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对10多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说明: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办学能取得双赢,浅层次合作办学形式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态,行业、政府对校企业合作的态度总体是支持的,但各地情况不一,绝大多数省、市政府并没有根据《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制订促进校企业合作的实施条例。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保障校企合作深度,中、高职院校希望政府或有关部门能出台校企合作的保障性政策,制定校企合作的激励性措施。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办学双赢保障性政策激励性措施一、导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得到迅猛发展,很快便与普通高等院校并驾齐驱,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为了引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的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实施工业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多年来,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究竟开展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中、高职院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国家“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组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情况予以报告。

二、调查方式与样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向全国的中、高职业院校分多批次寄发调查问卷,并通过全国高职院校校长工作会议、全国供销系统行指委2014年度培训会等会议发放调查问卷,陆续回收到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吉林、江西、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广西、贵州、甘肃、新疆等15个省的236所职业学校的问卷。

其中,公办高职学院102所,民办高职学院1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13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0所。

如图:所回收的问卷中,有国家示范高职学院10所,国家骨干高职学院9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7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1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54所,省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9所。

如图:回收问卷表明,被调查的学校覆盖到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各种类型的中、高职业院校,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406080100120公办高职学院民办高职学院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406080数量三、调查情况分析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主要以哪些形式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办学情况究竟开展得怎么样?从问卷调查的反馈中我们可以作出统计分析。

1.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概况问卷调查的反馈表明,中、高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都比较重视,201余所中、高职业院校认为“非常重要”,35所中、高职业院校认为“比较重要”,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调查显示,中、高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建立工学交替实习基地、院校办校中厂、企业办厂中校和与政府、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其中,192所学校建立工学交替实习基地;84所院校建有校中厂;56所企业办了厂中校;79所学校和与政府、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如图: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数量看,有86所中、高职业院校分别与15个以上的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有36所中、高职业院校分别与5个以上的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有74所中、高职业院校分别与2个以上的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

其中,从合作办学的区域分布统计,有118所院校与学校所在地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有80多所院校分别与经济发达城市、沿海城市、毕业生就业集中地区的企业合作办学。

如图:校中厂厂中校职业教育集团从合作企业的产值看,有78所学校与1-2个亿元以上的企业合作办学,32所学校与3-5个亿元以上的企业合作办学,有67所学校与6个亿元以上的企业合作办学。

从合作办学时间看,89所学校与地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达10以上,62所学校在5年以上,17所学校在4-5年,43所学校在3年以下。

学校选择新的企业开展合作办学,157所学校表示会从社会声誉高,对企业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方面予以考虑;142所学校表示会考虑该企业有一定规模,有安排实训教学能力,或者地处学校附近,能满足学校实训教学需要;93所学校是因为该企业隶属同一个职业教育集团;40所学校是因该企业与学校存在产权关系或产教同盟关系。

如图:由以上问卷调查的情况得知:(1)无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全国中、高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能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办学。

(2)中、高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了多种形式,每所学校并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各种办学形式中,把企业作为工学交替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形式占81%,学校与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这种办学形式占33%,可见27.420406080100120140160180社会声誉高企业有一定规模隶属同一职教集团产权关系或产教同盟关系浅层次合作办学形式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态。

(3)中、高职院校选取合作企业主要以学校所在区域为主,还积极寻求与经济发达城市、沿海城市、毕业生就业集中地区的企业合作办学,并乐于与社会声誉高,对企业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大,有一定规模,社会声誉高,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对办学的支持力度大,有安排实训教学能力,能满足学校实训教学需要的企业合作办学。

2.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内容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具体内容有哪些呢?首先,从合作办学目的出发,职业院校对企业有多方面的期待。

从各校反馈的情况看,有152所学校是为了寻求就业岗位,190所学校为了寻求实习实训场所、共同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12所学校为了寻求企业的技术支持,52所学校为了寻求资金帮助和,179所学校为了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发展。

如图:050100150200其次,从合作办学的意向看,职业院校对企业有多方面的诉求,如表所示:在调查问卷中,不少中、高职院校还对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希望,例如:(1)支持学校建设。

与学校共建专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广东财经、重庆经贸、四川贸易、江西护理、江西外语外贸、江苏商贸);共同开发建设专业与课程(江苏商贸、陕西商贸);共建实训、实习基地,配备实训设备(唐山外经贸、贵州内贸、甘肃财贸、宁波城市、重庆经贸、广东财经、江西生物科技、江西护理);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为院校提供就职锻炼机会(唐山外经贸、外语外贸、甘肃财贸、江苏商贸、江西护理、重庆经贸、陕西商贸);校企双方共建技术交流平台,为学校提供先进技术的培训(江西冶金)。

(2)投资助学。

提供助学金(甘肃财贸、江西冶金、江西生物科技)。

(3)为学生就业提供岗位。

为学校提供学生就业岗位(陕西商贸、贵州内贸、江西生物科技);严格职业准入制度(四川贸易);与学校一起开发项目,共同管理实习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江西生物科技);举办招聘会(宁波城市)。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实际上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双方都能获得实际的好处。

如下表中所反映的2012-2013学年度部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2012-2013学年度部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再者,从合作企业接受毕业生情况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双方都获利双赢。

如表所示:2012-2013学年度部分中、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提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表从以上中、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目的与诉求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认识很到位。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办学走向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

职业教育既要从事学校教育,又要研究企业如何生产与工作。

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对接才能有实际的办学意义和价值。

同样,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目的也很明确,虽然各校的认识多元共存,但都大同小异,主要目的都聚焦于“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发展”。

对于合作办学的诉求与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于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有对企业员工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的意向。

从部分中、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提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表中可以看岀,校企合作对落实学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企业也收获了适应自身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现岀了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效果。

3.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经费投入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由于合作程度深浅不一,合作方式紧疏不同,在经费投入上因区域、学校、企业不同而各不相同。

(1)浅层次合作(实训实习)模式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倡“半工半读”,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由此,中、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开展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不少学校与企业建立了联系,希望企业接受学生三个月、半年乃至一年的实训和顶岗实习,这便成为了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合作是阶段性的,意在解决学生进企业实训实习的联系,未涉及到企业参与学校内在的教育教学环节。

对于这种浅层次合作模式,一般学校不须投入,从某种意义上甚至被看着是为企业岗位输送了准员工,企业还会给实习学生提供食宿和生活费。

调查反馈的情况表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全国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给学生每月所提供的生活费最低为600元,最高达3000元,一般在1500元左右。

此外,有的企业还因用工需要按接受的学生数量会付给学校一定的管理费。

(2)深层次合作(校中厂、厂中校、教育集团)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十一五”以来,不少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吸纳企业高管、能工巧匠参与学校内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工作,企业在学校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工作室,乃至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与企业这种深层次合作模式巳成为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的方向而为国家大力提倡。

这种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模式存在着经费投入问题。

企业对学校办学投入主要是帮助学校建设实训设施设备、提供学生资助、投入建设专业与课程等方面,从调查的情况看,合作企业在办学中的经费投入各不相同,如2012-2013学年度部分学校的合作企业的经费投入:2012-2013学年度部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经费投入情况(万元)上述情况说明,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行浅层次合作一般不涉及经费投入问题,深层次合作模式则存在着经费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