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冷却系统拆解总结
膨胀水 箱连接 管路特 点: 一端接 散热器 与暖风; 另一端 接副水 泵。
5、膨胀水箱高点除气设计
膨胀水箱回水 接膨胀水箱 接 增 压 器
接 暖 风 回 水 三 通
副水泵
四、主要部件
1、水泵与节温器
机冷器回水
1、水泵与节温器
2、暖风
暖风回水三通
接 膨 胀 水 箱
回水管组件
内径:23
2、暖风
左
前
冷却水从图示区域流入气缸盖对气缸盖进行冷却
3、冷却水路(缸体缸盖)
4、增压器冷 却循环
发动机运行 时,增压器的 冷却水路走向 如图黑箭头所 示,此时副水 泵V51不起作用, 只作为通道的 作用;停机后, 副水泵启动, 水路如绿色、 红色箭头所示, 循环方向正好 和发动机启动 时相反。一路 是经由水泵前 端暖风三通向 副水泵供水 (绿色)另一 路经由膨胀水 箱向副水泵供 水(橙色)。
内径:18
内径:15
2、暖风
暖风出水口(缸盖后端)
小管(内径6)
缸盖暖风出水口(内径20)
2、暖风
暖风回水管组件
3、机冷器
3、机冷器
3、机冷器
五、相关测量参数
3、冷却水路
机体冷却水出口,与节 温器壳体相连
冷却水按箭头 所示方向进入 发动机排气侧
前
左
机体冷却水入 口,与水泵出 口相连
3、冷却水路
左
前
冷却水进入机体后,按图示箭头方向流动
3、冷却水路
冷却完缸盖的冷却水从图示区域流回机体,并按图示箭头方向流回 水泵或散热器以进行小循环或大循环
3、冷却水路
增压器进水口
(M13)
4、增压器冷却循环
增压器进水
4、增压器冷却循环
增压器回水管路
4、增压器冷却循环
副水泵端 接膨胀水箱 接 增 压 器
接 暖 风 回 水 三 通
副水泵
4、增压器冷却循环
暖风回水三通
机冷器 回水
暖风回水
接膨胀水箱与副水泵
5、膨胀水箱高点除气设计
膨胀水箱进水
接暖风
接 膨 胀 水 箱
2、发动机缸体进出水口布置特点
散热片
▲水泵组件集成了 节温器、水泵、暖 风和机冷器回水口 和发动机进出水口。 ▲水泵皮带轮通过 左平衡轴驱动的传 动轮带动,传动皮 带为齿形带。主从 动轮转动比为 17/29。 ▲水泵皮带轮集成 有散热片(10片)。
出水口
进水口
2、发动机缸体进出水口布置特点
进出水口布置 在中间优点:一 般的冷却系统进 回水口布置在发 动机前端,通过 曲轴皮带轮带动, 其一般都会对发 动机后端的水套 设计不利,容易 存在散热滞流区; 通过中间布置方 案,冷却水进入 缸体后可以分两 路对进排气侧缸 体进行冷却,减 少冷却水缸套散 热死角的存在, 优化了对缸体的 冷却效果。
1、大小循环特点
1、节温器安装在进水口, 小循环时, 节温器关闭,水泵进水口 不走水,从缸体冷却回来 的水经过水泵上进回 水管路之间的小旁通通道 进入水泵前面,然后进入 缸体缸盖水套,同时,进 入缸体的冷却水到达排气 侧后,有一路进入增压器 冷却回路。到达缸盖后端 的冷却水有一路进入暖风 机。 大循环时, 节温器打开,同时将小旁 通通道关闭。从缸体回来 的水直接进入散热器,经 过散热后从水泵进水口 进入水泵进行下一轮循环。
类型
排量 最大功率 最大扭矩
Inline 4-Cylinder TSI Engine
1984ml 147 kW at 5100 - 6000 rpm 280 N m at 1700 - 5000 rpm
每缸气门数
缸径 行程 压缩比
4
82.5 mm序
发动机重量 发动机管理系统 燃油级别
GDI样机冷却系统拆解总结
目录
发动机规格
冷却水路 设计特点 1、大小循环特点——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 2、发动机缸体进出水口布置特点——在缸体中间 3、冷却水路 4、增压器冷却循环 5、高点除气设计 主要部件 1、水泵与节温器 2、暖风设计 3、机冷器 相关测量参数
一、发动机规格表
编号 CCTA - CBFA
1-3-4-2
144 kg Bosch MED 17.5 95/91 RON
排放标准
ULEV (CCTA) - SULEV (CBFA)
二、 冷却系统循环示意图
三、设计特点
1、大小循环特点——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 2、发动机缸体进出水口布置特点——在缸体中间; 3、冷却水路; 4、增压器冷却循环; 5、高点除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