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归纳内容要点(散文阅读)(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比邻而居王安忆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
可是,我没听他的。
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
怎么说?它特别火爆。
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
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
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
并且,也不奢侈。
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
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
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
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
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
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
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
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
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
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
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
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
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
你来我往,此起彼伏。
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
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
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
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
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
原来,端午又到了。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
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
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本题通过对这家人生活风格的分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③段写这家的人生病,不过是每天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一日三餐的气味虽不如以前浓郁,但并未改变;第④段写家人病愈,用羊肉汤补偿犒劳一下,以后的一日三餐仍照常进行。
即使在生病期间,仍一日三餐不断,认真生活,凸显出的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的生活风格。
而且无论是生病还是痊愈,这种生活都没有被打断,更可见这种生活风格的“持恒”和“执着”。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2分)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2分)一、概括内容要点“3步骤”1.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比如上面例1,考查生活风格特点的概括。
2.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搜索全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理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比如上面例1,题干已明确关于凸显这家人生活风格的信息区间是在③④两段。
3.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性在确定信息存在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4分,应有2个要点或者4个要点,基本上是1个要点1分或者2分。
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作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比如上面例1,根据赋分情况猜测要点数量,题目赋分为4分,可能有2个要点或者4个要点;再根据题干要求从第③④两段概括,可能每一段1个要点,共2个要点。
二、概括内容要点“4方法”1.摘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段的关键位置。
概括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舍取法(1)需要概括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雷同信息进行舍弃。
(2)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做出舍和取的决定。
4.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这时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把握和提炼。
概括时要借助于辨别、筛选、参照、分析等多种思维方式,要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反复提取,不断提炼,才能达到要求。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专项练]一、(2017•通泰扬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城施蛰存如果你相信昆明是一个山城,那么拿我现在所住着的地方比较起来,她就有点不配这个名称了。
昆明的确是一个建筑在山国中的城市,但是我们如果要想象一个山城,那么像目前的昆明那样不缺少一切近代物资设备的城市是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
我愿意把山城这个名词用之于宜良,用之于路南,甚至用之于大理,但绝不是昆明。
我现在所住着的是一个离昆明一百余公里的小城。
说她是一个小城,这是一个外省人的口吻。
她实在并不比我所到过的宜良、路南这些县城更小。
她有邮政局和电报局,她能够供给你法国制的脂粉,甚至德国制的注射剂。
然而不管这一切,她还是我所旅行过的许多县城中最配称之为山城的地方。
这是因为她还保留了一个山城所该有的特殊气息。
我在这里已经算是住下来了。
早晨,我定首先看见妇女们在门口操作,或是扛了农具出城去。
当那些幸福的男子起床,端一个矮凳坐在门口,吃茶、晒太阳的时候,一定是快要到正午了。
下午,城里的街上是寂静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外汽车站旁边的几家茶馆或小食铺里,等候来往的汽车看热闹。
无所事事的日子虽然好像很悠长,但终于到了黄昏,于是你可以听见牧人在吹哨子,赶着牛羊进城了;驻屯营里吹起生疏的喇叭,召集士兵归队了;打柴的老妇人伛偻的背上负着一大捆柏枝或松毛从小巷里穿出来了……一排荒凉的雉堞渐渐没入黑暗的夜色中,于是这小城中唯有西街是透露着光亮的地方,因为一切的店铺都在西街上,别的铺子虽然都早已关了门,而茶馆及宵夜铺却正当热闹的时刻,何况茶馆及宵夜铺又占了所有商铺的半数以上。
但是,它们虽则卖夜市,才过十点钟,所有的光亮便已全部熄灭。
现在是狗的城市了。
它们奔逐着,叫嗥着,在绝对的黑暗中,使一个不习惯早睡的旅客,在枕上仿佛会感到土匪来攻城的征兆。
赶街子是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
这里的人从来不做每天的计划。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古谚语于他们是没有用处的。
对于他们,每一个月并没有三十天,而是只有六天,因为他们每五天赶一次街子。
一切的事情都得在街子天做。
买鱼肉、鸡蛋、蔬菜、米粮,均须到街子天,错过了这个街子天,就得等下一个街子天,于是五天就很容易地过去了。
医生什么人,也是赶街子的。
人们倘若生了什么病,五天之内没有变化是幸福的。
医生给你诊了脉,给你留下五天服食的药,你就得等到下一个街子天再请教他。
警察也是赶街子的,当警察不够维持秩序时,不得不让过去被裁的警察来临时服务一下。
这就是赶街子的警察,谁知道他们在非街子天做些什么事呢。
人们永远很迟缓,永远很闲懒,永远没有时间的观念。
很少人家有一个钟或表。
既然今天或明天都没有什么关系,上午与下午又有什么分别呢?你说,这不是赶惯了街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吗?我不喜欢,并且也不习惯于这种山城里的生活,但我既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也似乎稍微发现了她一点好处。
我常常会想起“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一副对联,仿佛很可以用来贴在这里的城门上。
然而这种和平与淳朴的好处,到底只堪从想象中去追求的,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烦嚣的都市里,偶尔憧憬一下这样的山城生活,那是对你很有裨益的。
若你真的来到这里住下去,像我一样,我想你倘若不能逃走,一定会苦闷至极的。
然而你或许要问,为什么我最终没有逃离,而还在这里住下去呢?是的,请你凑过耳朵来,我将指点给你看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你,那是怎样一个地方,会使我对于这寂寞的山城抱着希望。
(有删改)1.山城保留了哪些“特殊气息”?请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依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关键词)即可,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