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陪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陪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聚集了大批陪读家长的毛坦厂镇,探求当地真实的“高考生态”。

陪读妈妈:
黄晓,今年43岁,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任务”除了陪读上高二的18岁儿子,还需要照顾好因儿时发烧而失去自理能力的22岁女儿。

黄晓租住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一年房租2万。

虽说要带着女儿重新适应新环境,但黄晓只要想到能每天和儿子见面,心里就很幸福。

在毛坦厂陪读的日子里,黄晓每天不到6点就要起床给儿子烧早饭。

黄晓说,自己除了洗衣做饭,就是照顾女儿,而做饭一般都是烧儿子或者女儿喜欢吃的,“晚上11点多放学回来,我还煮面给他吃”。

黄晓心疼儿子,考试后,从不主动问成绩。

“看他脸色就知道他考得好不好。

”她说。

儿子晚上回家后学习一般会到12点半,而她也会等到儿子睡了之后再休息。

陪读8个孙辈的七旬奶奶:
一间约2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74岁的陪读奶奶李仁珍正坐在床边听着收音机,她孙子徐鹏是毛坦厂中学的高一学生。

20多年前,不到50岁的她在老家开始了陪读生活。

这是自己第二次来到毛坦厂陪读,上一次是小孙女读高中时。

在李仁珍看来,她不愿给晚辈添麻烦,“陪读”孙辈也是为了给子女们减轻压力,所做的事就是照料生活,帮孙辈洗衣、做饭。

陪读8个孙辈也并非值得一提的事。

除了吃
午饭、晚饭时在家里的20分钟外,要到晚上11点放学后,李仁珍才有跟徐鹏独处的机会。

她坦言,因为孙辈平时课余时间少功课多,这些年陪读期间,自己很少主动跟孙辈交流,“怕打扰他们学习”。

(摘编自2018年6月2日澎湃新闻)材料二:
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学子前来备战。

近日,记者来到毛坦厂镇看到,当地托管中心的代陪读服务预定火热。

在毛坦厂镇的一家托管中心,二层的楼房被隔成数个单间,每个单间里都配有床铺桌椅,这里的房间已经被预订过半,有些学生已经将物品搬进寝室。

在开学前,这里将住满学生,托管老师会代替孩子们的父母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

据了解,学生在托管中心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5000到30000元人民币之间,价格根据所选房间的大小而定,费用包含房租、伙食以及洗衣服等服务费用。

暑期放假,学生们在补习功课,家长则选择在小镇上做生意或者在服装加工厂打工,利用放假的时间工作赚钱,以此补贴家用。

据了解,在服装加工厂通常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尽管收入不高,但对于陪读家长来说,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

在安徽六安毛坦厂镇,每年都有超过一万名学生来此求学,也孕育了小镇上火热的“陪读经济”。

(摘编自《安徽毛坦厂:学生求学催生“陪读经济”》,2018年6
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就陪读现象对2003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2日)材料四:
根据陪读的表现形态,大体可分为临时性陪读、阶段性陪读、隐匿性陪读、全程性陪读等几类。

多元的陪读现象,折射的正是复杂的教育图景。

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是“陪读大军”产生的根本原因。

尽管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均衡的推进,教育资源校际、域乡、区域间不均衡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但优质教育資源的高位均衡距离公众期待仍有差距。

良禽择木而栖,望子成龙的家长自然也会择名校而居。

再加上部分家庭对于升学与应试的过度追求,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该由父母包办的错误教育观和成长观,家长也就被裹挟进陪读队伍。

(摘编自赵婀娜《读懂“陪读大军”背后的教育焦虑》《人民日报》
2017年9月7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陪读家长的主要职责是照料孩子的生活,而在学业上,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与孩子之间则一般很少交流。

B.大批学子前来毛坦厂中学求学,使得当地托管中心的代陪读服务火热,孕育了毛坦厂镇火热的“陪读经济”。

C.“陪读大军”产生的原因,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二是部分家庭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和成长观。

D.虽然学生在托管中心一年的费用较高,但家长们可以选择在当地做生意或打工以补贴家用,这样极大缓解了陪读家庭的压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人认为陪读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对陪读明确表示赞成的却不到四分之一而明确表示反对的超过了二分之一。

B.中小学阶段家长陪读的比较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家长陪读的就比较少,原因主要是不同阶段的陪读对孩子学习的帮助有很大的差异。

C.大多数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大,当然人们也认为陪读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例如降低孩子的自理能力等。

D.从陪读对孩子带来压力角度看,大多数人认为陪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压力很小甚至没有压力。

6.围绕“陪读”这现象,以上四则材料中,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4.D
5.C
6.材料一具体描述陪读家长真实的状态;材料二指出陪读现象带动了“陪读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从不同角度探讨人们对于陪读的看法;材料四分析了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