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秋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班级:班主任:年月日第二周游泳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游泳安全二、情况分析:游泳是消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游泳安全知识,常私自结伴到一些水域游泳,故常发生溺水身亡的事故。

三、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注意游泳时意外发生,杜绝不安全因素。

四、学生须知:1、不做准备活动不能下水。

2、不到山塘、水库、湖泊、河流游泳。

3、不私自结伴游泳。

4、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①迅速向附近成人呼救。

②拨打急救电话110、120。

③向落水者抛救生圈、木板等可漂浮物。

5、如果游泳时遭遇:①腿部抽筋:浅水区:站立,用力伸蹬,用手把脚拇指往上掰,并按摩小腿;深水区:采取仰泳姿势,把腿伸直不动。

②呛水:不要慌张,调整好呼吸动作,上岸休息。

③腹痛:上岸并注意保暖或服用正气水。

④头晕:中止游泳,上岸休息,保暖,喝些糖水或听懂吃些水果。

⑤体力不支:停止游泳,仰浮在水面上,以保存体力,伸出手臂求救。

第三周交通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交通安全二、现象分析:交通事故己成为中小学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中小学生自身造成的伤害占一定的比例,上学、放学的途中道路是事故多发时段和地段。

三、注意事项和做法1、不能无视道路标志。

2、骑自行车不能争道抢行,不能多人并行和追逐嬉戏。

3、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骑车,听MP3.4、遵守交通法则:①横过道路时尽量不从障碍物前后、停驶车辆后面、公路弯道后方横过道路。

②骑车拐弯时应冖让直行的车辆,让人先行,右转弯时礼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③通过公路口时应按交通标志、标线的指示,让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④自救及协助抢救伤者:检查自身受伤程度,自行或请他人帮助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协助他人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

⑤及时按案:拨打110电话及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值班交警报案。

⑥协助交警取证:一经发现肇事司机、车辆逃逸,应尽能记住肇事者的相貌、车辆特征以及车辆号码等。

5、乘车外出要注意事项:①不要要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或从机动车左侧上下来,开关车门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②机动车辆行驶中,不要干扰驾驶员工作,不要将头、手、等伸出车外,车辆行驶或者未停稳时不要急着下车、跳车。

③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如纸巾、饮料包装等。

④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带安全头盔,正向骑坐。

6、请系好安全带:可以降低40%-50%的事故死亡率,能避免车祸中人被抛出,起缓冲、分散、降低撞击力。

四、要求:牢记各项细节内容,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第四周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防避雷电伤害二、情况分析:雷雨季节,雷电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

三、目的:了解并掌握科学防雷知识技能。

四、注意事项:1、不能成为雷雨中的“凸出物:高、尖、导电的物体”。

2、不能躲在旷影孤树下避雨。

3、不能在雷雨中接打手机。

4、在室外活动时,应尽快停止活动,返回室内。

5、室内防雷电须知:①离开暴露的阳台,关好门窗并尽量不待在门窗附近。

②关闭电视、电脑、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电源。

③远离金属门窗,不触摸电话和宽带,网线的金属芯线以及金属材质的水管等。

6、室外防雷电须知:①选择安全处避难:建筑物内、车辆、洞穴、沟渠、峡谷、开阔的林间空地。

②远离金属物体,如篮球架、铁栅栏、金属晒衣绳、建筑物外墙上的金属架下,佩戴的金属饰物。

第五周健康安全教育主题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1、人类健康有哪四个层次?人类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

后一个健康层次,是以前一个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比前一个更高级的健康层次,四者结合可谓“全面健康”。

2、健康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

3、影响健康的十大恶习有哪些?(1)紧张。

情绪紧张易使人患高血压病、头痛、失眠。

(2)滥用药物。

产生药物成瘾或引起意外中毒。

(3)暴食。

是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4)过度运动或缺少运动。

(5)不注意身体的警告。

身体不舒服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6)任意中断治疗,这样会使疾病复发。

(7)过度节食或素食,使身体缺少必要的营养。

(8)吸烟。

称为慢性自杀,也危害他人健康。

(9)酗酒。

过量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对肝脏的机能有毒害作用。

(10)进食致癌物质。

如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烟熏的食物4、七大营养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脂肪: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

糖:是人体重要能量来源。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泄。

5、食物中毒如何预防?(1)不吃病死禽、畜肉。

(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3)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物。

(4)不吃发芽的土豆(马铃薯)6、心理保健是:培养良好温和的情绪,健全完美的性格,增强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7、预防近视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做眼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近距离工作。

