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一,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日的特点:二,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热带——有阳光直射,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寒冷。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坡度越(缓)。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
两个山顶之间的连接部分表示(鞍部)。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四,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盆地)。
五,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六,六大板块: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七,根据成因,降水分为三种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八,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
(2)温差小,全年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典型。
(3)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4)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以非洲分布最广。
(5)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东部最典型。
(6)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7)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亚洲)。
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欧洲)。
热带草原气候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九,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冬冷夏热,降水少。
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气候湿热。
新疆和北非的平顶屋——气候干燥,风沙大。
北欧的屋顶高耸——冬天气候冷湿。
十,“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日落之地”;。
十二,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
十三,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大多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澜沧江----湄公河)。
十四,欧洲的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小);有利于航运。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十五,欧洲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十六,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又被称为“(新大陆)”。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十七,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最壮阔的河流;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的第四长河。
十八,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东南)部,包括( 中南半岛)和( 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十九,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二十,在东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二十一,湄公河在我国叫(澜沧江),流经(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
首都基本位于河流沿岸。
二十二,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控制这个路口的“咽喉”。
二十三,“花园城市”是指(新加坡)。
二十四,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是(稻米)。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二十五,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二十六,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都居世界首位。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霍尔木兹)海峡是出入这里的唯一出口。
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二十七,(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是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
二十八,日本的经济发达,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便于海运。
(2)气候适宜。
(3)高素质的劳动力。
(4)发达的科技。
(5)高效率的管理。
(6)渔业和森林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稀缺。
(2)国内市场狭小。
(3)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二十九,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出口)。
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三十,(北海道岛)附近的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三十一,(东京)是日本的首都;(筑波)是日本新兴的科学城。
三十二,俄罗斯是唯一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地跨(亚)、(欧)两洲。
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
三十三,俄罗斯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
(东欧平原)的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
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三十四,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美国)。
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南非)。
俄罗斯的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三十五,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是全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终年不冻。
三十六,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它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三十七,巴西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三十八,巴西的(咖啡)、(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的(铁)矿储量大;水力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是著名的水电站。
三十九,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
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
新建首都是(巴西利亚)。
四十,巴西种族复杂,(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约占40%。
通用(葡萄牙)语。
四十一,澳大利亚是著名的“大自流盆地”。
四十二,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针鼹)等。
四十三,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农牧业和工矿业是基础产业。
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羊毛)出口国,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铁)、(铝土)的产量和出口量很大,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四十四,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海边建有著名的(悉尼四十五,中国的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四十六,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十七,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 12 )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有( 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四十九,我国的地势、地形特点是:(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十,我国地势优越性:(1)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充沛的降水。
(2)西高东低,使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3)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
(2)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小,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五十一,我国主要的山脉:课本P21的图(1)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六盘山;贺兰山。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五十二,四大高原的特点:(1)青藏高原——我国最大、最高;“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
(3)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典型。
四大盆地的特点:(1)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盆地内部沙漠广布。
(2)准葛尔盆地——纬度最高;盆地内部沙漠广布。
(3)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盆地内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4)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海拔最高。
三大平原的特点:(1)东北平原——我国最大;黑土广布。
(2)华北平原——第二大;又称黄淮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五十三,我国的地形之最:我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天山山间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处。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以(黑)土著称。
五十四,1、我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3)雨热同期。
2、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3、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4、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5、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1)地区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