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内容摘要]: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衡量学校工作的主要依据。

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质量却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和发现
正文: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衡量学校工作的主要依据。

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质量却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奥妙,吸引着我去探索和发现。

王尔德曾经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一提到教学质量,老师和学生都很头疼,学生怕考不好,如果不考试,老师也不知道怎样去衡量学生。

前不久,我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怎么样,就在班上宣布明天举行单元检测,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这时,班上就有同学说:“老师要考试啊?”我对学生的问话感到吃惊,又有的学生带着商量的口吻对我说:“老师,不考试行不行啊?”平时天真活泼的同学们,这时个个耷拉着脑袋,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没有自信心。

农村的大多数学生,父母进城打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叔叔、阿姨;或者是跟着亲戚等监护人生活,这些老人文化素质较低,大多数不识字。

由于文化修养限制,他们无法与孩子交流,也不会给孩子辅导学习,任其发展,有时还会起反面教育作用,认为读书与进城打工没有关系。

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结果,扭曲了孩子的学习方向,大大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成绩考不好怕爸爸、妈妈知道了,又要遭到教育,甚至遭到家长的打、骂。

所以学生宁愿要求老师不考试,这样他们就少了许多麻烦。

其次学生城乡差别较大,尤其是像我们贵州,农村山高路陡,信息传媒相对滞后,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加之学校图书室资料较少、学生的知识的积累得不到补充。

家长认为学校发的几本书没有学好,读其它书有什么用,也不给学生购买资料。

学校也害怕承担“乱收费”罪名,不敢要求学生购买资料。

小学几年就靠国家发放的基本教材,知识的积累量太窄,遇到考试时脑子里空荡荡的,根本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又由于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
善于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见了陌生人就脸红,他们不敢向老师或者同学以及其他人请教问题,更不用说与别人进行交流了。

再次,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欠佳,学生缺乏教师辅导,或根本没有辅导,让学生放任自留。

教师往往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针对以上的现象,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好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认真备好课,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垂定音的绝对权威。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或予以示范,予以点拔,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上台表演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

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知和理解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我课前首先准备了彩图,小蝌蚪和鲤鱼、乌龟、青蛙的头饰;生字词的课件、投影仪等,挑选几名同学分角色扮小蝌蚪和鲤鱼、乌龟、青蛙上台表演对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尽量提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突出小蝌蚪天真活泼、关切、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的神态、动作、语言。

学生通过对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就能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既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

2、要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复习。

不认识的字、词、句要借助本课的音节拼读或者借助字典查查。

帮助学习课文还可以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词意最好的小老师——字典,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学生还可以分组讨论、同桌接连交流,最后达到统一。

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不能过高(利用现有的教具、插图、手势、实物等)。

课堂上动手操作,要重视过程,体现实践,使他们得到锻炼。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育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是教学思路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去思考问题,去领悟内容的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自主学习成
功的喜悦,必将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教学思路要有科学、简明、实用。

要做到这几点,应认真的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我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研讨中,对教学思路的设计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去设计教学:1、按课题思路设计教法2、感情思路设计教法3、找规律引路。

低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提出相同的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如《小猴子下山》一篇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小猴子下山到了那些地方?②看到了什么?③它是怎么做的?④每次下山有什么收获?⑤结果怎么样?按这种思路去设计,显得紧凑,学生学习气气氛更活跃。

三、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巩固课堂教学
要抛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

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中心思想、词语解释和问题答案以的做法更应废止。

要让学生精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练习、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结合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这样,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优化“三个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优化“三个结合”。

1、课内与课外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然而汉语言历史悠久,汉文字内涵丰富,要学会并掌握好,仅靠每星期七八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可分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进行。

2、语文与其他学科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更好的借助于语文这个交际的工具,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做到相互渗透。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我这里的写作指课堂练笔。

我觉得:如果所有的讲读课只让学生读读课
文,谈谈对课文的理解,那收获只是片面的,局部的。

相反,如果在讲读课文时,老师根据不同的课文,找到某个训练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补课文的空白,效果就不同了。

一方面,从学生写的片段,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反馈方式。

另外这种片段练习,让学生从小处着眼,联系上下文来写,学生不会无从着手。

长此以往,同学们可能会感觉到写作不是件大难事,也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内容。

五、加强家访工作,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在家做好复习巩固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大多数在农村,很多学生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学生在家读书跟着爷爷、奶奶,无人辅导学生、监督学生完成作业,所以老师深入学生家中对学生进行家访,除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外,还能够顺便辅导学生、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时间久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就能在家自觉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课堂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阵地,面对人们对新课堂教学的呼唤,我们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灵魂升华的地方。

参考数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