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 在世纪之交面向全球范围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中,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4. (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7.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8.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

9.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10.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有两重性)。

1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2. (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3.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二、名词解释1.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

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3.金融寡头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集团4.商品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性。

商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

5.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

6. 规律规律,又叫法则,马克思主义对此范畴的定义及定性如下:规律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且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的破坏作用,是人们进行科学预测,制定实践计划的客观依据。

规律是在某种范围内或某种条件下,事物间的必然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唯一性。

7.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8.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9.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10. 三大差别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三、综合题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0分)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断,(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实质.辩证法是关于普通联系的科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联系,其根本内容都是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既对立又统一.所以,联系就是矛盾,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说明事物的联系,了解联系的内容和本质.(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区别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标志.辩证法是永恒发展的科学,只有从对立统一中,才能了解发展的动力源泉、根本内容和实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区别开来.(3)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把握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作为完整而严密的科学具有丰富内容,它是由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若干范畴所组成.在全部辩证法的内容中,唯有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它贯穿于一切其他规律和范畴.只要以它为指导,其他规律和范畴便可获得深刻的解释和正确的规定.以上三个方面表明:对立统一规律对于唯物辩证法具有根本性意义.2.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0分)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0分)首先,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其次,在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上,由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第三,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关系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第五,在社会关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良主义的措施.第六,上层建筑做了多方面的调整,国家职能的侧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七,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国家在战后进行了新的扩张,形成了新的世界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局面正在形成.第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直接占领和掠夺为特点的旧殖民主义发展为间接控制和剥削为特点的不平等关系.最后,西方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由两极对立发展为和平共处.4.简述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0分)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可概括如下:1.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必须用科学态度对待它。

就是说,要去研究它,应用它,发展它,而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把它作为僵化的教条去照抄照搬。

2.建设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世纪社会主义大都产生在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

3.要把改革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途径。

恩格斯早就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类型的社会形态,除了与资本主义有着对立的一面外,还有着继承和相互联系的一面,这就是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

5.搞社会主义关键是把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好。

5试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15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

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一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二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掌握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各国具体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国的国情、环境、历史条件又不同,具体实践必然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二者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高好革命和建设。

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当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

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在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多创举,有很多可以举的例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所有这些,无不是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以上,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6.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0分)(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7.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关主题