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思考与习题1.填空题(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变化不连续的特征,其运动规律可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2)当主量子数为3时,包含有3s 、3p 、3d 三个亚层,各亚层为分别包含 1 、 3 、 5 个轨道,分别能容纳 2 、 6 、10 个电子。

(3)同时用n、l、m和m s四个量子数可表示原子核外某电子的运动状态;用n、l、m 三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一个轨道;而n、l两个量子数确定原子轨道的能级。

(4)改错的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3d4S(6)原子序数为35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用原子实表示为[Ar]3d104s24p5,其价电子构型为4s24p5,价电子构型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第四周期,元素符号是Br 。

(7)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比较稳定。

这一规律通常又称为洪德规则的特例。

(8)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的重叠,其形成条件是两个具有自旋相反单电子的原子轨道,尽可能达到最大重叠。

(9)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统称为键参数,常用的有键能、键长、键角。

(10)H2S分子的构型为V 形,中心原子S采取sp3不等性杂化,键角∠HSH<109°28′(提示:填写>,=或<)。

(11)完成下表2.选择题(1)下列原子轨道中,属于等价轨道的一组是( C )。

A .2s ,3sB .2p x ,3p xC .2p x ,2p yD .3d xy ,4d xy(2)下列用一套量子数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B )。

A .4,1,-1,-12B .4,2,0,-12C .4,0,0,+12D .3,1,1,+12(3)下列不存在的能级是( C )。

A .3sB .2pC .3fD .4d(4)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B )。

A .H 2SB .H 2OC .NH 3D .CH 4(5)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同浓度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B )。

A .H 2SO 4B .HClO 4C .H 3PO 4D .HBrO 4(6)下列各键中,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特征的是( C )。

A .配位键B .共价键C .离子键D .氢键(7)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化合物为A .NaOHB .H 2OC .NH 4ClD .MgCl 2(8)下列关于CS 2分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平面三角形,sp 2杂化B .V 形,sp 2杂化C .三角锥形,sp 3不等性杂化D .直线形,sp 杂化(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是( C )。

A .CHCl 3B .NF 3C .BF 3D .HCN(10)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D )。

A .O 2B .CO 2C .BBr 3D .CHCl 3(11)下列各组物质沸点比较正确的是( A )。

A .CH 3OH <CH 3CH 2OHB .H 2O <H 2SC .SiH 4<CH 4D .F 2>Cl 2(12)下列晶体中,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熔化的是( B )。

A .HFB .I 2C .NH 3D .HCl3.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

( × )(2)磁量子数为零的轨道都是s 轨道。

( × )(3)主量子数为1时,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轨道。

( × )(4)当原子获得能量时,核外电子可以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使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因此3Li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可以是1s22d1。

(×)(5)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

(√)(6)每个原子轨道必须同时用n、l、m和m s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7)基态多电子原子中,E3d>E4S的现象称为洪德规则的特例。

(×)(8)28Ni2+的核外电子分布是[Ar]3d8,而不是[Ar]3d64s2(√)(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断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PH3<H2O。

(√)(10)由于离子键具有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的特征,所以阴、阳离子周围吸引带相反电荷离子的数目是任意的。

(×)(11)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是通过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12)共价键不一定都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3)s电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σ键,p电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π键。

(×)(14)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稳定。

(×)(15)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越强,分子的极性越强。

(×)(16)按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可将共价键分为极性健和非极性健,而极性强弱可由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之差来判断。

(√)(17)由于CHCl3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18)只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才有诱导力。

(×)(19)CCl4的熔点、沸点低,所以分子不稳定。

(×)(20)HNO3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因此其熔、沸点较低。

(√)4.简答题(1)为什么2p亚层,又可称为2p能级?答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仅取决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若n、l值一经确定,电子的能量就已被确定,即各电子层的不同亚层,都有一个对应的能量状态,它们高低不同,像台阶一样,称之为能级。

因此,2s、2p、3d等亚层,又分别称为2s、2p、3d能级。

(2)当主量子数是4时,请指出包含的亚层和各亚层的轨道数,并归纳轨道总数及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与主量子数的关系。

答当主量子数是4时,包含4s、4p、4d、4f四个亚层,各亚层的轨道数分别为1、3、5、7,共包含16个轨道,为42,即轨道总数是n2;由于每个轨道最多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因此该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为32,为2×42,即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

(3)举例说明什么是价电子构型?答原子中能参与化学反应,即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价电子的电子分布称为价电子构型。

例如,Cl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5。

(4)总结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同族从上到下,主族元素的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氧化数、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

答同周期从左至右,主族元素Z*↑,r↓,I1↑,X↑;最高氧化数=族序数,负氧化数=│8-最高氧化数│;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Z*↑,r↑,I1↓,X↓;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5)共价键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之。

答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特征。

例如,H原子仅有一个单电子,根据电子配对原理,当其与另一个具有自旋方向相反H原子配对成键后,就不能再与其它原子配对成键了,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而形成H—Cl键时,H原子的1s轨道只有沿x轴正方向与Cl原子的3p x轨道进行同号重叠,才能达到最大有效重叠,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

(6)指出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及其表示方法。

答形成配位键需具备两个条件:提供共用电子对的原子(称为电子的给予体)其价电子层有孤对电子;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称为电子的接受体)其价电子层有空轨道。

配位键用“→”表示,箭头指向接受电子对的原子。

(7)说明共价键的两种断裂方式,并指出断裂后的产物。

答共价键的断裂方式有均裂和异裂两种。

若共价键断裂后,组成该键的共用电子对由两个成键原子各留一个,则称为均裂。

相反,如果共用电子对归一个原子所有,则这种断裂称为异裂。

均裂过程产生自由基;异裂过程产生了阴、阳离子。

(8)为什么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通常熔、沸点会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答色散力士主要的分子间力,由于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的变形性增大,色散力增大,因此其熔、沸点会随之升高。

(9)为什么I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答I2、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I2与CCl4易于相互溶解;而I2与H2O则难于相互溶解。

(10)氢键的形成过程如何示意?其形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CH4、HCl均不能形成氢键?答氢键的形成可示意为X-H…Y,其中X、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形成氢键的条件是:X、Y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X-H为强极性键,Y带有部分负电荷,具有吸引H 原子核的能力。

C的电负性比较小,即C—H键中C原子所带部分负电荷较少,吸引H原子核的能力较弱,因此CH4不能形成氢键;虽然Cl的电负性较大,但其原子半径较大,难以与H原子核形成较强的静电引力,因此HCl也不能形成氢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