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练伤1

训练伤1


理疗 治疗 方法
按摩
针灸 外敷活血
药物痛点注射
化瘀中草药
可选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热疗和按摩在 此期的治疗中极为重要,但是,按摩手法应从轻到 重,从损伤周围到损伤局部。
急性损伤晚期处理原则
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 瘢痕和粘连形成。临床上,肿胀和压痛已 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 感到微痛、酸胀和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 伤部僵硬或运动功能受限等。因此,该期 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 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或分离, 以促进功能的恢复。治疗方法以按摩、理 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 草药的熏洗等。
一五三医院 郑喜灿

训练伤的发生几率
国内外关于陆军和空军的军训伤 发生率报告较多。
外军
发生率为41.8%-85.15%
我军
发生率为7.19%-47.13%

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规律
新兵发生多,老兵发生少,第一年度 新兵训练伤发生人数占训练伤总人数的 75.10%以上。
73.1 72.1
27.1
28.1
③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 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 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 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④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 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 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 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颈部软组织损伤
颈部损伤和落枕多发生在跳跃、 肩部载重训练时,由于头颈部急剧旋 转运动和直接外力导致使颈部肌肉、 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牵拉性损伤。 由于睡姿不正确造成的颈椎小关节紊 乱又称落枕。 主要的表现有:颈部疼痛、可向 同侧肩背部放射、颈部压痛转动不利、 活动时常加重疼痛。
预防措施:做好训练前颈、肩部的 热身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运动,训练后 可用热毛巾敷颈肩部,持续20-30分钟, 以减轻疲劳,睡眠时避免使用高枕,睡 姿要良好。伤后立即冷敷,可用浸透冷 水的毛巾拧至半干,覆盖于受伤部位, 3-5分钟更换一次,也可用冰块装到塑料 袋内覆盖伤部,每次20-30分钟,但要防 止冻伤;局部热敷宜在伤后1-2天进行。
手指损伤 炮手
手指离断 肌腱损伤

训练伤特点
不同训练课目致伤特点
致伤课目中,以 军体训练致伤率 最高。
尤以400m障碍为重,占 伤员总数的25左右% 其次为双杠、5公里越野 和战术也是高致伤课目 投弹和木马致伤率低, 但伤情最重。
不同训练课目致伤特点
由于人体各部位承受量有 所不同,因此各训练课目都有 不同的易伤部位。 器械训练时,技术特点是 支撑、跳跃转肩等,易发生肩、 腕、腰、膝、踝等部位的损伤; 5km越野和急行军训练时由 于膝关节长时间的反复屈伸, 可导致膝外侧疼痛症候群;
①训练前做好热身运动,使全身肌肉能 协调地适应各项动作。 ②科学安排训练,提高参训人员身体素 质,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③指挥和带教人员做好讲解和示范,动 作规范,符合动作要领。 ④运动前拉伸各大组肌肉,可在肌肉处 于拉长位后再行数次缓慢的被动拉伸。 ⑤防止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和 训练。
软组织损伤
急性损伤早期处理原则
早期系指伤后24~48h内。此期病 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撕裂或断裂 后,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炎性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局部的红、肿、热、 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 则是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及减轻 炎症。
急性损伤中期处理原则
中期系指受伤24~48h以后。此期病理 变化和修复过程的主要特点是肉芽组织已 经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 被清除,组织正在修复。临床上,急性炎 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瘀血和肿胀。因此, 该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 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 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 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
不同训练课目致伤特点
投弹训练时,由于在投弹出 手瞬间,手榴弹的反作用迫使 前臂突然外展则会引起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投弹技术 错误或准备活动不足时,经常 会发生肱骨骨折。 大量的奔跑、跳跃以及各 个方向的急剧转体,常常发生 膝关节的急性损伤。

训练损伤原因
训练科目及训练强度
训练科目 的增加 尤其部队在强化 训练后出现军训伤 发生高峰。
根据其性质,也可以将损 伤分为两类:急性创伤性损 伤,包括骨折、关节扭伤、 关节脱位、挫伤、擦伤、急 性腰扭伤、撕裂撕脱伤等; 过劳性损伤,包括应力性骨 折、疲劳性骨膜炎、跟腱炎、 髌骨软骨软化症、慢性腰肌 劳损及慢性无菌性炎症等。

各兵种训练伤发生的类型
从人群分布情况看
12.1 5.8
3.2
结合 ICD-9 国际疾 病分类 原则, 可将军 事训练 伤(病) 分成3 大类:
骨关节损伤:骨折(急性、 疲劳性骨折);扭伤(主要指 关节);脱位。
结合 ICD-9 国际疾 病分类 原则, 可将军 事训练 伤(病) 分成3 大类:
器官损伤:主要包括头、胸、腹 部及眼、耳、鼻、口腔等器官的损 伤, 根据其性质,也可以将损伤分为 两类:急性创伤性损伤,包括骨折、 关节扭伤、关节脱位、挫伤、擦伤、 急性腰扭伤、撕裂撕脱伤等;过劳 性损伤,包括应力性骨折、疲劳性 骨膜炎、跟腱炎、髌骨软骨软化症、 慢性腰肌劳损及慢性无菌性炎症等。

