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习作教学策略名师教学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习作教学策略名师教学资料
三、习作教学基本程序
• 教学流程简图
• 中高年级三环五步习作教学策略
•
积累
尝试
评改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放胆试写 自主修改ຫໍສະໝຸດ 回扣要求 佳作欣赏 交流习作 借鉴提高
• 1.积累
• (1)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 学习目标:熟悉相关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 操作要领:习作前,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 求进行观察,广泛阅读,搜集整理相关素 材,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记,掌握表 达的材料,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 高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
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
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
• 教材中记实作文主要是记事、人、景、物四类。 60次习作中,记实23次,占38%。
• 其中记事9次,记人5次,写景5次,状物4次。 • 写景和状物主要安排在三、四年级。 • 教材中想象作文的比重很大。 • 三至六年级共安排8次想象性作文,平均每学期1
次(不包括看图、续写等)。想象作文可以分为 写童话、写科幻故事、未来遐想等类型。
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
有新鲜感的词句。
•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为整篇文章的写作打好基础。
• 人教版练笔安排 • 这些小练笔主要有以下类型: • 1、仿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 2、改写,改变文体、人称,活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 3、补写,发挥想象,丰富文本的内涵。 • 4、扩写,理解文本与学习写法一举两得。
• (二)记实想象,文体多样。 • 这套教科书习作文体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以往各种
• 美国纽约州小学课程
• 习作教学的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了规 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 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 的表达方式写作。”
• 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
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
• 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的特点: • 1、目标梯度明显。 • 2、降低要求,淡化文体。 •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4、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
二、习作教学教材编排基本特点
• 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父母的爱(三下)
• 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 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 父母之间感人的事,要表达真实情感。
• 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五上)
• 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是父母不理解你的 时候?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 听,和他们交换意见。
• (一)围绕专题,读写结合。 • •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单元的确立
以人文主题为主。教材的读写结合不是侧 重于写作方法,而是侧重于写作内容。这 种做法的好处是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 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 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读写结合的另一重要措施是随文练笔。 • 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4次左右的“小练笔”,
• 应用文比重是很大的,应用文的体裁也多种多样。 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日记、书信、读后感和发 言稿。
• (三)话题宽泛,表达自由。
• 这套教科书在习作提示上倡导帮助学生多 角度打开思路,常常有多个话题供学生选 择。话题宽泛而灵活,变通性很大,目的 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说自己想说 的话。
• 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来自外部信息的融合。
•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平、 丰富的情感和大胆想象。写作的过程不但 能锻炼人的心智,拓展人的思维,而且能 锻炼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知识。
• 美国小学母语课程课时安排
• 语言知识:20% • 语言表达:40% • 阅读: 40%
注重日常积累 享受习作乐趣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
一、习作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 习作教学的意义: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 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 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的综合体现。”
• 写作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也是一种生 命的活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 2.尝试 • (2)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 学习目标:激活生活积累,学习写作方法。 • 操作要领: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素材在小组内或
全班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丰富习作的 内容,拓展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方法,发展 思维能力。
教材,除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两大类外,要求 学生写的文体还有日记、书信、诗歌、说明文、 读后感、发言稿、演讲稿、导游词、建议书、计 划、总结、简单的研究报告、影视作品梗概、毕 业赠言等。 • 习作编排的主线是文体,辅之以写作技能和写作 策略。记实文、想象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种文 体穿插编排。
•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习作部分汇总表
• 这套教科书还有几次习作不出题目,让学 生自由表达,体现了一种非常宽松的习作 教学思想。无命题习作三至六年级每学年 各安排了一次。
• 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 (四)口语书面,紧密结合。
• 习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 大多数是先口语交际,为习作做好了内容 和语言表达的准备。其中有两次是先习作 再口语交际,体现了高年级儿童书面语言 发展逐步超越口头语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