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之立体构成11
• 对称与均衡(平衡)
• 对称的形态能够创造庄重、严肃、规整、条理 、大方、稳定的静态美。 • 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是静中之动, 能够营造轻巧、生动、富有变化、富有情理的 动态美。
• 3、比例与尺度
• 比例是指形态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 的比较关系。 • 尺度是标准、规范,是造型及其局部的大小同 本身用途以及周用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
建筑设计基础之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
• • • •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二、立体构成的审美特征 三、立体构成原理与实例 四、立体构成作业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 1、什么是立体构成 • 立体构成是从形态要素出发,研究三维 形态创造规律的造型基础学科 • 使用各种基本材料,使造型要素按照形 式美的原则,进行分解、抽象与重组, 从而创造形态造型的过程。
作业要求
立体构成范例
1、在15cm*15cm的平面上,利用材料,以形式 美的原则进行立体构成。 2、材料不限,要考虑选材的材质及粘接方式 3、选用的底板要有一定的刚度、不易变形。 组合时注意多方案比较 4、构成的正投影平面不得超过15cm*15cm的平 面,高度不限,但要注意整体效果。 5、作品可为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或 综合构成。
线层有秩序的层层排出,是生硬的硬质直线变得优雅生动,具有强烈的韵律和秩序感。
(3)线层构造
垒积构造
线层的水平、垂直构造
(4)自由构造
硬质线材的自由构造
纸材切割形成的曲线 优雅而富有生命力
2、面材构成实例
• • • • • (1)面的群化(层面排出) (2)切割、折叠、翻转 (3)薄壳构造 (4)插接构造 (5)可展开的多面体造型
• 4、节奏与韵律
元素渐变形成的节奏与韵律
元素重复形成的节奏与韵律
5、量感
• 立体形态的量感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物理量;另一个是心理量。 • 物理量很好理解,就是形态的大小、多少、轻 重等。 • 心理量是心理判断的结果,是指内力运动变化 的形体表现,是视觉形态给人们的心理感受。 心理量会受物理量的影响而不仅仅等同于物理 量。
二、立体构成的审美特征
1、对比与协调 2、对称与均衡 3、比例与尺度 4、节奏与韵律 5、量感 ……
1、对比与协调
• 对比注重形态间色彩、材质、大小、肌理、凹凸、虚 实的差别性 • 协调注重形态的共性,能避免作品产生杂乱无童、涣 散无序的零碎感。 • 大统一小变化(在协调中求对比)、大变化小统一(对 比中求协调) • 协调不仅是结构、形态、色彩、材质等多方面的协调, 还包括与环境(形态所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协 调。
• 面的群化
1)确定层面的基本面型。 2)基本面型的变化形式有: 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3)层面的排列方式一般为: 直线、曲线、折线、分组、 错位、倾斜、渐变、辐射、 旋转等类型。
• 瑞典居住建筑
(2)折切构成(切割、折叠、翻转)
(3)薄壳构造
将面材通过折曲、插接以加强 材料的强度,最后得到的形态成 为薄壳构造。
营造张力形成量感
有指向感和速度感的动势形态所形成的量感
具有生长感的形态的量感
一体化的形态更具力量感
三、立体构成原理与实例
1、线材构成 2、面材构成 3、块材构成 4、综合构成
1、线材构成
• 线材的特点:
• 立体构成中的线是指在三维空间中长度远远大于宽度 和高度的形态。 • 线在立体形态的塑造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既可作为 形态的骨架、也可以成为结构体的本身。 • 相对于点、面和体块而言,线更具速度与延伸感,在 力量上更显轻巧。
• 线材的分类:软质线材、硬质线材
1、线材构成
注意:线材的形状与材质 线材之间的空隙安排 线材节点的选择
(1)线材构成类型
• 框架构造 • 拉伸构造 • 线层构造
1、线材构成
(1)框架构造
பைடு நூலகம்
韦伯桥的框架构造
• 框架构造
(2)伸拉构造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2)伸拉构造
(3)线层构造
线层的卡别构造
(1)块的单体
• 基本几何形体
(1)块的单体 • 形体派生发展:变形
(扭曲、膨胀、内凹、倾斜)
• 扭曲
• 膨胀
• 内凹
• 倾斜
(1)块的单体 • 形体派生发展:减法
• 分裂
• 破坏
• 切割 • 镂空
(1)块的单体 • 形体派生发展:加法
块的联结
简单几何体的嵌入
块的堆积
(2)块的积聚 • 堆砌、接触、嵌入、贯穿
• 薄壳建筑是一种曲面壳体建筑。能把自 身所受的压力,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曲面 上。
格拉加尼亚修道院教堂
• 路思义教堂
(4)插接构造
(5)可展开的多面体造型
线与面的结合形成的展示 空间
3、块材构成实例
(1)块的单体
a、基本几何形体 b、形体派生发展
(2)块的积聚(组合体)
a、相同单体的组合 b、不同单体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