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预习提纲
1、出示:小明在看一本故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讨论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
2、234-66-34 234-34-66 234-(66+34)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3、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减法的算式(连减)里是不是都能用。运用这个规律计算有什么好处。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使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3、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2003=2000+□ (2000+3)×14=2000×□+□×□
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
预习提纲
1、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比较(100+2)×43 102×(40+3)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
3、出示(80+8)×25 32×(200+3)
35×37+65×37 38×29+38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习提纲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习目标
1、知道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设疑导入
思考问题导入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5、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重难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方法。




设疑导入
旧知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有什么规律。在减法和除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69+172)+○69+(+28) 82+257+118+143
480+325+75 (320 +150)+280
P28/做一做 P31/4、1
导 学 案
学习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目标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2、验证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
3、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P36/做一做 P38/5
导 学 案
学习内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




设疑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302=300+□ (300+2)×43=300×□+2×□
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探究提升
(□+33)×70=6×70+33×□在这个题里我们在□里应填什么数字?
这个式子用了什么定律。
归纳反思
汇报自己的收获。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怎样表示。
还有什么疑问。
达标测评
计算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
2、乘法的分配律特殊形式怎样来运用。
3、分组展示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导 学 案
学习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




设疑导入
情景图导入
出示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使用的,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
探究提升
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使计算简便。
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5×16=16×15
32×125×8 =32×(125×8)
75×48×2=(75×2)×48
P37/2—4
P35/做一做1、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87×65×38=(□×□)×□= □×(□×□)
导 学 案
学习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预习提纲
1、如何列式。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达标测评
300+=600+
A+B=+
+36=25+
+137=576+
P28/做一做 P31/4、1
导 学 案
学习内容
) P29/例2(加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加法结合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