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16班高三上学期家长会

1816班高三上学期家长会


温馨提醒
离2018年高考仅有 191天
四、走近高三——家长可以做点什么?
进入高三便进入了高考的战略准备阶段,其
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变 化起伏,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交 流与沟通,特别需要一个宽松免帮倒忙。
(一)、高三复习工作整体介绍
1、把复习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 ①大致从8月份到2018年3月上旬为
第—轮复习,目标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学生必须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 和基本规律有清晰的认识。
• ②从3月中旬到4月底为第二轮复习,这一
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训 练。
• 5月为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高考前的 冲刺训练。大概5月20日左右停课进入自主 复习。
(1)、评为16-17年度春季学期“先进班集体” 。 (2)、每月的班级量化评比均获得优秀甲等。
感谢各位家长培养了这么能干的孩子!
三、高三几次考试情况汇报
(一)成绩总结
(二)、问题所在:
1、客观原因:
(1)基础太差
对策:抓听课效率练习。
(2)很多科目的一轮复习尚未完成,我们进度
比别人稍慢
对策:赶进度,不拖拉。
热爱班主任。他们都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 果总是挑父母的毛病,挑老师的毛病,挑学校的毛 病,未来就会挑单位的毛病,社会的毛病,他就是 一个牢骚满腹的失败者,而且会遗传。
5. 配合学校消灭影响高考的“四大杀手”:
①带手机,②谈情说爱,③看不良书刊和上网, ④奇特装束。
6.对孩子的关心照顾要适度 到了关键的时候了,生活上,应该适当的吃的好一点, 以保证营养。(鸡蛋、豆浆、牛奶等,但大肉、大鱼、 海产品要适量)。
一、孩子们学得辛苦吗?
1、临界生每晚的10:50-11:50的加班。
2、开展早6:40-7:10、中12:00-12:30、 晚18:40-19:00的限时训练。
二、孩子们有活动吗?
1、周六下午第九节跑操运动; 2、学校第34届校运动会;
3.正常开设体育课,周六晚上看电 视。
在全体班干部和同学们的努力下班级主要的获奖 情况:
(3)早中晚练习不自觉,不投入。讲话 睡觉出入教室多。
对策:严厉批评并拍照发给父母。如已 经告知父母,请严肃对待,您的一次宽 容,让孩子觉得这是小事没什么,更不 可以默许孩子,睡一下可以。和孩子约 定,如作业不交一次睡觉一次生活费减 50元。
(4)纪律与学习(手机)。
对策:孩子手机严把关,被缴手机, 请家长无论如何不要出面请求我归还 ,你面对是一个孩子,我面对是65个 孩子130个家长。要支持学校和老师工 作,一句话,不可以不应该。
• 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孩子交流了解孩 子的学习情况,成绩处于哪一层次;有什 么烦恼,及时帮助解决。

(六)家长不说的话
• 1、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 2、什么事都不要做,你只要好复习就行。 • 3、12年的学习关键时刻到了,一定要好好把握。 • 4、这次考试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 5、去年某某考上某某大学,你像她一样就好了。 • 6、看看人家,你怎么就这么一点分。
。)
(四)家长也要正确认识考试
• 1、考试是体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 被分数牵着鼻子走。
• 2、考试是练兵,在考试中积累经验,借鉴 成功孩子的考试经验。
• 3、将平时的作业当考试(限时训练),那 么考试就像平时作业。
请为贵子女抽出一定的时间了解他 们的想法,也告诉他们,你们的想法吧!
(五)经常交流
结束
• 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人人上理想大学。
• 谢谢各位家长的光临!
五、希望和大家达成几点共识
1.高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是人的第二次生 命。
2.高考对父母是一种责任,对国家是一种责任。
3.高考是人生之争,饭碗之争,职业之争,社会 地位之争,生存能力之争。
4.谈吃苦精神和严格要求。(人往往就是在顺境 中倒霉的,是在逆境中成功的)学校就是吃苦的地 方。
要教育孩子,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老师,
(二)几种与家长有关的学生心理问题
– 我的父母比我还焦虑。 – 我父母总认为我没有考好,没有希望了。 – 我曾经是家族的骄傲,但现在我对不起我父母,
让他们没面子。 – 我的感觉很不好,我想休学,等我状态好了,明
年再参加高考。
– 我的父母很关心我,就是太唠叨了,当 他们唠叨的时候,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故 意和他们对着干。
(3)班主任不给力,10月期间不够勤快。 对策:自我反省,争取多到位,多陪学生。
☆不定时多巡视,走动式管理 ☆ 以班为家,全天候待命
2、主观因素:
(1)主动意识与学习(加班)。
对策:引导主动学习,请邓校长等做报 告,激励同学们积极备战。
(2)不会学习。考完试就完了,练习 做完就丢。
对策:考完后和学生心平气和地分析弱 科,临门一脚,全靠弱科。鼓励孩子, 每一次都要进行“二次批改”“面批”(特 别是弱科)。
• 高三现象:抑郁、厌倦、社交障碍、躯体 化焦虑
(三)给家长的几点友情提醒
–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焦虑比他还高 –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提醒如同”紧箍咒”一样
– 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只关心他的成绩而对他的感 受漠不关心
– 不要让孩子感到参加高考是为了圆你的梦或是 为了你的面子
– 不要笼统询问学习情况:如复习的怎么样了? 有没有把握?能考多少分?
– 不要让孩子觉得高考是他奋斗的终点,只要 高考结束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他会干脆就 等高考。“十年寒窗,在此一举”;快点熬 完高考,随便你干什么;
– 不要夸大“偶尔放松”的作用,孩子没有度 。孩子哭诉紧张失眠,不要太直接体现出你 比孩子紧张,年轻人偶尔个把天失眠很正常 ,不会影响身体和学习生活和考试的,后期适 当补一些安神的药或者食疗,放松心情就好 了。 (我高考那年,6号晚上直到7号早上凌晨3点钟都还睡不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