少林寺究竟在福建何处,则众说纷纭,几乎成为一个悬案。
八十年代以来,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一炮走红,接着,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和港台武打片大量的涌入,并受到青睐,再加之关于天地会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得“少林寺”三个字炙手可热,福建南少林遗址等问题一时也成为热门话题。
不久,福建有几个市县先后宣称在各自的辖境内找到了真正的南少林寺遗址,并且亮出证据,互相攻讦,争论不休。
其中尤以莆田和泉州的争执尤为激烈。
发生在福建文史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自然而然引起了福清文史工作者的注意。
他们认为这场争论的主角们所持的证据不足以让人信服,但如果这些人说的都不对,那么真正的南少林在哪里?由此勾起了他们探求真相的无限欲望。
这些人中就有刘福铸,有陈华光,有余长通,有俞达珠……(二)刘福铸,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副教授。
他之所以投入南少林的研究还有另一层原因:刘是莆田人,莆田方面知道他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故而嘱咐他留意史籍,希望他能找到南少林在莆田的证据。
但是结果却令他们十分沮丧。
福建既有少林寺,方志理应记载。
但刘福铸发现声称拥有少林寺遗址的市县方志上却没有只字片语的记载。
这是为什么呢?当时通行的解释是:因福建少林寺事涉反清,所以地方志讳莫如深,不予记载。
这种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刘福铸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心中又多了一道疑问:大家都认为闽中少林寺是北少林的衍派,而且建寺的时间也都说是唐宋甚至更早。
既然这样,清代以前的方志记载少林寺自不必有什么“反清复明”的忌讳,那为什么会没有记载呢?循此设想,刘福铸检阅了与福建少林传说有关的泉州、莆田、福州几种府县志。
结果他在明代黄仲照的《八闽通志》“福清县·寺观”类中首先找到了寺名完全相合的“少林寺”,据该书记载,此少林寺在福清县新宁里。
这个发现让刘福铸吃了一惊,但他一时还无法断定这个少林寺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
当时,他由此联系天地会的福建少林寺传说,南宋福清少林僧德诚的记载以及福清民间少林传说,于1993年2月写成《福清也有少林寺》一篇短文。
这篇文章于1993年4月30日在《玉融乡音》发表。
(三)福清也有少林寺?这个消息像一枚炸弹,震得陈华光等人心旌摇荡。
陈华光时任福清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余长通和俞达珠为文史委成员。
1993年5月,三人多次碰头,根据刘福铸文章中提出“少林寺在新宁里”的说法,初步选定少林寺遗址的考察方向在福清西部地区,同月24日,他们前往福州,在福建省图书馆查到宋代淳熙年间《三山志》、明代《八闽通志》,均明确记载了少林寺在福清县长东乡新宁里。
明代正德年间的《福州府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根据现有资料的推测,古时的新宁里位于福清的西北部显无疑问,但具体的方位在哪里呢?如果能找到新宁里,那么找少林寺的遗址就不难了。
同年的5月28日,陈华光、余长通、俞达珠三人再上福州,在省图书馆查找有关的地图,结果虽然没找到新宁里,但是却有一个喜出望外的发现:他们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版的《福清县全图》上,找到福清县西北部有一个标着“少林”二字的村落。
同时他们又查到解放军总参部编绘的《东张》地图(1962版),这份地图在原来“少林”的位置上标着“肖林”二字,据此,他们推测,现在的东张即古时的新宁里,因为福清话“少”“肖”谐音,所以现在的肖林也应该是原来的少林。
后经证实,他们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
(四)真是无巧不成书。
正当刘福铸、陈华光、余长通、俞达珠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寻找少林寺的蛛丝马迹时,另有一个人却发现了少林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