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专题
专题一:电路相关内容
知识点:电路(基本内容)
1、电路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电厂,电池)、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脑)、开关(控制电路)、导线(连接电路)。
2、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用电器的两端分别并列连在一起接入电路,叫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叫支路。
3、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也叫开路)、短路(有两种情况:电源短路,电流从电源正极
出发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局部短路,被短路用电器不工作)。
4、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开关在电路中任何位置都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2)、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若其中一个用电器形成断路,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5、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两条及两条以上的路径。
(2)、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电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3)、各支路的用电器相互不影响,其中一条支路的用电器形成断路不会影响其他支路上用电器工作。
6、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1)、定义法:各个元件顺次连接,为串联电路;各个元件并列连接,为并联电路。
(2)、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沿着一条路径中途不分流,流回电源的负极,则为串联电路;若有多条路径则为并联电路。
(3)、拆除法:(针对较难判断电路)拆除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为串联电路,反之则为并联电路。
【对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判断一般采用电流法,电流只用一条路径即为串联电路;若有多条路径则为并联,同时注意短路】。
7、画电路图(或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步骤:(1)、观察电路中有哪些元件(2)、这些元件如何连接(连接方式串联还是并联的)。
(3)、用规定符号把电路连接情况画出来。
【画电路图需要注意问题】(1)准确使用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2)、导线交叉处,若是相连应以圆点表示。
尽量避免相交不相连的导线。
(3)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各元件位置要安排得当,分布均匀,整个电路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4)电路图中各元件连接顺序与实物图中顺序一一对应。
8、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1)、观察电路图,看看有哪些电路元件符号,弄清各符号的意义及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电路)(2)、从电源的一极出发(一般从正极),按顺序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直到电源另一极。
(3)、检查,个别地方进行修正。
常见的关于电路题型:
题型1:给出电路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
题型2:给出用电器或电流表或电压表和谁串联或并联,可以用串联和并联电路判断方法进行判断。
题型3:画电路图或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
题型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题型5: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考查。
题型6:电路故障的判断(利用电流和电压有无示数进行判断)
注意:电路是电学基础,需要通过大量题型进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专题二:串联和并联电路有关规律
知识点一:电流:
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正、负电荷其中之一或两者同时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
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的
方向相反。
3、电流形成的条件:(1)有电源(或电压)(2)电路是通路。
4、电流的定义:表示电流强弱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
5、电流的单位:安培(A)(单位换算考查)
6、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实验室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三个接线
柱,一般黑代表负接线柱,红代表正接线柱)
7、电流表使用:(1)、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
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会使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
(3)、必须选择正确量程,被测电流不能选择超过量程,否则可能烧坏电流表。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将被损坏。
(5)、先看量程,再确定分度值,最后看表针偏转几个格。
8、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实验探究过程需要改变电流,
使用改变灯泡的规格实现)(实验探究过程需掌握)
9、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探究过程
需要改变电流,使用改变灯泡的规格实现)(实验探究过程需掌握)
常见的题型
题型1、电流的形成,哪种电荷定向移动引起的。
题型2、电流的方向。
题型3、电流单位换算(一般在计算题中考查)
题型4、电流表的使用(一般考查量程的选择,利用欧姆定律;电流接法;电流表的读数等考查)
题型5、电流表如果不正确使用会导致的结果。
题型6、利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点二:电压
1、电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某一段电路的电压,不能说一点的电压。
2、电压的单位换算(在计算过程中考查较多)
3、常见的电压值掌握: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200V;干电池电压:1.5V。
4、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5、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应与被测电路或用电器并联。
(2)、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
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根据被测的电压选择合适的量程。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电源的两极。
6、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之和。
(实验探究过程需掌握)
7、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实验探究过程需掌握)
常见题型:
题型1、电压表的使用。
(与电流表类似考查)
题型2、利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题型3、电压单位换算和常见的电压值考查
知识点三、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大。
)2、电阻单位换算关系(在计算题型中考查)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实验探究过程需清楚)
4、电阻串联的大小: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5、电阻并联的大小:总电阻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6、变阻器的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7、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变阻器的接法: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用的电阻是下接线柱接入电路的部分。
且开关闭合之前必须将滑片置于最大值。
常见的题型:
题型1、电阻物理量的含义
题型2、电阻单位的换算关系
题型3、电阻的大小影响及探究过程
题型4、在电阻串联、并联时大小如何计算。
题型5、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
题型6、变阻器使用规则。
知识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及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路两端的电压;【实验结论】:(1)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注意绘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两个图像,知道各个图像的物理量含义,看懂图像。
3、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 I R =(有关欧姆定律计算是重要内容)
4、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分压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1212::U U R R =
5、并联电路中通过用电器的分流规律: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常见题型:
题型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过程和图像分析
题型2、欧姆定律的计算。
题型3、利用分压和分流规律进行的计算(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用此方法)
专题三:电学计算知识
知识点一:基本计算
1、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计算
2、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
3、 欧姆定律相关计算
4、 电功的计算:W=UIt 及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的计算
5、 电功率的计算:P=W t
及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的计算 6、 焦耳定律的计算:Q=2I Rt (非纯电阻电路和纯电阻电路都适用)及利用欧姆定律的变
形公式的计算(纯电阻电路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