8、环境卫生做到:居室通气、温度适宜、采光、照明合理,防止噪声、绿化室内外环境。

9、预防感冒十法是:洗——早晨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洗脚。

漱——早晚淡盐水漱口。

动——早晨散步、做操。

搓——两手对掌相搓30次。

开——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饮——早晨饮白水一杯。

呼——早晨做深呼叫10次。

按——两手食指按上星穴(前发际正中上行一过处)后用小指按风府穴(后发际直上一寸窝陷处)。

熏——早晚用食醋熏蒸室内各一次,每次15分钟。

穿——穿衣不宜过多,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

第七周防“小”伤害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防范“小”伤害二、现象分析:中小学生当中的“小”伤害,以烧伤、烫伤、跌伤、扎伤、拉伤等多见。

三、目的:重视防范这些“小”伤害,有效治疗与护理这些突发伤害,才能防止其演变为威胁生命的更大伤害并为参加体育考试做好保护措施。

四、生活中常见情况分析:1、钥匙、小刀、有棱角的装饰品、锋利、尖锐的刀剪、别针。

2、运动前未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建筑工地处易发生高空坠物砸伤,钢筋砖石划伤,钉子弄伤等。

4、眼睛有异物进入。

五、处理方法及措施1、若有异物进入眼睛可以:①用手指捏住患者上眼皮并提起,向眼内轻轻吹气,刺激眼睛流泪,将异物带出。

②用眼药水或干净的冷开水(生理盐水更佳)滴进眼睛冲洗。

2、如果流鼻血,不要后仰头,可以:①把浸过冷水的棉花,手帕或冰袋贴在鼻梁上1-2分钟,间隔2-3分钟再重复。

②用手指竖直按压鼻梁,外侧止血。

3、常见“小”伤害的及时处理①割伤:轻微出血,清洗伤口后敷用创可贴,出血较多,用无菌绷带或干净衣服压迫伤口止血,去医院就诊。

②烫伤:立即脱离热源,将烫伤或烧伤部位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或者冷水中15分钟以上。

③扭伤:用冰块或冰冻液体敷伤处。

④中暑:赶快躲进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用凉毛巾擦拭身体,尽快散热,多喝水,最好是温盐水或西瓜汁。

第八周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拥挤踩踏中的自我保护二、发生的场所:楼梯间、商场、超市、体育场所等三、后果:1、极度拥挤的状况下,无法保持通畅的呼吸而窒息;2、被挤倒在地后,身体的脆弱部位(如太阳穴、眼睛、颈部、心脏、腹腔和阴部)被踩踏而导致重伤,甚至伤亡。

四、应对措施和方法1、不能在人多拥挤的场合恶作剧或大喊大叫。

2、不能在拥挤的人流中弯腰提鞋、捡东西。

3、不能在拥挤的人流中超越旁人。

4、自己被襄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应:①稳定情绪;②服从指挥;③撑开防护空间(用手掌接触前面人的后背、将另一只手握住伸出的那只手的手腕)双臂用力为自己撑开防护空间);④扞卫“呼吸空间”(双臂交叠、双手握住上手臂、手指在胸前、拼命顶出胸前最后的“呼吸空间”)⑤迅速站起来⑥危急时刻的求生自护(叩地保护动作、球状保护动作)五、要求:加强认识,自我保护并练习“扞卫呼吸空间、叩地保护、球状保护动作”。

第九周毒品安全教育主题主题:远离毒品一、毒品的含义:指鸦片、海洛因、甲基笨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淡淡“鸦片战争”,回顾中华民族曾有过不屈的抗争。

三、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拒绝毒品。

1、毒品一次都不能沾。

2、不与吸毒者交往。

3、吸毒是犯罪,同时还会导致其他形式的犯罪。

四、毒品的危害1、海洛因、冰毒、摇头丸极易成瘾,极难戒断。

2、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损害心、脑、肝、肾等主要脏器,还会造成错觉、听误、幻视等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症状,导致暴力攻击,自残性侵害等恶性行为发生。

第十周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一、主题:煤气中毒二、现象分析:在室内使用燃气灶,热水器或煤炉等,若通风不畅,就会产生较多一氧化碳且聚集于室内,致使室内的人煤气中毒,严重时还会致人死亡。

三、注意事项:1、室内使用燃气具、煤炉等要留有通风口。

2、进入可能有燃气泄漏的现场,不能开关电器。

3、不能直接冲进现场救人。

四、做法:1、通风换气:天气寒冷、气压低时,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增加氧气含量,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一氧化碳的生成和浓度。

2、随时留意:使用燃气灶时,人最好不要离开太远,以免火焰被风吹灭或者被溢出的汤水浇灭,造成燃气泄漏,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最基本的应急行动是:迅速跑出去,找邻居或保安来救人。

3、冲进现场救人时,应做好保护,如用湿布捂住口鼻。

4、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燃气阀门。

五、要求:要家使用煤气灶、热水器时应牢记各项细节的内容,以防意外发生。

第十一周秋季传染病预防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有关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知识。

2、知道基本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及有关秋季传染病预防的文字知识。

教学过程:1、导入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知识讲授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1)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