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发展性评价探微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我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现行的《小学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笔者大胆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发展性评价,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作业;发展性评价
学生作业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巧妙的发展性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堂作业,师生互动评价
课堂上问答、解题,能及时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
对课堂上的活动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可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讨解题方法的积极性。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有独特解法的地方,应多用激励性语言评价。
如:“你的方法真好”、“你真聪明”、“请再说一次,让大家和你共享”等。
对于学生不足的地方,则用发展性语言评价,如:“我相信你再仔细想一想,定会想出正确的答案”、“别灰心,还有机会”等。
2.同桌互评
对于基础性的课堂练习,可放手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让同桌互改互评。
这样能养成练习后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同桌互评,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反思。
3.小组评价
对于发展性的课堂练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再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学习结果,最后由老师进一步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
在相互交流中,以优带差,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目的。
二、课后作业,巧用评语
课后数学作业批改,以往只是简单地打“√”和“×”,然后评上一个等级分,这有很大的缺陷。
因为“√”和“×”只能表示解题是否正确和错误,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及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能反映出来。
因此,在作业批改中,应加入适度的人文性评语。
1.引领学生思考,重视错误
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我会在错误的地方作个记号,写上“运算顺序对吗?”、“进位了吗?”或“请再仔细算一次结果”、“还有另外的解法吗”等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及充实。
例如,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而有的学生看成梯形,只
计算出梯形的面积,我给学生的批语是:“仔细看一看,这是一个几边形?是一个梯形吗?”这样不会打击他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错误的重视,明确错误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而且印象深刻。
2.放大学生的独特见解,激活创新意识
对学生作业中的灵活解答、一题多解,我会写下“这种解法真妙”,“你的方法真多”,“这种解法太棒了,快告诉你的朋友们吧!”,“这种解法,老师也没想到,谢谢你教会了老师”等评语,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3.关注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顽皮、最活泼好动的阶段。
在解题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抄错计算符号,有时上行抄了下行,就引起答题全错。
如果老师简单地圈画打“×”,或用上“你真粗心”这些词语,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后作业依然出错。
为此,我们要注意方法,对症下药。
我班有位学生思维敏捷,喜欢钻研思考题,但是写字马虎,导致作业正确率下降。
有一次的作业中,我发现他是班内唯一做对思考题的学生。
于是我写道:“你是我们班解答难题的高手,如果你的字也能超越其他同学,那样岂不更好?”果然,这位同学在做作业时细心多了,字也慢慢变好了,作业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三、巧妙评价作业的整体效果
除了用评语激励学生外,我们还可以发挥漂亮印章的作用。
运用不同的印章,评价不同作业的整体效果: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洁的,盖3个★印章;字体端正、整洁,答案正确率在95%之内或作业有进步的,则盖2个★印章;作业认真,90%正确的盖一个★印章,定期进行作业评比并进行奖励。
通过这样的评价,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再一味使用简单的方式批改学生的作业,而应大胆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发展性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