损伤类型
结合 ICD-9 国际疾 病分类 原则, 可将军 事训练 伤(病) 分成3 大类:
软组织损伤:擦伤(主要指 皮肤);挫伤(主要指肌肉,包 括拉伤);撕裂(脱)伤(肌肉、 肌腱、皮肤,不包括伴有骨 质的损伤);下腰部损伤(急、 慢性损伤,包括腰椎间盘突 出症等);炎症(腱炎、肌纤 维组织炎、滑囊炎及滑膜 炎)。
肌肉与肌腱断裂
肌肉腱断裂多发生于官兵的跳跃训 练、障碍跑等剧烈运动,足踝部由于跖 屈位突然变更为背伸位,由于动作不规 范或训练前热身运动不充分而致跟腱瞬 间承受的张力超过其抗拉强度而致断裂。 肌肉与肌腱断裂主要症状是:断裂处局 部疼痛、肿胀、压痛,并出现该肌腱暂 时性或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主要预防措施
在治疗的同时,调整其训练量和训练课 目,如上肢急性受伤,可考虑进行下肢的 力量练习,使其机体保持运动状态,以保 证伤病治愈后训练能够尽快跟上去。
体能训练中慢性软组织损伤处置原则 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和治疗方式的适应症, 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如慢性肩袖损伤、腱鞘 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目前较有效的方法是利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局麻药物进行痛点封闭 注射。肌肉拉伤及慢性劳损性等疾患采用电 针配合推拿的方法则行之有效。肌腱炎、关 节腔积液等采用局部神经阻滞、超短波治疗, 能够起到很好的消炎、镇痛作用。此外应加 强功能锻炼,能够提高局部关节、肢体的能力,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训练强度 的加大
军训伤的 致伤因子
训练科目 太集中
训练难度 的加大
安排不合理 超过机体生 理阈值
睡眠不良
未做准 备活动
精神紧张
组织工 作不力
思想麻痹
技术动作 不熟练
未从易 到难
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
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有外环境和内环境
①训练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 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 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 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 致膝踝关节扭伤。 ②训练器材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 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 起效等。

常见损伤及处理
擦伤
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 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 临床表现:是外伤中最轻但又常见 的一种,伤后局部疼痛,外表皮肤有脱 落、出血点及方向平行的摩擦痕迹,在 沙石土地面受伤,伤处可由沙、石等异 物镶擦入皮肤中。
处置:擦伤较表浅,不需特殊处置 可自行愈合。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 可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创口,周围 用70%酒精棉球消毒,待干即可,勿需 包扎。擦伤较深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 敷以凡士林纱布,并加压包扎或暴露于 空气中即可痊愈。也可涂抗生素软膏。 关节附近的擦伤也不宜使用暴露疗法, 以免皮肤干裂而影响关节运动。
新兵
老兵
第一年度
第二年度以后
受伤者
受伤者
我军的研究表明,训练伤的时间 分布以冬季最多,基础训练期内第二、 七周出现两个发生高峰;人群分布以 入伍1年的新兵训练伤发生率最高, 约占全部训练伤的75%;兵种之间陆 军高于海、空军;陆军中步兵高于炮 兵等其他兵种。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训练伤的 发生与个人的文化程度有一定联系,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战士训练伤发 生率明显高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战士。
预防措施中要做到训练前腰部的热身活 动,对搬运的物体重量有准确的评估,不要 勉强搬运过重的物体,弯腰时要缓慢,搬运 重物时重物要尽量靠近身体,不能有旋转。 腰部受伤后可请医生或卫生员给以按摩、推 拿等手法治疗,可在卫生队或医院给以微波 治疗,口服止痛药物等,并要求卧床休息34周,易休息足够长的时间使损伤的组织彻 底修复,以免遗留慢性腰痛。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 俗称 “抽筋”,是指肌肉 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军事训练中,最容 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抽筋的 处理:当腿肚抽筋时,第一个动作就是马 上休息,并将抽筋的腿部伸直(勿让膝盖 弯曲),将脚板往自己身体方向下压,并 用双手按摩抽筋部位。
将双手撑住墙壁,脚跟不离地感觉小腿 筋有被拉直的感觉,进行几分钟后,再放松 按摩腿部肌肉。 其他如手臂抽筋时,必须 将之轻轻拉直; 腹部抽筋时,轻轻把腹部 垫高拉直腹肌;大腿前面抽筋,最简单的可 以采取蹲姿,或可轻轻将手腕放在膝盖后方, 将腿往后弯曲,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最简 单就是蹲下。
急性腰肌筋膜损伤
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因承受了强负 荷而引起不同腰段的肌肉、筋膜和韧带的 断裂。弯腰搬重物时对重物的实际重量估 计不足,腰部突然扭转或训练中不小心滑 倒、踩空时而引起此类损伤。 主要表现有:伤后腰臀部疼痛,局部 压痛,患者常需双手撑扶腰部,行动困难, 甚至不能起床活动,疼痛部位比较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