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




通用型号
国内型号


临床应用
快速/大剂量输液 常规手术/输血 常规手术/输血 常规成人输液 常规成人/小儿输 液,小而脆静脉
留置针Y型 留置针Y型
18G 20G 22G 24G
12# 9# 7# 5.5#
65ml/min 48ml/min
留置针Y型
留置针Y型
35ml/min
20ml/min
常规小儿静脉 小而脆静脉
穿刺技术不熟练,使导管尖受损
常见并发症
渗出/坏死:症状体征为触痛、肿胀,皮肤紧绷、 发亮。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无回血或浅粉色 回血,穿刺点渗液。
静脉炎:静脉壁内膜的炎症。分为机械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静脉炎五种。
全身并发症
导管堵塞 血液或药物在静脉导管内形成栓子造成的堵塞 预防:间断输液或正压冲管;掌握药物配 伍禁忌,两种药物之间应冲生理盐水定期观察 液体输注;避免导管打折,正确选择穿刺点以 及固定护理是基本要素
进入血管后
保留时间
普通胶布
2-4小时
透明敷贴+普通胶布
基于输液治疗的要求和专业人员对 留置情况的评估,通常成人不超过 3-4天。
冲管的方法
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 液冲入血管,避免因刺激局部 血管而造成的化学性静脉炎, 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应 用于两种药物输注之间,或封 管前。 M2 M3
再次输液前,消毒肝素 帽,冲管后再次连接注 射器针头
由此表格可以看出留置针的适用特点
使用留置针的优点
1、保护病人血管,减轻病 人痛苦,感觉舒适 2、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护 理质量,避免每天多次间断输 液时,减少穿刺,避免药物之 间反应
3、减少费用,减少头皮针 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
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对比
头皮针 消毒范围 选择血管 选择穿刺点 进针角度 进针速度 进入血管后 直径5cm 从小到大 血管一侧 5-15度 快 停止进针或进少许 留置针 直径8cm 粗直、血流量丰富、弹性好、无静 脉瓣 血管的上方直刺 15-30度 慢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2-3mm,送入 全部导管
预防: 选择柔软材质的留置导管,避开 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 管,减少移动;熟练穿刺技术;充分 的血液稀释,减慢输液速度;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4 3 级 2 1 级级 0 级 级
症状等级
留置针的保护
1、用药结束后可轻轻 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 搓手背、足背,促进静 脉血液回流
M1 M4
冲洗液的最少量应 为导管和附加装置 容量的2倍
注射器推注,采用推一下停 一下的脉冲式冲洗方法,使 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 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 药物冲洗干净
封管与护理
目的:将残留的刺 激性药液冲入血流, 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保持静脉通路;避 免下次连接输液时 软管头端血液凝固, 造成堵塞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
留置针简介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 管针。核心组成部件包 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 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 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的分型
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具备 防针刺伤功能,如下图: 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同时 也具备防针刺伤的功能,如下图:
留置针型号对比及临床应用
导管栓塞 导管破损并脱落进入循环系统,可移至胸腔,位于肺动脉
或右心室 预防:不可将针芯再次刺入导管内,避免在导管附 近使用剪刀或其他利器
空气栓塞
预防:排气,使用螺旋连接口,加压输液有人看守
症状分级
预防
I N S(国际静脉组织)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红肿 3级:包括2级、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包括3级、可触及的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厘米, 并伴有浓液流出
3、留置针在头部 时,哺乳、睡觉避 免朝针侧
4、穿脱衣裤时先穿留置针 侧肢体、先脱无留置针侧 肢体;留置针留置肢体不 下水
思考 讨论 各位在日常使用中 有没有注意到,怎样 封管才能使留置针延长管 中没有回血?
2、婴幼儿可用干净小毛 巾或宽松棉布袜子包套在 留置针外,减轻家长担心 患儿睡觉时翻身留置针有 摩擦滑出的心理负担,冬 天又起到保暖作用
6、留置针在下肢时,抱孩 子时一手穿过双垮把脚分开, 睡时双腿间置小衣服、小软 垫分开两脚,避免踢到留置 针
保护
5、告知年长儿留置针留 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 诱导婴幼儿留置针留置 肢体减少拍打,避免过 久站立或爬行
正压封管方 法:边推注 药液边退针 的方法拔出 注射针头
等渗盐水 稀释肝素溶液
保持穿刺点的清洁 干燥,透明敷贴3-5 天更换一次,夏天 可2天更换一次,视 透明敷贴的污染情 况(内有渗液、渗血、 出汗、空气等情况) 随时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
仅将针尖刺入静脉 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致送管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