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作业施工油管修复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油管修复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油管修复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待修复油管的清洗、通堵、探伤、车螺纹、换接箍、试压、保存及运输等项操作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格φ73 ×5.5 mm 内径为φ62mm (21/2″)油管及规格φ88.9 ×6.5 mm 内径为φ76mm (3″)油管在修复生产线上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698-95油井管公称尺寸
SY/T5951-94环氧酚醛防腐油管技术条件
Q/HNYC12-1998 旧油管修复操作规程3 待修复油管的来源
在各种井下作业过程中更换下来的规格φ73 ×5.5 mm 内径为φ
62mm (21/2″)油管及φ88.9 ×6.5 mm 内径为φ76mm (3″)油管。

4 筛选
4.1 对待修复的各种型号的旧油管进行人工筛选。

剔除严重扭曲(扭曲点一处以上者),严重弯曲(弯曲度≥10mm )、严重变形、严重腐蚀(腐蚀坑点≥3mm )等不能修复的油管。

4.2 剔除不能在该生产线上修复的其他管材,如:内径≠φ62mm 的
油管及内径≠φ76mm 的油管。

4.3 剔除油管内有卡死抽油杆、充满泥沙的油管(确认油管内充满原油的除外)
5 浸泡(一部)
5.1 将人工筛选后含油多的油管放入油管浸泡池中浸泡。

浸泡池温
度≥95 ℃,浸泡时间≥20min.
5.2 浸泡后的油管起出时,须在浸泡池上方停留控干油管内的积水。

6 高压外清洗(一部)
6.1 把挑选后的油管用行吊吊到准备架上,依次上线。

6.2 上线后的油管经辊轮传动,依次经过高压外冲洗装置
6.3 滑轮传动速度控制在10m/min
6.4 高压外清洗压力不低于50MPa 。

6.5 外清洗后应显露油管金属表面,肉眼无可见油垢、污迹,手摸无堆积油垢。

7 中频外壁清洗(二部)
7.1 把挑选后的油管用行吊吊到准备架上,依次上线。

7.2 上线后的油管经辊轮传动,依次经过中频外壁加热线圈、外壁冲洗钢丝刷。

7.3 辊轮传动速度控制在10m/min 。

7.4 中频外壁清洗后应显露油管金属表面,肉眼无可见油垢、手摸无堆积油垢。

8 通堵(二部)
8.1 油管内充满原油的油管必须通堵,无原油的可不通堵。

8.2 中频外壁清洗后的油管经过机械手自动上到待通堵管架。

8.3 通堵枪自带通径规直径为58mm, 通径规在丝扣端或接箍端范围内不能通过,则做车扣标记,否则作报废处理。

9 高压内清
9.1 通堵后的油管经过机械手自动上到待内清洗管架污迹,
1m
9.2 高压内清洗压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5—40MPa 为宜
9.3 内清枪自带通径规直径为58mm, 通径规在丝扣端或接箍端
1m 范围内不能通过,则做车扣标记,否则作报废处理。

9.4 内清洗后油管内壁应无明显油污及垢。

10 目测再挑选
10.1 用目测将不能修复者挑出并作报废标记。

10.2 用目测将螺纹有损伤者挑出并作车扣标记
10.3 用目测将接箍损坏者挑出并作换接箍标记
10.4 目测完好的油管公母扣均匀涂抹丝扣油。

11 探伤(一部)
11.1 经目测再挑选后的油管,依次经过油管探伤线。

11.2 对经过目测作有报废标记的油管不进行探伤操作而直接通过探伤线并传送至报废架,其它油管严格进行探伤操作。

11.3 探伤标准:偏磨量≤2.5mm 为合格,腐蚀坑≤3mm 为合格{根据甲方要求可人为设定},有裂纹者直接判废。

探伤不合格油管均需做探伤不合格标记。

11.4 对需车扣及更换接箍且探伤合格的油管吊至车扣准备料架上。

11.5 对探伤合格的其他油管送油管试压生产线。

12 车螺纹
12.1 螺纹有损伤并经过探伤合格的油管,由传送线从准备架上送至车床上,由车床固定卡盘将油管进行紧固,用切刀将油管螺纹损坏部位切掉,最后用梳刀车出对应的油管螺纹并逐根用标准管螺纹规进行检验。

12.2 车螺纹后的油管均需通过试压检验。

13 换接箍
13.1 接箍有损伤并经过探伤合格的油管,由传送线从准备架上送至拧扣机换接箍。

13.2 换接箍后的油管均需通过试压检验。

14 试压
14.1 对经探伤合格、车螺纹换接箍合格后的油管,由传送线送至试压线。

试压要求用自动夹紧汽缸将待试压油管紧固。

14.2 试压小车缓慢前进,将测试头两端与待测试油管上紧扣,上扣的同时注入清水。

14.3 测试管要求:压力20Mpa 、稳压时间由电脑控制(目前定为
3 秒),非特殊情况不得手动卸压
14.4 试压后的油管如螺纹或接箍处密封不严,做好标记并重新车螺纹或更接箍。

如油管本体有质量问题,则判为报废。

14.5 经试压合格后的油管,由传送线送至打标机进行打标,标记位于油管接箍一端300mm 的管体上,标记应包含生产日期、根数、操作人等信息,清晰明了,标记底部应是圆底。

14.6 经打标后的的油管,由传送线送至成品架上待用。

15 运输及储存
15.1 修复油管的运输要使用专运管材车辆,严禁摔砸和碰撞。

15.2 修复油管暂时不使用需要储存时,应该放置于四道支架上水平摆放,每两层之间须用抽油杆隔开,接箍一端对齐且做到每10 根油管有一根油管长出200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