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烃源岩评价标准

烃源岩评价标准


• (2)根据干酪根的显微组分百分含量,计算类型 指数“T”值法
• T=(A· (+100)+B· (+50)+C· (-75)+D· (-100))/100
• 其中,A为腐泥组百分含量,B为壳质组百分含量, C为镜质组百分含量,D为惰质组百分含量 • I型 T>=80~100 • II型 T=80~0,其中,II1型 T=80~40,II2型 T=40~0 • III型 T<=0~-100
Tmax=465~500℃
湿气带
Ro>2.0%
Tmax>500℃
干气带
1、 有机碳 泥质烃源有机质丰度标准
评价
非lt;0.4
0.4~0.6
0.6~1.0
1.0~2.0
>2.0
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标准(成油门限处)
评价 非 差 0.1~0.3 较好 0.3~0.7 好 0.7~1.7 最好 >1.7
<15%
15~30%
30~45%
>45%
I1710/I1460
<15%
10~15%
10~15%
>10%
三角形图:I1460—I1600—I1700;I2920—I1600—I1700
Clements(1979)划分烃源岩有机质类型S2/S3标准
烃源岩类型
S2/S3
I类
>5
II类
5-2.5
III类
<2.5
• (3)干酪根红外光谱法
I I1460/I1600 I2920/I1600 >0.8 >2.5 II 0.6~0.8 1.5~2.5 III <0.6 <1.5
I I2920+I2860+I1460+I1380 >75%
II1 60~75%
II2 45~60%
III <45%
I1640+I860+I810+I740
• 2、干酪根分析法 • (1)干酪根元素分析法
H/C I II >1.5 1.0~1.5
(Tissor)
O/C <0.1 0.1~0.2
III
<1.0
0.2~0.3
H/C~O/C原子比图(范氏图)
• (2)干酪根碳同位素法
类型 I II III
δ13C <-26.5 -26.5~25.0 >-25.0
• 3、 总烃
总烃为饱和烃+芳烃 评价 非 差 较好 好
HC(ppm)
<100
100~500
500~1000
>1000
指泥岩,评价时要考虑成熟度影响。
• Espitalie(1977)根据世界各国烃源岩热解 资料统计结果提出了用S1+S2划分烃源 岩等级(见表1-8)。
烃源岩分级 差烃源岩 较好烃源岩 好烃源岩 极好烃源岩 S1+S2(mgHC/g.rock) <2 2-6 6-20 >20
Ⅲ2 -50-100 <0.8
热解 IH(mg/gc)
干酪根 δ13C(‰)
>750
<-28
750-500
-28--26
500-200
-26--24
200-100
-24--22
<100
>-22
TOC(%) <0.1
Hunt(1967)认为:0.3%为碳酸盐岩生油岩丰度下限
2、 氯仿沥青“A” 我国:下限<0.01%(100ppm)非烃源岩---泥质烃源 岩 中位值=0.1%(1000ppm) 一般在1000~4000ppm 对于碳酸盐岩:50ppm为下限 目前对于用这一指标评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争 议
II 型 Tmax℃
<435
435-460 (其中IIs:420460)
435-470 470-540
>465
III 型 Tmax℃
<435
>540
表1—7 应用Tmax划分烃源岩成熟度范围表
Ro<0.5% Tmax<430℃ 未成熟
Ro=0.5~1.3%
Tmax=430~465℃
生油带
Ro=1.3~2.0%
湿气 1.3-2.0
460-490 455-490 460-505
干气 >2.0
>490 >490 >505
法国石油研究院提出的Tmax与Ro关系对应范围表(Esptalie,1982) 成熟度指标 未熟 生油 凝析油 湿气 干气
Ro(%)
I 型 Tmax℃ II 型 Tmax℃ III 型 Tmax℃
<0.5
<440 <435 <430
0.5-1.3
440-450 435-455 430-465
1.0-1.5
1.3-2.0
>2.0
455-475
465-540
>540
表1-6 Bordenave(1993)提出的Tmax与Ro关系对应范围表
成熟度指标 Ro(%) I 型 Tmax℃ 未熟阶 段 <0.65 <435 生油窗 0.65-1.3 440-450 凝析油、湿 气带 1.3-1.6 干气阶段 >1.6 >450
级别
项目
岩 相 岩 性 Toc(%) “ A”(%) HC(ppm) S1+S2
好烃源岩
较好烃源岩
较差烃源岩 浅湖-滨湖相
非烃源岩 河流相
-浅湖相 深湖-半深湖相 半深湖
深灰-灰黑色泥岩 灰色泥岩为主 灰绿色泥岩为主 红色泥岩为主 >1 1.0-0.6 0.6-0.4 <0.4
0.1
>500 >8 >6
0.1-0.05
500-200 8-3 6-2
0.05-0.01
200-100 3-1 2-0.5
<0.01
<100 <1 <0.5
(kgHC/t )*
* 辽河油田研究院
类 型 参 数 镜检类型指 数 干酪根H/C
Ⅰ >80 >1.5
Ⅱ1 80-40 1.5-1.2
Ⅱ2 40-0 1.2-1.0
Ⅲ1 0--50 1.0-0.8
邬立言(1986)划分烃源岩有机质类型S2/S3标准
烃源岩类型 I类
II1类
II2
III类
S2/S3
>20
20-5
5-2.5
<2.5
• 3、利用降解潜率(D)和氢指数(HI)划分有机 质类型
有机质类型划分范围(李玉桓等,1991)
类别 I IIA IIB III 类型 腐泥 腐殖腐泥 腐泥腐殖 腐殖 降解潜率D(%) >50 20~50 10~20 <10 HI(mg/g.TOC) >600 250~600 120~250 <120
二、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
• 1、 有机岩石学方法 • (1)根据各显微组分的产烃指数(HP)和产油 指数(OP)(肖贤明,1992)计算如下: • ΣHP=Σ(XiHPi)/100 • ΣOP=Σ(XiOPi)/100 • Xi代表第I类生烃母质的百分含量 • HPi,OPi分别为第I类生烃母质对应的HP和OP值 • N为研究干酪根显微组分生烃母质的分组数
我国烃源岩Tmax与Ro关系对应范围表(邬立言等,1986)
成熟度指标 Ro(%)
I 型 Tmax℃ II 型 Tmax℃ III 型 Tmax℃
未熟 <0.5
<437 <435 <432
生油 0.5-1.3
437-460 435-455 432-460
凝析油 1.0-1.5
450-465 447-460 445-4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