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
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4510=
2320=
4410=
1530=
4330=
5520=
1730=
6610=
24020=
45020=
二、用竖式计算。

1422=
3123=
9411=
4212=
2313=
4322=
3313=
3421=
4412=
三、笔算下面各题。

1345=
5521=
5333=
4712=
5324=
7615=
5631=
8511=
5921=
5732=
四、判断题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